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做個好夢!”
西方人臨睡之前往往這樣相互致意,說明好夢是人人愿意、普遍歡迎的東西。就是我這個名字開頭兩個字母———HM,用拼音打出來,既是哈米,也是好夢??磥砦乙彩莻€好夢愛好者。其實我更喜歡噩夢,甚至享受噩夢,不過我并非生來就有這種癖好。
亂夢顛倒,幾乎人人都曾有過,不足為奇。而我呢,許多年來,三日兩頭亂夢。同一主題、相似場景、相似情節(jié)匯成的同一種恐怖、憤慨、無奈、絕望的夢境,一成不變,反復出現(xiàn)。從聽天由命的困惑中醒來,窗外已陽光燦爛、空氣怡人。夢境迅即退去,無影無蹤。于是頃刻輕松起來,高高興興迎著太陽上班去,又一次切身體驗“噩夢醒來是早晨”的深刻內涵。
早年讀過蘇聯(lián)猶太人作家伊利亞·愛倫堡寫的一句話,印象極深:(衛(wèi)國戰(zhàn)爭后)莫斯科一個女大學生一看見墨綠色布片就會發(fā)抖,因為希特勒士兵的軍服是這種顏色。我的噩夢恰似這位女大學生的“發(fā)抖”。它們都源于不尋常的、歷史性的現(xiàn)實!
噩夢醒來是早晨。我三日兩頭夜里被噩夢折騰,也就三日兩頭享受著夢醒時白天的平和、安寧和愉悅!夢,終究是虛幻的,而白天是自己踏踏實實經(jīng)歷著的現(xiàn)實。以現(xiàn)實的“寧”換取夢境的“險”,何樂而不為!所以,我入睡前每每祝愿自己:做個噩夢吧(為了醒來可加倍享受白天的好處)。相比之下,我不太喜歡好夢———因為好夢醒來一場空!去年我還做過飛的夢。夢中那個爽啊,沒得說了!可醒來跨上電動車扭到最快檔,還離不了地面一厘米!就像西班牙電影《馬歇爾先生,歡迎你!》中那位市長,夢中狂吻歌女的美麗大腿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緊抱著一條桌子腳……明朝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牧童兒夜夜尊榮”篇中,那個放牛娃夜夜夢見榮華富貴,醒來卻衣不蔽體睡在草窩,有啥好呢!當然,務必申明:“噩”夢必須以良好的現(xiàn)實為后盾。沒有后者,噩夢就可怕極了!
更妙的是,案頭有篇時尚理論聲稱:文學不需要“關注”“批判”什么,也無須深入生活,因為人人“每天都在生活”,只要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敏感性用文字表達出來”就行了。哈,太妙啦。如此的話,我的夢是最具“情感敏感性”的,就寫我的噩夢好了,說不定還能撈個諾貝爾文學獎搞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