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7月份曾有一則新聞讓不少熱愛自駕游的“驢友”唏噓不已,父母為慶祝女兒順利保研,一家三口自駕進藏,但在返程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三人無一人生還?,F(xiàn)在,自駕游已經(jīng)不算新鮮事,周末自駕到附近游玩成了很多家庭的主要放松方式,一旦遇上長假還要呼朋喚友攜家?guī)Э陂L途自駕。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自駕尤其是長途自駕從來都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事先做好攻略和充足準備能免去很多麻煩和危險,同時駕駛人要對自己的駕駛水平有個正確的評估,認真想想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完成計劃的自駕游,是否能應付可能會出現(xiàn)的突發(fā)狀況,不要頭腦發(fā)熱就去開始一段根本沒有把握的自駕游。本文總結了我國十大危險自駕路線,再次提醒,駕駛新手不要輕易嘗試。
318國道川藏線
川藏公路被公認為是中國路況最險峻、風景最秀美的公路,橫跨中國三大地理階梯,最高最低點海拔相差近四千米,整條公路迂回于高山巨壑和湖澤谷地之間,穿越無數(shù)險峻地段,是讓許多人想走卻又望而生畏的公路。它的沿途風景千變?nèi)f化,多姿多彩,行走其中,可以體驗“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奇妙感覺。
川藏線美則美矣,同時也非常危險。在川藏線上有4段路非常容易發(fā)生事故,可以說是交通事故的“重災區(qū)”。
海螺溝:“死亡溝”+“鬼門關”+ “大塌方”+“天險奇路”
“百步之內(nèi)有險情,千步之內(nèi)有災害”。這里是被當?shù)夭刈逋Q為“死亡溝”的川藏公路海通溝路段,位于芒康縣境內(nèi)的海通溝路段,是川、藏、滇3省交界的交通“咽喉”要道。
海通溝因氣候多變、地質(zhì)復雜,是川藏公路上令人望而生畏的“鬼門關”。黑夜夜過海通溝,心中就會蕩起一陣陣雞皮疙瘩,畢竟山上什么都看不見,也無法預防,因此不建議晚上自駕。
由于全程都是飛石路段,加之常年大面積塌方,海螺溝還有另一個名字——“大塌方”。2002年的海通溝大塌方曾經(jīng)造成川藏線改道,阻塞達半年之久。
海通溝也親切地被老司機稱為魔鬼路段,早前以落石著稱,如今落石依然,更加上沖毀段路況極差。一舉成為318上最大的攔路虎。川藏公路,因雪崩、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災害頻發(fā),被稱為“天險奇路”,是“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書”。
二郎山:“天塹”
二郎山陡峭險峻、氣候惡劣,是千里川藏公路上的第一道咽喉險關,被人們稱為“天塹”,素有“千里川藏線,天塹二郎山”之說。
從雅安下高速后即便行駛上318國道,道路從此開始變成對向兩車道,沒有隔離帶、緊急停車道。駕駛人往往對道路的突然變化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特別是從沒有開過盤山道路的司機,在此很容易出現(xiàn)事故。
每到冬季,二郎山的道路就被冰雪侵占,在這個季節(jié)上山的車輛此時應該把事先準備好的鐵鏈安到輪胎上,以防止車輛打滑。
折多山:九曲十八彎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內(nèi),海拔4270米,與康定市的海拔落差達1800米,是川藏線上第一個需要翻越的高山埡口,是康巴第一關。這里不僅海拔高,而且氣候難測,路面極其窄小,而且極易發(fā)生塌方等路況。折多山的盤山公路確實是九曲十八彎,來回盤繞就像“多”字一樣,拐了一個彎,又是一個彎,雖然如今,改建后的川藏公路沒有以往的艱難,變得寬敞平坦了些,但是仍是事故高發(fā)路段。
覺巴山瀾滄江峽谷:窄路陡坡
從芒康出發(fā)后翻越拉烏山,一路下坡繞著村寨下降到瀾滄江邊,此路段雖為柏油路,但因年久失修,坑洼極多相對較危險。覺巴山海拔不算太高,但是坡度陡,道路窄,一邊臨崖一邊峭壁,一定要特別注意會車。
