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速公交系統(tǒng) (BRT) 作為一種公共交通系統(tǒng),兼具普通公交的靈活性與軌道交通的高速性,近年來在世界許多城市都有廣泛應用。為緩解城市公共交通壓力,提高通行速率,我國包括江蘇、浙江、北京等地區(qū)也在進行建設推廣,但其在上海的實例卻頗具爭議,本文擬以目前上海71路快速公交線路為例,對BRT公共服務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論述,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BRT;71路;城市交通
一、BRT公交系統(tǒng)概述
總體而言,BRT(Bus Rapid Trans)作為一種公共交通系統(tǒng),將普通公交汽車的靈活性與軌道交通的高速與可靠等優(yōu)點結合在一起。在世界上很多城市廣泛應用,比如巴西庫里蒂巴市、美國洛杉磯市等。作為解決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區(qū)交通擁堵的解決方案之一, BRT即有快速、可靠、舒適、便捷以及高運能的特點,又具有比軌道交通更靈活、成本更低,建設周期更快、對外部對環(huán)境的破壞最小的優(yōu)勢,受到了很多國家城市的青睞。
二、上海71路快速公交線路的特點與問題
上海公交71路是一條由上海巴士第三公共交通公司(巴士三公司)運營的中運量線路。雖然,運營公司并未將其明確定義為BRT,但其專道專行、封閉站臺以及信號優(yōu)先等方面已基本符合快速公交的特點。
(一)專用車道
從路線設計上,由于71路公交車幾乎全線沿著延安路高架通行,在高架下的路面道路設有專用車道,該車道全天禁止其他車輛行駛(00:00-24:00),并漆成醒目的紅色,很多市民戲稱其為“專用紅地毯”。
(二)站臺封閉
上下站臺均采用玻璃格欄封閉,上下口設玻璃閘門,按照到站時間開啟關閉,現行車廂為單向上下,只在靠近上下閘門的一邊開門。
(三)快速通行
由于有專用車道,加上信號優(yōu)先的設計,經過幾個月的試運行,早晚高峰期間71路快速公交車的平均車速能夠達到17至18公里/小時,全程運行單程時間近一個小時。2017年數據尚未出臺,而根據2016年上海市交通委召開的“兩會”公交專題建議提案顯示,早晚高峰全市公交車輛平均運營時速則不足每小時12公里,中心城區(qū)應該更低。與之相比,71路的通行效率還是相當可觀的。
(四)存在問題
雖然具有上述幾方面特點,71路上線以來,卻一直飽受爭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乘坐體驗方面,初期體驗市民熱情很高,試運行前期流量猛增,但實際運營中,尤其是進入正常的工作日后,流量便迅速下降,并未起到明顯的導流與分流的作用;二是路線設計方面,由于其基本與延安路高架同向,并設專用車道,實際上占用了高架地面道路,同時導致其他同路線公交車失去了公交專用道,造成其他車輛的通行更加擁堵。71路首末班車是在5:30和23:30,但其專用道全天24小時禁止其他車輛通行。
三、上海快速公交公共服務的相關建議
(一)對BRT服務系統(tǒng)正確定位
一方面,上海作為我國特大型城市,與其他相同體量的國際大都市一樣,存在城市中心區(qū)人口密集,交通壓力大,道路狀況難以改善的特點。而上海經過這么多年的建設,中心城區(qū)的公共交通,尤其是軌道交通路網較為密集,地上、地面、地下多維度的交通網絡已基本形成,因此,BRT在中心區(qū)對軌道交通的替代作用不明顯,而應當選擇在公共交通路線重復,同時缺乏軌道交通的干線區(qū)域,才能發(fā)揮其化零為整的虹吸效應。
另一方面,在新城區(qū)尚未建設軌道交通的干線區(qū)域可以將BRT作為主要公共交通系統(tǒng)發(fā)展,比如上海擬在奉賢、閔行與浦東三區(qū)建設的跨區(qū)BRT快速公交線,其路線從奉賢南橋汽車站至東方體育中心,總長31.2公里。采取站外購票,站內候車的方式,專車專道,并配備封閉站臺,站點內將設有6個屏蔽門、“2進2出”的4個閘機,以及候車廳、售票廳等設施。此外,車廂體選用18米長和12米車長的純電動低踏板公交車,分段行駛,即解決了大運能問題,又通過分別設置行駛區(qū)間避免了道路轉彎難題,同時保持環(huán)保與低噪的特點。
(二)建立整體完善的客流換乘管理體系
BRT公交系統(tǒng)的快速性與獨立性與軌道交通非常相似,但其運營的封閉性相對較差。由于是在路面行駛,即使有專車專道、信號優(yōu)先的優(yōu)勢,但仍然受制于整體的道路交通狀況。機非混行是我國交通狀況的顯著特點,非機動車、行人、電瓶車的穿行仍然會對機動車的行駛造成干擾并延續(xù)交通暢通。這些都有可能在換乘中出現,比如換乘站點人流組織與共享單車停放的問題,其他公交線路與BRT的接駁與換乘問題,在開放的空間里需要有一個整體考慮的管理體系,如何合理地建設換乘接駁系統(tǒng),保持良好的換乘秩序將成為BRT公交服務系統(tǒng)高效運轉的關鍵。2017年12月28日,與71路無縫銜接的兩條配套接駁支線——71路支線1(原1250路)、71路支線2(原1251路)正式開通運營。這也可以看作上海市探索BRT換乘系統(tǒng),提高道路利用率的進一步嘗試。
參考文獻
[1]李婧榕.政府公共品供給行為視角下 BRT 項目外部性研究——以 N 市為例.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7(04).
[2]金凡.快速公交(BRT)在中國的發(fā)展[J].國外城市規(guī)劃,2006(21).
[3]楊敏,陳學武,王煒.我國發(fā)展巴士快速公交系統(tǒng)(BRT)問題初探[J].城市交通,2003(06).
作者簡介:萬程(1984—),女,安徽宣城人,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