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然 王艷廷
【摘要】在“教育為先,預防為主”工作理念的指導下,我們不僅要及時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還要探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因此,加強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的心理引導工作,及時排除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對大學生的正常生活和學習是非常關鍵的。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問題
一、大學生的心理特征
第一,大學生的價值觀呈多元化發(fā)展。網絡時代的到來,給人們提供了更為及時和快速的信息獲取渠道。而大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對網絡的使用頻率更高。雖然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對大學生的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給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造成了沖擊。目前,部分大學生存在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同時受到國外不良思想的侵蝕和沖擊,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漸突出,這對于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
第二,大學生也存在較為嚴重的隱性心理疾病。進入大學校門后,絕大多數學生都將遠離自己的家庭,進入全新的陌生環(huán)境,而此時,由于生活、性格等問題,許多大學生出現(xiàn)孤僻、叛逆、 自我、離群索居等狀態(tài),這不但給大學生的正常交往造成影響,同時也給大學生的戀爰、學習帶來了嚴重障礙。
二、大學生心理常見問題
(一)人際交往障礙
在全新的大學環(huán)境中,人際交往是每個大學生都需要面對的。 許多大學生由于自卑等心理問題,往往表現(xiàn)得很不合群,人際交往存在較多困難,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自身心理壓抑、難過。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極易出現(xiàn)這種情況,因為農村大學生的生活條件相比于城市大學生的生活條件較差,有數據表明農村大學生更難融入群體。
(二)戀爰觀問題
大學生戀爰已然成為高校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會在大學階段談戀爰,尋找和收獲自己的爰情。但是,戀爰需要客觀、冷靜地對待,由于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不高,容易因為分手等問題做出過激行為,對他人和自身造成一定傷害。目前,大學生惡性傷害事件時有發(fā)生,而許多都是由于戀爰矛盾和分手所致。
(三)畢業(yè)擇業(yè)問題
大學生除了面對學習和生活,還要面臨學業(yè)結束之后的擇業(yè)問題。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恐懼擇業(yè),并選擇考研來進行逃避,而更多大學生則是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被動地進行擇業(yè)。畢竟,大學生活是相對安逸和閑適的,大學階段結束后進入社會,往往會手足無措,不知所向。面對競爭激烈的就業(yè)環(huán)境以及漫長的擇業(yè)過程,大學生極易產生無助、失落等情緒,而這也會誘發(fā)一系列問題。
三、高校輔導員如何正確開展學生心理輔導工作
(一)加強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
心理咨詢對于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調適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利用專業(yè)的心理健康知識,能夠更為快速地排除大學生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使大學生盡快走出心理陰影,更好地進入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狀態(tài)。為此,高校輔導員應該加強對心理咨詢工作的關注和重視,將心理咨詢放在重要位置。高校輔導員可以和班主任進行合作,及時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并進行快速的治療,爭取早日幫助學生解除心理上的困擾。高校輔導員也應該定期進行心理咨詢活動的宣傳和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工作,使大學生能夠重視心理健康,并積極配合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
(二)構建四級朋輩心理輔導體系
高校應提高對朋輩心理輔導的重視,使得朋輩心理輔導得到有效推廣。為全面提高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系統(tǒng)性,應設立“學?!獙W院(系)—班級— 宿舍”四級朋輩心理輔導模式,高校建立學生心理健康中心,學院(系)成立輔導員心理咨詢室,設立班級心理信息員和宿舍心理信息委員。培訓學生骨干,普及心理咨詢技巧和知識來加強對高校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重視與宣傳。四級朋輩心理輔導體系,四級組織目標相同,工作側重點不同、相輔相成、形成合力。學校側重于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體統(tǒng)籌管理和開展,提供全面而系統(tǒng)的培訓、指導和監(jiān)督,在進行朋輩心理咨詢的同時對各級朋輩心理咨詢輔導進行監(jiān)督;二 級學院(系)主要對本學院(系)的朋輩心理輔導進行管理和指導,工作過程進行監(jiān)督、工作實效進行相關評價,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現(xiàn),危機的干預、介入與轉介;班級、宿舍是心理健康知識宣傳的前沿陣地、心理活動開展的具體場所,主要負責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現(xiàn),對問題學生進行朋輩互助及上報工作等。
(三)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課程
除了依賴于心理健康檢查和心理咨詢,對大學生開展心理輔導課程也是非常關鍵的。高校輔導員應該對各學科大學生制定較為詳細的心理輔導課程,幫助大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和常識,幫助大學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問題排除方法,提升大學生的個人調節(jié)能力。當然,心理輔導課程更重要的是幫助大學生能夠學會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認知,使大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高校輔導員還需要培養(yǎng)提高大學生優(yōu)良的性格和品質,以及對挫折的承受能力。也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夠增強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能夠適應大學生活,為個人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總結
大學生心理問題已然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高校輔導員加強對學生心理問題的調適對于社會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除了上述方法之外,高校、社會和家庭之間應該積極進行協(xié)調和配合,積極幫助大學生制定心理成長計劃,及時發(fā)現(xiàn)大學生心理問題,并予以干預和處理,從而減輕大學生的心理負擔,提升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為大學生的成長提供更為有利的支持。
參考文獻
[1]黃吉.大學生心理問題淺析與對策[J].新世紀論叢,2006(03):83~84.
[2]劉玉.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文教資料,2014(1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