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社會支持對大學生社會幸福感的影響—希望的中介作用*

        2018-05-11 06:26:44姚若松郭夢詩
        心理學探新 2018年2期
        關(guān)鍵詞:主觀幸福感個體

        姚若松 郭夢詩

        (廣州大學教育學院,廣州 510006)

        1 前言

        近年來,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日益獲得重視,而幸福感是其關(guān)注的焦點。幸福感指的是個體對其生活狀況的認知,是大多數(shù)社會高度重視的目標和生活的動力(Diener,2000),是對滿足需要或?qū)崿F(xiàn)潛能的感知(苗元江,2009)。對幸福感的研究,最開始集中于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二者強調(diào)的皆為個體特征(曹瑞,李芳,張海霞,2013)。但個體不能夠單獨存在,而是處于集體與社會架構(gòu)之中,需要面臨著眾多社會責任和任務(wù)。因此,這兩種研究取向?qū)π腋8械亩x是不完善的。而Keyes(1998)提出的幸福感的第三種研究思路--社會幸福感,重點關(guān)注個體在社會中的存在,關(guān)注其幸福感的公共領(lǐng)域。他認為,社會幸福感即個體對其在社會中及周圍環(huán)境關(guān)系的評價,包括社會整合、社會認同、社會貢獻、社會實現(xiàn)以及社會和諧。陳浩彬和苗元江(2015)則認為,社會幸福感發(fā)生于個體的存在與發(fā)展對社會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目前為止,社會幸福感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但大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社會幸福感與個體的社會評估有緊密聯(lián)系,是探討個體心理健康的關(guān)鍵,對提高人們心理健康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本研究選用社會幸福感模型反映幸福感。

        根據(jù)前人研究,社會支持能夠影響個體的幸福感程度。社會支持指的是社會支持資源的交換以及通過社會、人際關(guān)系進行的交易(Heaney & Israel,2008),主要來源于親人、朋友、同事和團體組織,可以分為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三方面(肖水源,1994)。其中,客觀支持即個體在社會中獲得的實際支持;主觀支持指受到尊重、支持和理解的主觀經(jīng)驗,是將社會網(wǎng)絡(luò)和生活質(zhì)量相結(jié)合的重要方面;對支持的利用度也就是個體對獲得支持的利用程度。Lin和Yeh(2014)認為,社會支持會影響個體的認知評價,從而提高個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性。社會支持使得個體相信自己被關(guān)心和接受(Dreyer & Schwartz-Attias,2014),能夠提高個體對未來的希望。

        希望面向未來,追求讓事情變得更好,可以帶來社會幸福感,是積極心理學未來的一個發(fā)展趨勢(Scioli,Ricci,& Nyugenetal,2011)。希望被定義為對實現(xiàn)目標能力的信念,特別是在通過使用個人能力或優(yōu)勢來影響成果的情況下(Rand,Cripe,Monahan,Tong,Schmidt,& Rawl,2012)。希望是一種積極的動機性狀態(tài),是以追求成功的動力和路徑交互作用為基礎(chǔ)的心理現(xiàn)象(Snyder,2002)。其中,動力是追求目標和實現(xiàn)預(yù)期目標能力的動機,路徑思維是發(fā)展目標達成的路線(Monique,2014)。Wu(2011)把希望定義為個體能切實體驗希望本質(zhì)的心理活動過程和認知狀態(tài)。Pacico,Bastianello,Zanon和Hutz等(2013)指出,希望是面向未來的力量,是認知過程中的一種動機成分。希望能夠發(fā)展和培養(yǎng)個體的積極心理(如幸福感)(Ciarrochi,Heaven,& Davies,2007),減緩個體自殺的想法(Elliott & Frude,2001),改善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Rock,Steiner,Rand,& Bigatti,2014),對大學生身心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

        目前,國內(nèi)缺乏關(guān)于社會支持影響社會幸福感及其內(nèi)部機制的研究,無法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用的理論支持。因此,本研究探討社會支持、希望與大學生社會幸福感之間的關(guān)系,構(gòu)建這三個變量的關(guān)系模型,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基于此,從積極心理學視角,本研究探討分析社會支持及希望對大學生社會幸福感影響的作用機制,以期為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提供合理和有效的建議。