320國道黃花橋路段
320國道黃花橋路段位于江西省萍鄉(xiāng)市湘東區(qū)境內(nèi),長度不足1公里,卻被稱為“魔鬼地帶”。由于黃花橋彎道的半徑僅216米,視距84米,遠低于國家二級公路的設計標準,因此在改建前事故頻發(fā),令去過的人都心有余悸。2003年,該路被公安部、國家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局列為全國29處公路危險路段之一。
郭亮隧道
郭亮隧道位于河南省太行山區(qū),此隧道開有30多個“窗戶”,從“窗戶”往下看便是萬丈深淵,隧道高度僅為15英尺,寬度12英尺。由于其陡峭險峻,被稱為“世界上最險要的十條道路” “死亡之路”之一。
太克公路
太克公路盡管是一條風景瑰麗的山間公路,路況也非常只好,但它同時也是名列中國十大死亡之路的危險路段,有魔鬼U彎之稱,其中最危險的彎道位于太原與古交之間。由于太克線有大量上下坡和彎道,從太原至古交的司機開到這最后一個彎道時往往疲憊不堪,加上這個彎道之前有一大段下坡路,制動裝置已經(jīng)摩擦變燙,制動效果減弱,不清楚這個大彎的司機往往在最后一刻才緊急剎車,但這個時候已經(jīng)完了,司機面前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方向打死冒側翻危險,要么就沖下山崖。這個彎道讓太克公路成為不折不扣的危險之路。
滇緬公路晴隆二十四道拐
“霪鎖孤城天未開,夜風輕松月光來。雄關一怒山嵐走,曲舞銀蛇下地埃。”這首詩正是對抗日戰(zhàn)爭時期滇緬公路鴉關的真實寫照,在這條路上鐫刻著一段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戰(zhàn)史。而征服這條公路的標志性路段——晴隆二十四道拐,也成了很多如今很多自駕游愛好者挑戰(zhàn)自己的必修課。
晴隆二十四道拐全長3.7公里,垂直落差將近300米,對車的動力、操控和車手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天門山通天大道
天門山通天大道于1998年開始修建,歷時八年。通天大道全長10.77公里,海拔從200米急劇提升到1300米,大道兩側絕壁千仞,空谷幽深,180度急彎此消彼長,堪稱“天下第一公路奇觀”。人們還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條順山勢修建的大道剛好99個彎,暗合了“天有九重,云有九霄”之意。
由于天門山頂保存了很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有著很多極為珍貴和獨特的植物品種,處處如天然盆景,因此被人譽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園”和“天界仙境”。諸多神秘的傳奇故事、無比美麗的自然景觀、絕無僅有的險峻山勢,都讓天門山成為了自駕族心中最渴望卻最不敢輕易嘗試的圣地。
墨脫公路
“墨脫”,藏語意為“藏起來的蓮花”,通向這高原孤地的墨脫公路是中國公路修建史上最濃重的一頁,由于墨脫公路沿線地質(zhì)情況極端復雜,從1965至今,三度筑路未成,最后一次甚至已經(jīng)通車,然而僅僅一天之后,道路便在塌方和泥石流中消失無蹤。
所以說,敢開上墨脫公路的自駕者,都是內(nèi)心足夠堅強,足夠有經(jīng)驗的真正“越野人”。因為這條徒步者的“圣路”對越野車而言幾乎等同于生死之路,塌方、泥石流、暴雨、滑坡,路況之艱難超乎任何人的想象。目前的墨脫簡易公路幾乎一天一斷,保通隊每天都需要清理泥石甚至爆破落下的巨石,所以一次滑坡堵上三四天也很常見。有人說到過墨脫的人都是英雄,有人說走過墨脫路就是人生的財富。不管怎么說,能夠到墨脫至少是一段經(jīng)歷,一段不尋常的經(jīng)歷。
昆宜公路
中國最彎的公路。這段公路在離城兩公里遠的舊昆宜公路邊上,許多當?shù)厝硕疾磺宄?。這段公路依山梁而修,彎彎曲曲,從山腳的小坡腳到靖安哨短短7公里公路,共有68道拐,遠遠超出了世界聞名的貴州24道拐的公路。沿著舊昆宜公路出城,一會就從昆石高速公路底下穿過去,這兒有一個村莊,叫小坡腳,從這兒向右沿一條不太顯眼的小路轉上山去,是前往山頂上的靖安哨村子的。
213國道
