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睿淳,何援利,蔡慧華,曾麗穎,宋開靜,孫靜
絕經是婦女生命進程中的自然事件,其本質是卵巢功能衰竭,導致體內雌激素波動和下降,部分婦女可能出現月經紊亂、血管舒縮功能障礙、泌尿生殖道萎縮等癥狀。雌激素缺乏遠期更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等發(fā)病風險。2012版的絕經期管理指南[1]中指出,絕經相關的激素補充治療正是針對這些健康問題采取的有效醫(yī)療措施。
另一方面,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目前我國50歲以上女性人口達1.7億,女性平均預期壽命77.4歲,平均絕經年齡約48.4歲[2]??梢娕詫⒔?/3的生命是在絕經后度過,雌激素長期缺乏所帶來的老年慢性疾病將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壓力,該人群的健康將直接影響整個社會的健康水平和醫(yī)療支出。因此,對這部分中老年婦女進行科學宣教和綜合管理將有重要意義。但目前我國廣大婦女對絕經相關知識的認知幾乎空白。國外一項針對亞洲婦女的調查指出,53%的中國大陸婦女從未了解任何形式的絕經癥狀治療,遠遠低于臺灣90%及泰國95%的知曉率[3]。本研究在臨床醫(yī)護隊伍中展開問卷調查,以了解醫(yī)護人員對絕經及絕經激素治療(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的認知狀況。
1.1 調查對象 調查研究對象為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醫(yī)護人員。調查進行時間為2016年11月-2017年2月。
1.2 調查方法 統(tǒng)一問卷,按自愿原則面對面填寫問卷。問卷由調查對象自行填寫。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科室、職稱等)、對絕經相關癥狀的了解(包括潮熱盜汗、感覺異常、睡眠障礙、煩躁抑郁、骨關節(jié)痛、性欲下降、尿路感染尿失禁、頭暈心悸、以上均不了解)、對MHT的了解及態(tài)度、對MHT的顧忌等。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調查對象的主要特征 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250份,回收1179份,其中36份因部分信息填寫不全視為無效,剩余1143份納入統(tǒng)計分析。應答率為91.4%。1143名研究對象中醫(yī)生698人,占61.1%,護士445人,占38.9%;內科311人,占27.2%,外科293人,占25.6%,婦產科98人,占8.6%,其他臨床???27人,占28.6%,輔助科室114人,占10.0%(表1)。
2.2 對絕經及MHT相關知識了解情況的調查結果
2.2.1 絕經癥狀的了解情況 醫(yī)護人員知曉率最高的前5位癥狀依次是煩躁抑郁(90.6%)、睡眠障礙(81.5%)、潮熱盜汗(69.4%)、頭暈心悸(59.3%)、感覺異常(50.3%)。另有3.8%(44/1143)表示完全不知道絕經相關癥狀,其中護士占43.2%(19/44),醫(yī)生占56.8%(25/44),其中初級職稱31.8%(14/44),中級職稱13.6%(6/44),高級職稱11.4%(5/44)。
2.2.2 對有癥狀患者建議就診的科室 86.7%選擇建議至婦科就診,其次分別是內分泌科(18.9%)、中醫(yī)科(16.4%)、神經內科(10.4%)、骨科(3.1%)、心血管內科(2.7%)。
表1 研究對象的主要特征Tab.1 Main features of the subjects
2.2.3 MHT的了解途徑 依次為書籍、期刊、報紙(29.0%)、講座培訓(16.4%)、院內咨詢(15.2%)、同事親友(15.1%)。婦產科醫(yī)護人員更傾向于從講座培訓了解MHT,內科、外科、其他臨床專科、輔助科室則主要為書籍、期刊、報紙。
2.2.4 對MHT的了解程度 表示對MHT知識“非常了解”的占4.1%(47/1143),“一般了解”的占38.0%(434/1143),“聽說過”的占40.3%(461/1143),“沒聽說過”的占17.6%(201/1143)。婦產科醫(yī)護中表示“非常了解”的占20.4%(20/98),而內科、外科、其他臨床???、輔助科室則分別為3.9%、2.1%、2.1%、1.8%。表示“沒聽說過”的201人中內科占29.4%,外科占24.4%,其他臨床??普?4.8%,輔助科室占11.4%,婦產科占0%。男性醫(yī)護人員中表示“非常了解”的占5.8%(22/380),“一般了解”的占44.5%(169/380),“沒聽說過”的占40.8%(155/380),“沒聽說過”的占8.9%(34/380),而女性醫(yī)護人員則分別為3.3%、34.7%、40.1%、21.9%。不同性別、不同職業(yè)、不同醫(yī)師職稱、不同科室分類之間對MHT了解程度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34.419、149.896、37.558、113.963,P<0.05)。