        根據(jù)已有研究可知,個體的社會支持越高,希望就越大(Kylm?,Vehvil?inen-Julkunen,& L?hdevirta,2001),社會支持能有效的預(yù)測希望(Wang,Chang,Shih,Sun,& Jeng,2006)。

        由此,本研究提出假設(shè)H1:社會支持及其各維度對大學生希望產(chǎn)生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

        Chan和 Lee(2006)指出,社會支持較多的個體會體驗到較高的幸福感。吳捷(2008)指出,社會支持和主觀幸福感間各個維度均相關(guān)顯著,不同社會支持水平的個體感受到的主觀幸福感也有顯著差異。

        據(jù)此,本研究提出假設(shè)H2:社會支持及其各維度對大學生社會幸福感產(chǎn)生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

        Magaletta和Oliver(1999)認為,希望和幸福感是關(guān)系密切的。Snyder等(2002)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希望與個體的幸福感和許多領(lǐng)域的成功息息相關(guān)。Demirli,Türkmen和Ar1k(2015)認為希望與幸福感有顯著的正相關(guān),希望還會對個體健康蓬勃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影響。

        因而,本研究提出假設(shè)H3:希望及其各維度對大學生社會幸福感產(chǎn)生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

        過往研究表明,具有更高質(zhì)量社會關(guān)系的個體往往有更高的希望水平(Luo,Qin,& Zheng,2014),而高水平的希望幫助人們應(yīng)對困難(Roesch,Duangado,Vaughn,Aldridge,& Villodas,2010),進而提高個體的社會幸福感水平。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設(shè)H4:大學生希望水平在社會支持和社會幸福感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樣本

        本研究施測對象取自廣州市某兩所大學的在校大學生。選取被試1300人并發(fā)放問卷1300份,回收問卷1217份,回收率達93.62%,無效問卷去除后剩余有效問卷1098份,有效率為90.22%。其中男生樣本306份,女生樣本792份,樣本的平均年齡為20.38歲。

        2.2 研究工具

        2.2.1 社會支持量表

        采用肖水源(1994)編制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問卷有主觀支持、客觀支持以及對支持的利用度三個維度,共10個條目,該量表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92。本研究中問卷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74。問卷的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各項擬合指數(shù)較好,2/df=3.38、RMSEA=0.05、GFI=0.98、AGFI=0.97、NFI=0.91、IFI=0.94、TLI=0.91、CFI=0.94。

        2.2.2 希望量表

        采用Snyder等(1991)編制,任俊(2006)修訂的中文版《成人性情希望量表》,問卷包含路徑思維和意愿動力兩個維度,共12個條目,量表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74~0.88。本研究中問卷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79。對問卷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jié)果表明模型的各項擬合指數(shù)較好,2/df=5.06、RMSEA=0.06、GFI=0.98、AGFI=0.96、NFI=0.95、IFI=0.96、TLI=0.94、CFI=0.96。

        2.2.3 社會幸福感量表

        采用Keyes(1998)編制,苗元江和王青華修訂(2009)的中文版《社會幸福感量表》,問卷包含社會實現(xiàn)、社會和諧、社會整合、社會認同、社會貢獻五個維度,共15個條目,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71。本研究中問卷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1。對問卷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jié)果表明模型的各項擬合指數(shù)較好,2/df=5.26、RMSEA=0.06、GFI=0.95、AGFI=0.93、NFI=0.89、IFI=0.91、TLI=0.89、CFI=0.91。

        2.3 程序

        在某兩所大學,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統(tǒng)一團體施測,問卷當場回收,并采用SPSS19.0軟件包和AMOS21.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4 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首先,將三個問卷的所有條目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第一個因素解釋了總變異的15.90%,可認為本研究結(jié)果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周浩,龍立榮,2004)。將社會支持、希望和社會幸福感的各個條目得分經(jīng)過中心化處理,以減輕共線性問題對研究結(jié)果造成的影響。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社會支持、希望與社會幸福感的關(guān)系

