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龍
隨著“百家講壇”“中華好詩詞”等電視節(jié)目陸續(xù)播出,國學熱了,一大波國學培訓機構順勢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送孩子到國學班增長知識。然而,國學熱了,國學培訓市場也亂了。連日來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許多國學班培訓變了味,問題層出。(2017年12月22日《工人日報》)
國學培訓不只是學習知識,還可以感受傳統(tǒng)、提高修養(yǎng)。尤其是,一些國學班通過視頻和情景演練等方式教授孩子簡單的詩歌和古句,讓國學和禮儀滲透始終,使孩子們各種能力得到同步提升,從而受到廣大家長的歡迎??梢哉f,國學學習,對增強文化底蘊、弘揚優(yōu)秀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均大有裨益。
然而,國學熱了,國學培訓市場也亂了。一則,一些培訓機構追逐名利,有的培訓內容甚至以占卜、算命、風水、風鑒、測字等為主;二則,將國學教育或某個部分的功能無限夸大,造成誤導;三則,一些培訓機構充斥著變了味的懲戒教育,甚至用戒尺懲罰孩子等等。這些不良現(xiàn)象,已然讓國學培訓變了味,甚至成為“偽國學”。
謹防變味的國學培訓誤人子弟,其一,需要政府部門的監(jiān)管與引導。一方面,政府相關部門應建立相應的制度法規(guī),促進民間國學教育機構的規(guī)范化發(fā)展;另一方面,應加強對現(xiàn)有國學培訓機構的整頓,對存在招搖撞騙的培訓機構依法堅決取締,不能任由“偽國學”培訓機構肆意抹黑國學,從而實現(xiàn)正本清源之目的。
其二,國學培訓機構的行業(yè)自律同樣重要。弘揚國學自然是好事,借助培訓機構發(fā)財也未嘗不可,關鍵是要看出于何種目的。行業(yè)自律,一是需要依法依規(guī)開展培訓;二是應把好教師資質的審核,以確保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傳授正確的國學知識;三是切忌只玩噱頭,還須以弘揚優(yōu)質的國學文化為己任,萬不可為了眼前利益誤人子弟。
其三,家長也應理智選擇國學培訓班。國學雖好,但是也應遵從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愿意學就給其選擇報班,如果沒有興趣還須謹慎為之,畢竟強扭的瓜不甜。同時,在選擇報班時,應認清這些培訓機構的本真面目,不能被只做“表面功夫”的培訓機構忽悠了。同樣,當被一些不法培訓機構所欺騙,不妨拿起法律武器維權,以凈化培訓市場。
要讓國學熱的現(xiàn)象演變?yōu)橛欣诮逃袠I(yè)發(fā)展的正能量,就需要對國學培訓市場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給予重視,以使其朝著制度化、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同時,面對著人民群眾對國學知識的渴求,一則有條件的學校不妨開設國學課堂,讓孩子接受正規(guī)的國學教育;二則文化部門不妨提供更多、更高質量的國學培訓活動,以滿足公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