汽車駛入國道213線,路邊“交通管理特控區(qū)”的醒目標志就在提醒:“嚴禁超載、超速、違章超車,限速每小時40公里!”路窄、彎多、彎急、坡陡……這些惡劣的自然條件都讓213國道的多個路段都成為了事故多發(fā)地。
然而,也因為路途險要,213國道途徑的多個風景勝地都保留了原始的美麗。尤其是位于四川若爾蓋和甘肅郎木寺之間的花湖,簡直美得令人窒息。因此每年都會有許多自駕游愛好者突破了險峻的山路來到花湖,欣賞難得的天堂美景。
盤山
盤山位于天津市薊縣西北15公里處,又因盤山雄踞北京之東,故有“京東第一山”之譽。盤山舊名無終、徐無、四正、盤龍。相傳東漢末年,無終名士田疇不受獻帝封賞、隱居于此,因此人稱田盤山,簡稱盤山。
自駕貼示:自駕進藏的注意事項
四條自駕進藏線路
川藏線: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公路,但也是進藏路線中風景最秀美的路。
滇藏線:南起云南大理,北至西藏芒康,是最多姿多彩的一條進藏路線。
青藏線:柏油路面,一年四季都通車,是4條進藏線中最繁忙的公路。
新藏線:號稱鋪在天上的國道,和其他3條進藏線比起來最為艱難。
無論選擇走哪條線路,單程都有三千多公里,并且要從零海拔上升到三四千米的高原,對車技和車況要求都很高。
這些線路中,青藏線全年都比較好走,另外3條對季節(jié)要求比較高。其他有旱雨季的道路對季節(jié)要求比較高,旱季進藏相對更安全,因為雨季容易發(fā)生泥石流。特別是318國道川藏線,坡多彎多峽谷多,新手第一次盲目自駕進藏,非常危險。
從青藏線行車時,由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路途中常見大風、冰雹、雨雪天氣,所以出行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帶些必備藥品(如高原安、氧氣袋)和保暖衣物。過5000米以上的山口時,注意不要睡覺。
最佳進藏時間
每年暑假,也就是7-8月份都是自駕進藏的高峰期,盡管這時還能在青海看到最后的油菜花,但其實這并不是入藏的最佳季節(jié)。唐古拉山是青藏線進藏必經(jīng)之路,7月仍是白雪皚皚。每年4月到9月上旬,是西藏的雨季,9月下旬到10月開始進入旱季,這個時間進藏比較合適。
出行日常必備
高原旅行一般氣溫比較冷,大多數(shù)人或多或少有點高原反應,特別是初上高原的人,這個很正常。只要身體健康,很快就能適應高原氣候,所以不必有心理負擔。
65L背包(或拖箱)、保暖衣服(如羽絨服、沖鋒衣、沖鋒褲)、速干內(nèi)衣、保溫水壺、太陽鏡、頭巾、帶沿的帽子、唇膏、防曬霜(SPF30++以上)、垃圾袋、常備藥品(老姜紅糖、速效救心丸、葡萄糖口服液、高原安)、個人用品(如洗漱用品、換洗衣物、襪子等)。一定要記得帶保暖的衣物,那邊溫差很大。當然,并不需要帶太多,夠用就好。
通訊及"導航"裝備
通訊工具是自駕出游的重要裝備之一,因此必須要備好充電器及電池。但是如果沒有手機信號,帶上一個對講機也是必要的。
現(xiàn)在的手機大都具備GPS導航功能,有了它的指引,不會迷失方向。
汽車護航表。相當于指南針、海拔表、溫度檢測儀(車內(nèi)外)和水平儀等其他儀表的結合體,安裝在車上可以省去不少其它儀表占用的空間。而且其還具有GPS定位功能。
最好開越野車
不要輕信西藏現(xiàn)在道路修得很好,開轎車同樣可以玩得很開心之類的說法,除非只是在拉薩市區(qū)里面逛逛。藏區(qū)小型泥石流頻發(fā),盡管沖毀道路的可能性很低,但阻擋住轎車的去路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如果想玩得開心,越野車絕對是最好的幫手。
帶上備胎等隨車易損件
駕車出游,無論是何種車型,必要的汽車備件與自救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應帶的汽車備件與應急自救工具有備胎、發(fā)動機皮帶、火花塞、燈泡、各種規(guī)格的保險絲、充電線、照明燈、車載滅火器、打氣泵、千斤頂、扳手、鉗子、多功能螺絲刀、絕緣膠布、手套、快速補胎劑、結實的牽引繩、工兵鏟等等。
為預防萬一,還應當備好停車檢修車輛時必備的工具如:安全三角警示牌、防止汽車后滑的三角木塊等,以避免被其他車輛意外撞上的事故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