        3.1.1 各變量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

        對社會支持、希望和社會幸福感三個研究變量進行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社會幸福感與社會支持和希望呈現(xiàn)顯著正相關(guān),為進一步檢驗假設(shè)提供了初步的支持。

        表1 社會支持、希望和社會幸福感相關(guān)關(guān)系分析(N=1098)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數(shù)據(jù)經(jīng)過中心化處理(下同)

        對大學生的社會支持、希望和社會幸福感進行性別差異分析,結(jié)果如表2所示。結(jié)果可知,男女大學生在社會支持、希望和社會幸福感上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2 社會支持、希望和社會幸福感的性別差異比較(N=1098)

        3.1.2 社會支持對希望的影響

        為檢驗社會支持對大學生希望的影響,以社會支持的三個維度,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為自變量,以希望為因變量,進行逐步多元回歸,結(jié)果如表3所示??芍鐣С指骶S度均對希望有顯著的正向預(yù)測作用,共預(yù)測了希望總變異量的7.00%。

        表3 社會支持各維度對希望的多元回歸分析(N=1098)

        3.1.3 社會支持對社會幸福感的影響

        為檢驗社會支持對大學生社會幸福感的影響,以社會支持各個維度為自變量,以社會幸福感為因變量,進行逐步多元回歸,結(jié)果如表4所示??芍?,社會支持各維度均對社會幸福感有顯著的正向預(yù)測作用,共預(yù)測了社會幸福感總變異量的14.00%。

        表4 社會支持各維度對社會幸福感的多元回歸分析(N=1098)

        3.1.4 希望對社會幸福感的影晌

        以希望的兩個維度為自變量,以社會幸福感為因變量進行逐步多元回歸,結(jié)果見表5。通過回歸模型可知,意愿動力和路徑思維對社會幸福感均有顯著的正向預(yù)測作用,共預(yù)測了社會幸福感總變異量的15.00%。

        表5 希望各維度對社會幸福感的多元回歸分析(N=1098)

        3.2 社會支持、希望影響社會幸福感的中介效應(yīng)模型

        以希望兩個維度為中介,構(gòu)建社會支持影響社會幸福感的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法予以校正(方杰,張敏強,邱皓政,2012;榮泰生,2009)。采用CFA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模型與數(shù)據(jù)擬合良好,χ2/30=6.13,RMSEA=0.07,GFI=0.97,AGFI=0.94,NFI=0.91,IFI=0.92,TLI=0.88,CFI=0.92。社會支持可顯著正向預(yù)測希望與社會幸福感,同時希望可以顯著的正向預(yù)測社會幸福感,說明社會支持對社會幸福感的影響既有直接效應(yīng)也有間接效應(yīng)。其中,社會支持對社會幸福感的直接效應(yīng)是0.43,占總效應(yīng)(0.56)的76.79%,間接效應(yīng)是0.13,占總效應(yīng)的23.21%;而希望對社會幸福感的效應(yīng)為0.33。

        根據(jù)溫忠麟,張雷,侯杰泰和劉紅云(2004)的中介效應(yīng)檢驗步驟,希望在社會支持和社會幸福感之間的中介效應(yīng)顯著。中介效應(yīng)是0.13,占總體效應(yīng)(0.56)的23.21%。上述結(jié)果說明,社會支持、希望和大學生社會幸福感的關(guān)系支持中介效應(yīng)模型,見圖1。

        圖1 社會支持、希望和社會幸福感的關(guān)系模型注:ZGZC、KGZC、ZCLY是社會支持的3個維度: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LJSW、YYDL是希望的2個維度:路徑思維、意愿動力;SHSX、SHHX、SHZH、SHRT、SHGX是社會幸福感的5個維度:社會實現(xiàn)、社會和諧、社會整合、社會認同、社會貢獻

