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勇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水暖工程的建設至關重要,而在設計工作中要特別注重其空調設備在降噪和減少振動方面的合理規(guī)劃,解決噪聲以及經常出現(xiàn)的振動問題,并對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重點的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和具體的實施舉措。
【關鍵詞】暖通;空調;噪聲;振動;分析
1、前言
水暖工程的設計標準和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用戶的體驗和感受,尤其是對于空調這種重要而常見的暖通設備而言,其設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并且要對空調設備產生的噪聲以及出現(xiàn)的振動進行合理的控制,防止其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2、常見噪音與振動等通病分析及其處理方法
2.1 排風口的傳聲噪音及其處理方法
在建筑物內部結構中裝設的大型空調系統(tǒng)和設備,都必然會產生很大的噪聲,也由此引發(fā)設備的不斷振動,出現(xiàn)很多異響,而且很多傳出的噪聲都會在排風口的位置上被放大,噪聲更為明顯,一般采用隔音或者消音的材料或者裝置來降低排風口位置處產生的噪聲以及是設備自身出現(xiàn)的振動。
2.2 排風設備的噪音及處理方法
排風是空調設備的重要功能,排風裝置是整個空調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功能主要是針對出現(xiàn)的煙氣或者其他氣體進行高效的排除,因此它運行時的功率很高,排風扇的轉動速率極快,就會造成較大的噪聲,可以利用間距較大的風葉作為排風扇的主要裝置,適當控制扇葉的轉速。
2.3 送風系統(tǒng)的噪音及其處理方法
送風裝置及其系統(tǒng)在空調系統(tǒng)中發(fā)揮著關鍵的作用,但是如果沒有在其送風的風口處設置好隔音或者消音的裝置,那么整個送風系統(tǒng)和設備一旦運轉起來,就會出現(xiàn)很大的噪聲,并且空調設備一般為一體化的整體安裝模式,如果一個裝置設備出現(xiàn)較大的噪聲,那么還會傳遞給其他裝置,引發(fā)振動,進而出現(xiàn)更大的噪音,因此要處理這類噪音問題就要為送風設備架設消音器材和裝置,并合理規(guī)劃其安裝的位置,也可以開展其他的消音措施加以應對。
2.4 空調機房與會議室相鄰的噪音及其處理方法
會議室是人們日常處理公務的重要場所,如果與空調設備的機房相鄰近,如果不及時降低噪聲以及出現(xiàn)的振動情況,就會對正常的工作事務造成很大的干擾和不良影響,因此機房的規(guī)劃建設要充分考慮到降噪減振的標準和要求,所使用的空調或者風扇設備要適當?shù)恼{低轉速,確保機房以及會議室外墻的厚實程度達到規(guī)定要求,以便于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
2.5 孔洞和縫隙對噪聲的影響
孔洞和縫隙對噪聲的影響與以下幾種因素密不可分,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開孔面積的大小。一般在孔洞的孔位和孔深不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開孔面積的大小和隔音效果成正比,即開孔越小,隔音越好,孔洞面積越大噪音也越大。如,在100mm 厚的礦渣空心撞墻的中心點取位開孔,如果孔洞的直徑為30mm 的話,這面墻的平均隔音量會由最初的40.4dB 下降至36.5dB;如果開孔直徑達到50mm 的話,其隔音均值會下降至34.8dB。第二,孔洞和縫隙深度因素。在建筑暖通設計中,如果孔洞位置和縫隙的面積固定,而墻板的厚度不同時,會產生不同的隔音效果。第三,孔洞和縫隙選位因素。即在孔、縫的面積和深度固定的前提下,選位在墻體中央隔音效果較差,如果想將噪音降到最低,最好將選點位于兩面墻相交的棱線之上,選孔、縫在此處的隔音效果是最佳的。
因孔、縫的深度、面積和位置等對噪音的降低效果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所以,孔、縫設計必須穿過房屋結構的管線,墻面孔洞位置設套管,并用超細玻璃棉等把管和套管中間的縫隙密封嚴實。如,在某暖通工程中,需要在厚度為240mm 的磚墻上開一個600×400mm 的孔,經測試發(fā)現(xiàn)墻體本身的隔音量為47dB,而開孔后隔音量則低至19.6dB,待把2.11kg 超細玻璃棉將孔隙堵住后,隔音量又升至37.1dB。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分墻體在完成抹灰施工工藝后,隔音效果也會有所提升,而實際上起到隔音作用的并不是抹灰層發(fā)揮的作用,而是因為原有墻體自身存在的砌縫不嚴造成的漏聲,作為一名合格的設計人員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3、建筑暖通空調設計時控制噪聲的重點
3.1 熟知噪音源
在民用建筑設計中,除了要營造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外,還要確保建筑物的冬暖夏涼。所以,為了實現(xiàn)這些設計目標,設計人員應對噪聲源有充分的了解,具體包括通風機、制冷機、冷卻塔、整體式空調機等諸多因素,這些噪音對建筑內的噪音影響也很大,這就要求在設計工作中,必須將上述因素與空調系統(tǒng)的消聲處理和排風系統(tǒng)的噪音處理、送口風的消聲和回風口的噪聲等并重,同時還要熟知建筑物內的噪聲和環(huán)境噪音源頭,提前制定預防措施。
3.2 設計布局結合建筑工種
機房是噪音的主要發(fā)源地,所以為降低噪音和振動感染,在設計中應合理布局機房與進風塔(口)、排氣塔(口)的位置,聲源控制中要著重隔聲隔振設計,其次是吸聲設計。因此,應在建筑物隔墻、門窗及孔洞、縫隙等設計上做文章,縫隙的填充材料應有一定的彈性。
3.3 系統(tǒng)設備選擇應以控制噪音為出發(fā)點
注意事項有:系統(tǒng)風量不宜過大;風機最好選高效、低噪的,最好葉片向后傾的離心風機,控制壓頭部分的留余;風道內的氣流確定應符合建筑物的允許噪聲等級要求;風機的進、出口位置不設計成急轉彎型,并用100-150mm 的柔性接頭進行隔振處理,隔振材料為防火的玻璃布或人造革,短管后的風管上應用厚約50mm、長1-2m 的超細玻璃棉包好。
3.4 消聲器的選擇
在選擇消聲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進行消聲計算,按照通風房間的要求,算出相應的噪音消除量,以此為依據(jù)選擇消聲器。第二,由于建筑暖通設計中主要應消除125Hz、250Hz 和500Hz 的噪音,所以通常會選低中頻的抗性或共振消聲器。第三,消聲器的風速應<6m/s,如安裝在室內通道處則風速應≤5m/s。第四,經過風口消聲器的風速控制在2m/s 左右。此外,將消聲百葉窗設計成吸聲葉片,形狀可謂月牙形、橢圓形等,一般通風面積為百葉窗面積的一半。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進步,現(xiàn)代建筑的舒適度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建筑暖通設計中關于噪聲與振動等通病的產生原因多種多樣,因此,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建筑設計中的各種因素,以減少暖通系統(tǒng)噪聲與振動的發(fā)生,提高建筑的舒適度。
參考文獻:
[1]胡志平.建筑暖通設備的振動與防治[J].浙江建筑,2013(01).
[2]翟勁松.高層建筑暖通設計中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建筑知識,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