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軍 楊成林
(南方醫(yī)科大學深圳醫(yī)院 深圳 518101 )
創(chuàng)傷性血胸是胸部創(chuàng)傷中一種較為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也是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胸腔閉式引流是治療創(chuàng)傷性血胸的主要手段,有報道[1~2]使用中心靜脈導管進行胸腔閉式引流術,可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患者亦可獲得較好的治療體驗。我院亦在治療中使用中心靜脈導管進行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創(chuàng)傷性血胸,但連接不同的引流瓶,獲得了不同的治療效果,現(xiàn)分析如下。
本研究共納入研究對象3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齡16~56(26.3±9.5)歲。排除傷后24h內(nèi)即有中等量以上血胸(500~1000ml),以及合并氣胸、連枷胸、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者。隨機分為中心靜脈導管接水封瓶閉式引流組(水封瓶組,n=14)和中心靜脈導管接負壓瓶閉式引流組(負壓瓶組,n=16例)。
采用一次性單腔中心靜脈導管(美國ARROW公司生產(chǎn),16G,直徑1.7mm),B超定位,計算積液量,找出距離體表或積液位置最低點作為穿刺點并做標記。距離導管前端約1cm處剪1側孔,按Seldinger法,穿刺置入導管10~15cm,并與皮膚縫合固定。導管末端接輸液用三通再接約5cm長滅菌醫(yī)用橡膠管后接一次性無菌引流袋;每天更換引流袋1次,根據(jù)患者情況每次引流500~1000ml,引流速度小于50ml/min,若1次引流量少于800ml,可持續(xù)開放引流管;待引流液變?yōu)榈S且日引流量少于100ml,胸片或者CT證實胸腔內(nèi)無明顯積液后可拔出引流管,胸壁引流管口無菌輔料覆蓋。
觀察兩組患者平均置管時間、切口愈合時間、切口感染率。
兩種引流方式均能獲得較好的引流效果,置管后均有不同程度疼痛、胸悶、心悸等不適出現(xiàn),但水封瓶組平均置管時間為(6.2±1.9)d,負壓瓶組平均置管時間為(4.2±1.3)d,負壓瓶組置管時間明顯短于水封瓶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切口愈合時間、切口感染率比較
組別n切口愈合時間(d)切口感染率(%)水封瓶組144.6±2.33(21.4%)負壓瓶組163.2±1.1?0(0%)?
注:*表示與水封瓶組比較,P<0.05。
胸腔閉式引流是治療中、大量創(chuàng)傷性血胸的主要手段。中心靜脈導管引流血胸較常規(guī)胸腔閉式引流術具有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疼痛反應小,術后帶管耐受性好,不影響活動和睡眠,有利于咳嗽排痰,減少肺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減少靜脈血栓的形成、無積血外滲、術后疤痕小等優(yōu)點[3]。有研究表明[4],使用小口徑導管結合單瓣引流裝置可有效的治療自發(fā)性氣胸。本研究中,負壓引流瓶組所使用的負壓引流瓶為一帶單向活瓣的密封引流瓶,其與水封瓶閉式引流相比,有以下優(yōu)點:(1)使用方便,可懸掛于衣服上,對患者生活影響??;(2)療效滿意,可以在急診科使用,減少患者的留管時間;(3)患者可自行擠壓負壓瓶排出胸腔積血積液,患者直接參與到治療過程中,可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和信心。另外,由于留置時間相對于水封瓶時間短,因此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時間相對較低,這同樣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但使用中心靜脈導管治療創(chuàng)傷性血胸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管腔較細,發(fā)生血液堵塞的機會增加,因此要注意觀察保持導管的通暢,必要時予以生理鹽水沖洗。此外,由于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鑒于病史資料收集和論文撰寫時間較短,故存在樣本量偏小問題,而且患者本身亦存在變異因素,這對結果的可靠性或許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今后仍需要大樣本前瞻性研究來不斷完善。
參 考 文 獻
1 李成志,袁大龍.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引流治療早期創(chuàng)傷性血胸54例臨床治療分析.中外醫(yī)療,2014,18:53~54.
2 楊富濤.中心靜脈導管引流術與常規(guī)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創(chuàng)傷性血胸的療效對比.中外醫(yī)療,2013,1:91;93.
3 蘇學利,張學軍,侯振齊,等.中心靜脈導管治療創(chuàng)傷性血胸臨床分析.天津醫(yī)藥,2011,8:755.
4 Lai SM, Tee AK.Outpati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Using a Small-bore Chest Drain with a Heimlich Valve: the Experience of Singapore Emergency Department .Eur J Emerg Med, 2012,19(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