        4 討論

        4.1 社會支持及其三個維度對希望的影響

        社會支持能幫助個體保持健康或從傷害中得以恢復(fù),個體擁有更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可以提高自身生活質(zhì)量。而有高水平希望的個體,更可能從事積極的活動,有益于其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及生命質(zhì)量(Farhadi,Reisi-Dehkordi,Kalantari,& Zargham-Boroujeni,2014)。同時,希望作為積極心理學重要的研究內(nèi)容,與社會支持有著密切關(guān)系(Zhang,Gao,Wang,& Wu,2010)。本研究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社會支持與希望具有顯著的正相關(guān)。鐘劍濤(2012)對853名高中生的研究也表明,獲得更多社會支持的高中生,其希望水平更高,社會支持能顯著預(yù)測希望水平。

        過往研究雖然驗證了社會支持對希望的影響作用,提出社會支持正向預(yù)測希望,但缺乏對社會支持的三個維度分別對希望產(chǎn)生的作用研究。本研究把社會支持的三個維度作為希望的預(yù)測變量,構(gòu)建了主觀支持、客觀支持以及對支持的利用度與希望之間的回歸模型,探討社會支持三個維度分別對希望的作用。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三個維度對希望的回歸系數(shù)均為正,且具有顯著差異(p<0.001)。表明個體的主觀支持、客觀支持,以及個體對支持的利用度都對希望產(chǎn)生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驗證了假設(shè)1。因此,需要提高大學生的希望水平,需要在提供客觀支持時,讓其感受到被尊重和支持,并提高其對支持資源的利用度。

        4.2 社會支持、希望對社會幸福感的影響

        社會支持的三個維度(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對社會幸福感的回歸分析結(jié)果表明,主觀支持、客觀支持以及個體對支持的利用度與社會幸福感顯著正相關(guān)。驗證了假設(shè)2。說明個體獲得的信息、物質(zhì)、情感等方面的社會支持越多,其實現(xiàn)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整個和諧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對社會的認同、貢獻等也就越高,從而會有更高的社會幸福感水平。

        Magyar-Moe(2004)研究發(fā)現(xiàn),希望水平較高的個體,其幸福感程度也較高。這與本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中,希望兩個維度(路徑思維、意愿動力)對社會幸福感的回歸分析結(jié)果表明,路徑思維和意愿動力與社會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guān)。說明個體對自身、他人與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更加充滿希望,則越能促進個體社會幸福感水平的提升。驗證了假設(shè)3。

        4.3 社會支持、希望影響社會幸福感的中介效應(yīng)模型

        以希望為中介,建構(gòu)社會支持影響社會幸福感的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社會支持、希望和社會幸福感間的路徑系數(shù)顯著。這說明社會支持可直接影響大學生的社會幸福感水平,同時可通過大學生希望間接影響其社會幸福感水平。表明大學生希望在社會支持影響其社會幸福感中起著部分中介作用,社會支持通過大學生希望對其社會幸福感的影響符合中介效應(yīng)模型。驗證了假設(shè)4。這與周蜀溪(2013)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個體幸福感水平的高低易受社會支持和希望的交互作用影響??梢?,社會支持是提高希望水平的基礎(chǔ),也是影響個體社會幸福感水平的因素,個體社會幸福感程度的高低受社會支持及希望水平的影響。這可能是因為,社會支持程度高的個體感受到更多的社會正面氛圍,更容易積攢社會正能量,從而對自身生活有著更高希望水平,因而能夠體驗到更多的社會幸福感。

        4.4 研究意義

        本研究拓展了大學教育階段大學生社會幸福感的影響因素研究,并探討了社會支持和希望對大學生社會幸福感的影響機制,充實了大學教育積極心理領(lǐng)域的研究,并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疏導(dǎo)提供有效的實證依據(jù),以便科學合理地對待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研究有利于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提高大學生尋求社會支持的意識,促進大學生良好的成長和發(fā)展心態(tài)的培養(yǎng),提升其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增強大學生的社會幸福感。針對這個研究結(jié)果,高等教育管理者可以通過舉辦活動、設(shè)立基金等,構(gòu)建服務(wù)學生全方位的社會支持網(wǎng)絡(luò),為大學生在大學教育階段提供物質(zhì)和精神支持,并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輔導(dǎo)和對社會支持利用的教育,增強對大學生的社會支持,從而提高其社會幸福感水平。

