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夢宇
最近,江蘇宿遷市不少網友在當?shù)貛讉€網絡平臺上投訴,反映該市湘江路小吃一條街北面一處窨井蓋沒了,經常有三輪車、小轎車陷入其中,卻無任何部門過問處置。接到網友的反映后,宿遷市宿豫區(qū)成立了調查組,調查發(fā)現(xiàn),圍繞這個井蓋,當?shù)厮膫€職能部門居然進行了一場持續(xù)了整整7天的“踢皮球比賽”。(據(jù)《現(xiàn)代快報》4月23日報道)
一個丟失的窨井蓋,先是引發(fā)長達7天的“踢皮球比賽”,而當?shù)丶o委介入后,卻僅用兩個小時就“安裝完畢”。單從結果看,如此戲劇性的“情節(jié)反轉”倒還讓人可以接受,但從過程來看,這個井蓋無疑折射出了各種“漏洞”,值得反思和警醒。
這場“踢皮球比賽”為什么能夠上演?客觀原因是當?shù)卦诰w管理、維修職責的確定上出了問題。這一點,只要回顧一下“比賽”過程,就能清楚地發(fā)現(xiàn)———在接到群眾的反映后,宿豫區(qū)數(shù)字化城管中心只負責協(xié)調調度,“在沒有明確井蓋維修職責歸屬也沒向相關領導報告的情況下”,把“球”先后踢給了豫新街道辦事處、區(qū)住建局、區(qū)水務局,這三個部門隨后都找到了“不歸我管”的理由,又把“球”踢了出來。不管是原本就沒有明確井蓋維修職責歸屬,導致沒人負責,還是部門間職責交叉、重復,引發(fā)推諉扯皮,部門職責不清楚、不明確,都是這個井蓋折射出的一大“漏洞”。
當?shù)氐?個部門為什么會“踢皮球”?主觀方面的原因,一是為民服務意識淡薄,二是工作作風不佳。這應該是這個井蓋折射出的另兩個“漏洞”。
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是為民服務的直接體現(xiàn),是職能部門必須承擔的責任。試想,如果這4個部門有強烈的為民服務意識,有勇于擔當、敢于任事的作風,那么面對已經嚴重威脅群眾財產甚至人身安全的無蓋窨井,就一定會馬上就辦、辦就辦好,而決不是首先考慮“該不該我管”,進而心安理得地推諉扯皮。實際上,紀委介入后僅用兩個小時就“安裝完畢”固然表明了執(zhí)紀問責的巨大威力,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在當?shù)叵嚓P部門那里,“為人民服務”還遠不如“不受處分”“處罰輕些”更重要。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這場長達7天的“踢皮球比賽”,居然是在當?shù)夭捎脭?shù)字化管理這一背景下上演的。眾所周知,職能部門采用數(shù)字化管理技術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務質量。而發(fā)生在江蘇宿遷的這場“踢皮球比賽”卻再次表明,先進的技術只是手段和工具,強化為民意識、改進工作作風,永遠是提高行政效能、管理水平、服務質量的關鍵和根本。
新窨井蓋裝上了,有關部門被批評了,但這恐怕還遠遠不是這一事件的終點。這個井蓋折射出的城市管理、為民意識、工作作風等方面的若干“漏洞”,還需要當?shù)乇M快一一填補。因為,就像沒蓋的窨井嚴重危害交通安全一樣,這些“漏洞”同樣是危害當?shù)匕l(fā)展的“馬路殺手”。
摘自《河北日報》2018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