陳麗冰
在如今的“互聯(lián)網+”時代,要想贏得發(fā)展,網速和通信順暢顯得至關重要。在菲律賓,盡管網民上網時間居全球之冠,但互聯(lián)網和手機服務緩慢且費用昂貴,常常令消費者感到不滿。
不過,隨著菲律賓政府近期在通信業(yè)釋放出的積極信號,這一狀況將有可能得到改變。2017年12月10日,菲律賓政府表示,希望通過引入新的公司激發(fā)市場競爭,從而改善當地電信行業(yè)惡劣的服務質量。如此一來,不僅將提高菲律賓通信服務業(yè)的發(fā)展水平,也將為相關電信企業(yè)帶來投資機遇。那么,面對這片4G剛起步又富有發(fā)展?jié)摿Φ氖袌鏊{海,誰將會是那位敢于“吃螃蟹”的人呢?
雙頭壟斷,網絡慢慢慢!
“菲律賓人已經忍受這糟糕的網絡好多年了,外國競爭者快來吧!”一位網名為Gregorio Del Pilar的菲律賓網友在facebook上如此吐槽菲律賓的網速。2017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做客菲律賓德拉薩大學時,曾調侃了菲律賓網速慢。沒想到這一小插曲得到了菲律賓萬千網友的支持,一個個開啟了“吐槽”模式。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菲律賓的平均網速排名世界第100,只有5.5Mbit/s(中國是7.6Mbit/s),低于絕大多數亞太國家,且掉線嚴重。同時,菲律賓民眾平時喜歡發(fā)短信,因為打電話費用太貴。
而導致這些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前菲律賓電信市場的雙巨頭壟斷。
1995年,菲律賓電信行業(yè)進入市場化階段后,其電信市場出現(xiàn)了激烈的競爭。后來經過多次合縱連橫,到2017年菲律賓只剩下PLDT和Globe兩大民營電信營業(yè)商。不過,據《馬尼拉時報》報道,菲律賓這兩家電信公司幾乎把所有的利潤都分配給了他們的股東,只留下了一小部分預算用于改善他們業(yè)務的基礎設施。
另外,再加上菲律賓群島國家的性質,各個島嶼之間需要鋪設大量海底電纜才能夠有效解決寬帶堵車問題,基礎設施建設成本較高,因此,那一小部分預算并沒能滿足高成本的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導致了菲律賓通信業(yè)相對落后的發(fā)展水平。電話掉線、網速緩慢、費用昂貴等問題成為菲律賓通信業(yè)的幾大“標簽”。
為此,菲律賓政府有意引進第三家電信業(yè)者激發(fā)市場競爭,以突破長久以來由PLDT和Globe這兩家公司壟斷市場的局面,從而改善效率低而民間怨聲載道的電信服務。據菲律賓通訊部代理部長埃利斯奧·里奧透露,菲律賓通訊部已把菲律賓第三家電信公司頻率的競標時間定在了2018年3月份。同時,菲律賓信息與通信技術部發(fā)布新電信運營商政策指導,指導中明確表示:投資承諾將成為招標重要指標;將為第三家電信運營商提供新的頻段;新運營商擁有特許經營權且自2018年始,不與現(xiàn)兩家電信公司有商業(yè)或財務合作。
尋找合伙人,菲律賓向中國發(fā)出邀約
根據菲律賓加入WTO時的承諾,外資在基礎電信運營企業(yè)中最高只可持股40%。給予外資的持股比例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令愿意進入菲律賓電信市場的外資運營商不多。
不過,為了吸引外國投資,提升菲律賓的通信服務水平,當前菲律賓政府正在考慮對其進行修改,并將“橄欖枝”拋向了正與之建立緊密關系的中國。
據《菲律賓星報》援引菲律賓總統(tǒng)發(fā)言人羅克的話稱,這一決定是在2017年11月,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特和訪菲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面后作出的。他還稱,中國的電信公司已經成功地為成千上萬的中國用戶提供了電信服務,這足以表明中國企業(yè)有足夠的資本和技術提供高效的電信服務。菲律賓也希望能夠趁中菲關系回暖之際在經濟方面多做文章。
對此,中國方面則提名了中國主體電信企業(yè)和最大的基礎網絡運營商——中國電信作為運營商代表。不過,因考慮到中國企業(yè)并不能獨自在菲律賓經營,而是需要與當地公司合作。目前,中國電信方面仍未作出正式決定,還在對菲律賓電信市場的投資進行評估當中。
而菲律賓方面,已經有多位參議員確定將允許中國國有企業(yè)在菲律賓構建并管理關鍵性互聯(lián)網與電信系統(tǒng),并正在四六持股的基礎上為中國電信尋找合作伙伴。其中,菲律賓電信企業(yè)Philippine Telegraph & Telephone已經表示,該公司正與中國電信以及大唐電信討論戰(zhàn)略合作,以挑戰(zhàn)菲律賓電信市場兩大巨頭PLDT和Globe。
開拓菲律賓電信市場,中企有哪些底氣?
此次菲律賓在通信上對中國的熱情邀約,猶如給了中資電信企業(yè)一張進入菲律賓通信市場的優(yōu)先“入場券”。而反觀回來,對于中資企業(yè)而言,進駐菲律賓電信市場又有哪些底氣和投資機遇呢?
其實,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中國電信企業(yè)早已有了“走出去”的實例和經驗。2010年,中國聯(lián)通在新加坡建立了子公司,向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提供相關的技術服務。2014年,中興通訊與印尼電信合作,在當地投資大量寬帶設施和無線基站建設項目;中國移動則在當年成為泰國True運營商的第二大股東;而中國電信近年來除了在新加坡成立了分公司,還投產開通了連接東南亞地區(qū)的CSC光纜等一系列跨國境、跨地區(qū)的陸地光纜系統(tǒng),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固話、有線寬帶運營商。
數據顯示,預計到2021年菲律賓全國寬帶用戶滲透率將會達到15%以上,屆時寬帶用戶將超千萬戶,市場潛力廣闊。而中國與東盟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qū)《服務貿易協(xié)議》后,菲律賓在WTO承諾基礎上做出了新的開放承諾,降低了中國企業(yè)進入該國商務服務、電信、建筑及工程等市場的門檻。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再加上兩國政府的支持,中資電信企業(yè)到外資進入較少、4G網絡仍處在起步發(fā)展階段的菲律賓開拓新電信市場,不僅有著近水樓臺的優(yōu)勢,同時還能分享菲律賓1億人口的消費市場,樹立中資企業(yè)的品牌形象,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是筆相當劃算的“買賣”。
不過這“買賣”是不是現(xiàn)在就已經八九不離十了呢?倒也未必。畢竟菲律賓的數據與通話服務在整個亞太地區(qū)都處于較低的水平,而且又是群島國家,在電信基礎設施建設上需要較高的技術和成本。企業(yè)作為市場主體,自然會有所考慮。
此外,基于到菲律賓外資持股比例最高不得超過40%的約定,中國電信企業(yè)要想吃下這塊“蛋糕”,必須在菲律賓尋求當地的合作伙伴。而且這家擬合作的電信公司還必須有能力與PLDT和Globe兩家電信公司競爭,保證其在菲律賓電信基礎設施投資總額超過5000億比索(約合98.8億美元)。
這一系列復雜的因素讓有意投資菲律賓電信市場的外資企業(yè)仍有一些不確定性。至于面對菲律賓的熱情邀請,中資企業(yè)是否應約?面對這塊仍待升級開拓的電信市場,我們期待那位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聯(lián)系編輯:787248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