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你是一個懶惰的人嗎?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
本來打算好傍晚去運動,可是這還需要特地換一身運動服,然后走好遠的路才能開始運動,想想就心累,于是放棄了;
本來計劃好這周看完一本書,結(jié)果電視、手機的誘惑比書大多了;
本來想周末收拾收拾房間,可看著滿屋亂七八糟的東西,不知從何下手,算了,還是躺會兒比較舒服;
……
實不相瞞,原來的我也是這個樣子的,然后還不以為恥地把這些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都歸結(jié)為“懶”,認為懶這種東西是天生的,太難改變了,于是就這么放任著自己,成了典型的“我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后來才發(fā)現(xiàn),我其實不是真的懶,“所有的懶惰、放縱、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認知能力受限”。
比如現(xiàn)在有人承諾給你一億,只要你在未來的10年里,每周看2本書,每天早上5點起來跑步1小時,并從早上7點拼命工作到晚上9點,再進行1小時的深度思考,然后才能上床休息。
做到這些,就把一億給你。相信在這種回報很清晰的情況下,很多人是可以咬牙做到的。
但是,如果這些事跟掙一個億有很強的關(guān)聯(lián),卻沒有明確地跟你敲定一個億的合約,只是告訴你,這么做一定能掙大錢,相信有99%的人都堅持不下來。因為很多人的認知還沒有達到那個層次。
再比如今天去報個舞蹈班,很可能去了一兩次就再也懶得去了,因為在你眼里,學(xué)習(xí)舞蹈帶來的好處,無非是提升提升自己的氣質(zhì),鍛煉鍛煉身體,而且舞蹈那么難,還不一定學(xué)得會,所以隨便找個理由就能放棄那次的舞蹈練習(xí)。
而如果能清晰地意識到,學(xué)好了舞蹈,整個人會更有自信,這種自信會幫助你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更有底氣,未來會在某一次的活動中因為這項技能獲得上司的另眼相看,那么就可能會堅持下來。
當(dāng)回報不清晰明朗時,大部分人的動力就不夠了,從而表現(xiàn)出懶的特性,而有些人,有遠見,認知能力強,能夠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回報,所以他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努力。
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原有的認知,然后以切實可行的方法堅持下去。
一個人的認知程度,多半是基于他的見識、閱歷。所以,在工作之余要多學(xué)習(xí),通過各個渠道了解行業(yè)內(nèi)外的消息,跟上時代的變化;遇事心要靜,不能浮躁,人在冷靜的時候,考慮問題才能不被情緒所左右,才能更清晰明了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多看書,且不拘于類別,最好是各個方面的都看一些,這樣思維會更廣闊,對很多東西更能融會貫通。
當(dāng)完成一個任務(wù)所需的時間很長、難度很大的時候,可能很多人做著做著就放棄了。這個時候,就要學(xué)會對任務(wù)進行分解,將大任務(wù)不斷地細分為每個小任務(wù)。
這樣,當(dāng)我們獲得階段性的小成就時,就會獲得滿足感,從而給自己提供繼續(xù)努力的動力,困難的任務(wù)也在這樣一點一點的小小的滿足感中完成了。
后果是客觀存在的,但對它的判斷卻是主觀的,由你的大腦和思維控制。所以當(dāng)你想要偷懶時,不妨對偷懶的后果進行適當(dāng)?shù)募庸ぁ?h4>4.給自己唯一性的階段性獎勵
小時候你一定有過下面這樣的經(jīng)歷,或者你正在這樣教育你的小孩:
做完今天的功課,允許你玩一個小時的游戲;
把這首曲子練熟,獎勵你一個你想要很久的禮物;
期末考試達到前幾名,暑假帶你去哪里玩;
……
這種方法很常見,也頗有成效,很多小朋友都吃這一套。
其實,這樣的方法用在平時的工作任務(wù)中一樣很有用。一個任務(wù)經(jīng)過分解之后,完成任務(wù),你才可以獲得一個你之前一直很想要的東西,這樣,你就能獲取一輪的動力去完成接下來的事情。
別再為自己的拖延、放縱找借口。
成功與否,能不能做到自律,很大一部分源自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多讀書,多學(xué)習(xí),多經(jīng)歷,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明白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并用正確的方法去完成計劃。
相信你也可以成為一個自律的人,然后昂起頭顱,度過很滿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