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露
【摘要】其實,在我國建筑處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優(yōu)勢逐漸的顯現出來,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新的一項技術形式。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之所以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主要是因為該項技術符合我國建筑工程的相關標準,達到節(jié)能減排的效果。另外,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出現,對傳統(tǒng)建筑工程的施工形式,也進行了有效的顛覆,這對我國建筑工程來說,無疑不是一個新的發(fā)展形式,和新的挑戰(zhàn)。那么本文就對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一些關鍵性技術,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闡述,希望對我國建筑工程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幫助。
【關鍵詞】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
1、預制裝配式建筑的發(fā)展現狀
預制裝配式建筑是建筑工業(yè)化的一種結構形式,萌芽于20世紀初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興起于歐洲,而后逐步被推廣到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在20世紀末,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建筑、橋梁、水工建筑等不同結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90年代以后,由于我國當時的技術比較落后,建筑裝配式建筑存在整體性能差、抗震性能差、防水效果、跨度小、承載性能差等問題,再加上現澆混凝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我國的預制裝配式建筑進入低迷時期,甚至停滯不前。近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及建筑產業(yè)的升級轉型,預制裝配式建筑再次進入“發(fā)展黃金期”。2016年2月印發(fā)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逐步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大力發(fā)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提出,發(fā)展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建筑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進建筑業(yè)與信息化工業(yè)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yè)新動能、推動化解過剩產能。11月19日,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在上海舉行全國裝配式建筑工作現場會,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整套裝配式建筑的標準體系,加快制定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現代木結構三大結構體系的技術規(guī)程,同時要加快培育能夠集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龍頭企業(yè)和產業(yè)鏈重點企業(yè)。預制裝配式建筑“起、落、興”的發(fā)展歷程也證明了裝配式建筑巨大的發(fā)展空間及市場。
2、預制裝配式質量問題分析
2.1制作加工
預制構件的制作問題主要包括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翹曲不平、飛出凸肋等;構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蜂窩、孔洞等。這些問題的產生大部分是由于在預制構件制作過程中模板漏漿、振搗不足或過度、跑漏漿嚴重、制作驗收不到位所造成的。此外,預制構件在運輸及吊裝過程中板面經常發(fā)生龜裂甚至斷裂,究其原因是部分預制板跨度過大,運輸過程中板間擠壓,或者吊裝時因撓度過大產生裂紋,裂縫延伸至整塊板,導致構件破壞;生產養(yǎng)護不當,造成預制板板面翹曲,脫模時脫模劑粉刷不均勻、少刷、漏刷等造成預制板板邊粘模;加工操作漏洞導致疊合板面桁架筋外露或預埋件脫落。
2.2疊合板斷裂
疊合板在運輸、吊裝過程中板面經常發(fā)生龜裂甚至斷裂現象;生產加工時板面經常翹曲、缺角斷角、桁架筋外露或預埋件脫落。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疊合板跨度過大,運輸過程中板間擠壓,或者吊裝時因撓度過大產生裂紋,裂縫延伸至整塊板,導致構件破壞;生產養(yǎng)護不當造成疊合板板面翹曲,脫模時脫模劑粉刷不均勻、少刷漏刷等造成疊合板板邊粘模;加工操作漏洞導致疊合板面桁架筋外露或者預埋件脫落。
2.3灌漿不飽滿
預制墻板在縱向連接時灌漿飽滿程度難以確定;預制構件灌漿孔堵塞。一般認為,灌注的混凝土從板的上部孔洞流出即為灌漿完成,但實際上灌漿管內部情況難以檢驗,灌漿飽滿度難以把握;另外,由于工廠生產構件時操作不細心,現場的工人對灌漿孔清洗不干凈等原因都會造成灌漿孔堵塞。
3、全預制裝配式高層住宅樓的施工及質量控制
3.1構件加工質量控制流程
在裝配式高層住宅樓施工中,加工預制構件是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質量直接關系整體工程的質量。在加工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控制預制構件的精度。
3.2現澆部分質量控制
在柱軸線偏差的控制方面,必須要嚴格按照《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93的要求進行,測量控制布控時要按照由高到低進行,偏差要控制在3mm以內。在控制標高方面需要將控制點設置在建筑物周圍,便于相互檢測。每層標高誤差要控制在3mm以內,全層標高誤差要控制在15mm以內。在鋼筋定位控制方面,需要在裝配式建筑設計時會出鋼筋圖,必須要嚴格按照圖紙要求的間距來綁扎鋼筋,從而在預制梁的吊裝更加便利,梁鋼筋的誤差要控制在5mm以內。
3.3吊裝質量的控制
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吊裝的質量控制至關重要,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對施工測量的精度進行控制。梁底支撐標高調整要比梁底結構標高高出2mm,從而讓支撐能夠充分的受力,使得預制梁底開裂的現象避免出現。因不是整體預制裝配整體式結構工程的構件,在吊裝后對于自身的載荷不能承受,因此梁底支撐要控制在2m以下。每根支撐間的高差要控制在1.5mm以下,標高控制在3mm以下。板底支撐要控制在2m以下,每根支撐間高差要控制在2mm以下,標高控制在3mm以下,與內端支撐相比,懸挑板外端支撐要盡可能高出2mm。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關鍵技術的一些相關內容,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闡述,根據預制內剪力墻施工技術、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技術、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技術等方面,有效的提升了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對其施工的成本也進行了有效的控制,避免對發(fā)生材料能源消耗,以及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影響,更為我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施工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車紅銳.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40):44.
[2]馬躍強,施寶貴,武玉瓊.BIM技術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上海建設科技,2016,(04):45-47.
[3]康順年.關于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分析[J].門窗,2016,(08):121.
[4]龍莉波,馬躍強,趙波,等.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及其配套裝備的創(chuàng)新研究[J].建筑施工,2016,38(03):367-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