2.2.5 對有癥狀患者進行MHT的態(tài)度 認為“有必要”的占62.0%(709/1143),認為“無所謂”的占24.4%(279/1143),認為“沒必要”的占13.6%(156/1143)。男性醫(yī)護人員中認為“有必要”的占61.8%,女性醫(yī)護人員中認為“有必要”的則占62.1%。不同性別、醫(yī)護之間對MHT態(tài)度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0.043、2.738,P>0.05)。而不同醫(yī)師職稱及不同科室分組之間對MHT態(tài)度差異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11.330、34.703,P<0.05)。
2.2.6 對MHT作用的知曉情況 認為MHT可以“改善圍絕經期癥狀”的占73.1%(836/1143),認為MHT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的占54.5%(623/1143),認為MHT可以“預防及治療泌尿生殖道萎縮”的占38.8%(443/1143),認為MHT可以“早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占32.7%(374/1143),認為MHT可以“降低老年癡呆風險”的占19.7%(225/1143),“以上均不了解”的占22.6%(258/1143)。在“以上均不了解”的258人中,婦產科占1.2%,內科占24.8%,外科占28.3%,其他臨床專科占34.9%,輔助科室占10.9%;從醫(yī)護及職稱看,護士占56.2%,初級職稱占25.6%,中級職稱占8.9%,高級職稱占9.3%。從性別看,男性醫(yī)護人員占27.9%,女性醫(yī)護人員占72.1%。
2.2.7 對MHT作用的使用顧忌 認為“無顧忌”的占3.2%(37/1143),“擔心副作用”的占57.0%(651/1143),“不了解相關知識”的占33.5%(383/1143),“絕經是自然過程沒必要干預”的占21.3%(243/1143),“有其他顧忌”的占4.1%(47/1143)。
MHT歷經幾十年發(fā)展,近年來全球多個指南均認可MHT在緩解血管舒縮癥狀、骨骼保護、窗口期內應用降低冠心病發(fā)病率等方面的作用[4-5]。但目前我國婦女對于絕經存在嚴重的認識不足,對激素的認識存在誤區(qū)而抱有恐懼心理,因此我國MHT的使用率僅約2%,遠遠低于其他亞洲國家[3]。醫(yī)護人員對絕經及MHT的認識和態(tài)度直接影響普通婦女的使用率,了解醫(yī)護的認知狀況,進一步加深醫(yī)護對MHT的了解,有助于廣大婦女從MHT中獲益。
本資料通過對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1143名醫(yī)護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討論如下:①本院醫(yī)護人員對絕經相關癥狀基本了解,煩躁抑郁、睡眠障礙、潮熱盜汗是知曉率最高的絕經相關癥狀。但仍有3.8%表示完全不知道絕經相關癥狀,其中護士及低年資醫(yī)生占大部分。追究其中原因可能是這部分醫(yī)護年紀尚輕,日常工作及生活對這方面的知識需求少,提示應加強對這部分醫(yī)護的宣教力度。②在MHT的了解途徑方面,婦產科醫(yī)護人員傾向于從講座培訓和書籍、期刊、報紙了解MHT,其他臨床科室和輔助科室醫(yī)務人員則主要從書籍、期刊、報紙中了解,體現了目前大部分醫(yī)務人員對MHT的了解現況。婦產科內的專業(yè)學習及國內的學術交流、繼續(xù)教育學習較多,對于MHT的前沿進展了解也很多,而其他臨床科室和輔助科室醫(yī)務人員對MHT的認識還多數停留在既往理論授課對MHT的簡要介紹,以及2002年的WHI研究[6]帶來的影響,而對后續(xù)MHT的發(fā)展了解甚少。因此,定期對各科室醫(yī)務人員進行專題講座很有必要,可加深醫(yī)務人員對MHT的全面了解,改變以往對MHT的片面認識。③我院醫(yī)護人員對MHT總體了解度(包括非常了解和一般了解)為42.1%(481/1143),高于2016年北京平谷區(qū)醫(yī)院醫(yī)護人員12.3%的MHT了解率[7],2011年邵紅芳等[8]調查的上海地區(qū)醫(yī)務人員16.10%的MHT了解率以及2017年浙江桐鄉(xiāng)市醫(yī)護人員12.3%的了解率[9],但低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的90.6%的知曉率[10]。這可能與我院婦產科教授多次在全院組織圍絕經期相關科普講座有關系,但總體而言知曉率仍不算高,這從側面反映出,除婦科、內分泌??