        5 研究結(jié)論

        5.1 社會支持與希望和大學生的社會幸福感顯著正相關(guān)。

        5.2 社會支持及其各維度可顯著正向預(yù)測大學生希望水平,可顯著正向預(yù)測大學生的社會幸福感程度。

        5.3 希望及其各維度顯著正向影響大學生的社會幸福感程度。

        5.4 社會支持和希望對大學生社會幸福感的影響符合中介效應(yīng)模型,希望在社會支持和社會幸福感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曹瑞,李芳,張海霞.(2013).從主觀幸福感到心理幸福感、社會幸福感—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新視角.天津市教科院學報,5,68-70.

        陳浩彬,苗元江.(2015).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與社會幸福感的關(guān)系研究.心理研究,5(4),46-52.

        方杰,張敏強,邱皓政.(2012).中介效應(yīng)的檢驗方法和效果量測量:回顧與展望.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8(1),105-111.

        苗元江.(2009).心理學視野中的幸福.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苗元江,王青華.(2009).大學生社會幸福感調(diào)查研究.贛南師范學院學報,(4),76-81.

        任俊.(2006).積極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榮泰生.(2009).AMOS與研究方法.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溫忠麟,張雷,侯杰泰,劉紅云.(2004).中介效應(yīng)檢驗程序及其應(yīng)用.心理學報,36(5),614-620.

        吳捷.(2008).老年人社會支持,孤獨感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心理科學,31(4),984-986.

        肖水源.(1994).《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chǔ)與研究應(yīng)用.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4(2),98-100.

        鐘劍濤.(2012).高中生社會支持與希望特質(zhì)的關(guān)系.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9,008.

        周浩,龍立榮.(2004).共同方法偏差的統(tǒng)計檢驗與控制方法.心理科學進展,12(6),942-950.

        周蜀溪.(2013).社會支持與真實幸福感的關(guān)系:希望的中介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1(3),515-517.

        Chan,Y.K.,& Lee,R.P.(2006).Network size,social support and happiness in later life:A comparative study of Beijing and Hong Kong.JournalofHappinessStudies,7(1),87-112.

        Ciarrochi,J.,Heaven,P.C.,& Davies,F(xiàn).(2007).The impact of hope,self-esteem,and attributional style on adolescents ’ school grades and emotional well-being:A 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ofResearchinPersonality,41(6),1161-1178.

        Demirli,A.,Türkmen,M.,& Ar1k,R.S.(2015).Investigation of Dispositional and State Hope Levels’ Relations with Student Subjective Well-Being.SocialIndicatorsResearch,120(2),601-613.

        Diener,E.(2000).Subjective well-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55(1),34.

        Dreyer,J.,& Schwartz-Attias,I.(2014).Nursing care for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cancer:Literature review.ActaHaematol,132(3-4),363-374.

        Elliott,J.L.,& Frude,N.(2001).Stress,coping styles,and hopelessness in self-poisoners.Crisis:TheJournalofCrisisInterventionandSuicidePrevention,22(1),20.

        Farhadi,M.,Reisi-Dehkordi,N.,Kalantari,M.,& Zargham-Boroujeni,A.(2014).Efficacy of group meaning centered hope therapy of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on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IranJNursMidwiferyRes,19(3),290-294.

        Heaney,C.A.,& Israel,B.A.(2008).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support.HealthBehaviorandHealthEducation:Theory,Research,andPractice,4,189-210.

        Keyes,C.L.M.(1998).Social well-being.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61(2),121-140.

        Kylm?,J.,Vehvil?inen-Julkunen,K.,& L?hdevirta,J.(2001).Hope,despair and hopelessness in living with HIV/AIDS:A grounded theory study.JournalofAdvancedNursing,33(6),764-775.

        Lin,C.C.,& Yeh,Y.C.(2014).How gratitude influences wellbeing: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SocialIndicatorsResearch,118(1),205-217.

        Luo,B.J.,Qin,H.Y.,& Zheng,M.C.(2014).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relational quality and hope among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Sciences,1(4),405-409.

        Magaletta,P.R.,& Oliver,J.M.(1999).The hope construct,will,and ways:Their relations with self-efficacy,optimism,and general well-being.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55(5),539-551.

        Magyar-Moe,J.L.(2004).Predictors of Therapy Outcome:An Attempt to Explain More ofthe Variance.University of Kansas.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B,64,4624.

        Monique,F(xiàn).C.(2014).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agency and pathway thinking on goal pursuit and university exam performance.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58(58),20-25.

        Pacico,J.C.,Bastianello,M.R.,Zanon,C.,& Hutz,C.S.(2013).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dispositional hope scale for adolescents.Psicologia:Reflex?oeCrítica,26(3),488-492.

        Rand,K.L.,Cripe,L.D.,Monahan,P.O.,Tong,Y.,Schmidt,K.,& Rawl,S.M.(2012).Illness appraisal,religious coping,and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in men with advanced cancer.SupportCareCancer,20(8),1719-1728.

        Rock,E.E.,Steiner,J.L.,Rand,K.L.,& Bigatti,S.M.(2014).Dyadic influence of hope and optimism on patient marital satisfaction among couples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SupportCareCancer,22(9),2351-2359.

        Roesch,S.C.,Duangado,K.M.,Vaughn,A.A.,Aldridge,A.A.,& Villodas,F(xiàn).(2010).Dispositional hope and the propensity to cope:A daily diary assessment of minority adolescents.CulturalDiversityandEthnicMinorityPsychology,16(2),191.

        Scioli,A.,Ricci,M.,Nyugen,T.,& Scioli,E.R.(2011).Hope:Its nature and measurement.PsychologyofReligionandSpirituality,3(2),78.

        Snyder,C.R.(2002).Hope theory:Rainbows in the mind.PsychologicalInquiry,13(4),249-275.

        Snyder,C.R.,Harris,C.,Anderson,J.R.,Holleran,S.A.,Irving,L.M.,Sigmon,S.T.,...& Harney,P.(1991).The will and the ways: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dividual-differences measure of hop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60(4),570.

        Wang,L.Y.,Chang,P.C.,Shih,F(xiàn).J.,Sun,C.C.,& Jeng,C.(2006).Self-care behavior,hope,and social support in Taiwanese patients awaiting heart transplantation.JournalofPsychosomaticResearch,61(4),485-491.

        Wu,H.C.(2011).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resilience and hope on quality of life of the families coping with the criminal traumatisation of one of its members.JournalofClinicalNursing,20(13-14),1906-1915.

        Zhang,J.,Gao,W.,Wang,P.,& Wu,Z.H.(2010).Relationships among hope coping 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ChineseMedicalJournal(EnglishEdition),123(17),2331-2338.

        猜你喜歡
        主觀幸福感個體
        7件小事,讓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10
        “美好生活”從主觀愿望到執(zhí)政理念的歷史性提升
        加一點兒主觀感受的調(diào)料
        奉獻、互助和封禁已轉(zhuǎn)變我們的“幸福感”
        英語文摘(2020年11期)2020-02-06 08:53:32
        關(guān)注個體防護裝備
        勞動保護(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觀解釋論的提倡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06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學習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學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幸福感
        小說月刊(2014年7期)2014-04-18 13:11:30
        国产精品老熟女乱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A∨无码影院|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天天舒服|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装睡让我滑了进去| 正在播放淫亚洲|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野花香社区在线视频观看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精品|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99久久| 亚洲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老| 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乱在线播放| 少妇人妻精品久久888| 欧美人与禽2o2o性论交|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下载|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丝袜熟女av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 日本无吗一区二区视频| 少妇无套裸按摩呻吟无呜|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 综合91在线精品| 亚洲av调教捆绑一区二区三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在线永久看片免费的视频|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出轨 | 青青草免费观看视频免费| 天天躁日日躁aaaaxxxx| 广东少妇大战黑人34厘米视频 | 亚洲精品久久激情国产片| 午夜福利电影| 亚洲熟妇夜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 国产精品毛片毛片av一区二区| 97se狠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