频尼t(yī)生外,其他科室醫(yī)生對絕經的關注和認識缺失。在本科階段醫(yī)學基礎教育后,大多數醫(yī)生進入后續(xù)的亞??茖W習階段,分科細化導致對其他專業(yè)知識的忽略,某些專業(yè)的主要患者群體并非為中老年婦女,自然對這部分群體的訴求和需要缺乏關注。④在MHT的使用態(tài)度上,62.0%醫(yī)護認為有必要對有癥狀的絕經婦女進行MHT,這一比例高于上海地區(qū)的35.81%[8]及浙江地區(qū)的52.8%[9]。但低于國外的研究結果,2012年德國婦科醫(yī)生的調查顯示97%的受訪者表示愿意使用MHT或者對配偶使用MHT[11]。歐洲斯堪的那維亞的女性更年期婦科醫(yī)生MHT使用率為71%~74%,而男婦科醫(yī)生的配偶中68%~72%是MHT使用者[12]。對意大利的醫(yī)生,包括婦科醫(yī)生、全科醫(yī)生和腫瘤科醫(yī)生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37%女醫(yī)生和39%的男醫(yī)生配偶曾經在絕經后使用MHT,正在使用的分別是64%和58%[13]。另外本調查顯示不同醫(yī)師職稱及不同科室分組之間使用態(tài)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婦產科與其余科室分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內科、外科、其他臨床??萍拜o助科室之間差異則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種差異是可以理解的,不同級別、不同科室醫(yī)護人員在臨床工作中接觸患者病情不同,因而對待絕經帶來的癥狀和危害感受不一,對MHT前沿動態(tài)了解不一,態(tài)度產生差異不足為奇。因此由婦產科人員牽頭,定期向不同科室醫(yī)護介紹絕經機制以及MHT研究方面的進展是有必要的。提高醫(yī)護的相關知識認知才有助于更廣泛地對一般婦女進行宣教,使得更多有需要的患者合理應用MHT。⑤在MHT作用的了解方面,我院醫(yī)護對MHT可緩解絕經相關癥狀、預防及治療骨質疏松較為了解,而對預防及治療泌尿生殖道萎縮僅個別科室如泌尿外科、內分泌科了解較多,對降低心血管疾病及老年癡呆風險則表示懷疑態(tài)度。⑥擔心生殖系統(tǒng)癌癥和乳腺癌等副作用是我院醫(yī)護人員對MHT使用的最大顧忌,占57.0%,與前述邵紅芳等[7]的研究相似(52.41%),Wang等[14]在2013年對中國15個省市婦產科醫(yī)護人員的研究中也發(fā)現69.4%的醫(yī)護擔心MHT會增加乳腺癌風險,52.9%醫(yī)護擔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另外由于33.5%醫(yī)護人員表示不了解相關知識因而對MHT的推薦和自身使用產生顧忌,21.3%的醫(yī)護則認為絕經是生命自然進程,干預反而違反自然規(guī)律導致疾病發(fā)生。
綜上所述,我院醫(yī)護人員的絕經及MHT基本認識,但對MHT的支持率仍有待進一步提高,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低估絕經帶給婦女的各種不適和危害,二是對MHT的最新動態(tài)了解不多,很多醫(yī)護的觀念仍受2002年WHI研究[6]結果影響而對MHT的風險過分夸大。另一需要提示的是本研究僅涉及我院醫(yī)護人員,由于樣本的局限性,故易而可能出現片面、偏倚的調查結果。后續(xù)仍須再擴大調查范圍以及增加樣本量,以增加調查結果的科學性及可信度。
【參考文獻】
[1]Menopause Group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Guide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enopause management and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2012)[J]. Chin J Obstet Gynecol, 2013, 48(10): 795-799. [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絕經學組, 絕經期管理與激素補充治療臨床應用指南(2012版)[J].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3,48(10): 795-799.]
[2]Xu L, Zhao H, Ge QS. Epidemiology of perimenopause[J]. J Reprod Med, 1993, 2(1): 23-27. [徐苓, 趙珩, 葛秦生. 圍絕經期的流行病學調查[J]. 生殖醫(yī)學雜志, 1993, 2(1): 23-27.]
[3]Huang KE, Xu L, I NN,et al. The Asian Menopause Survey:knowledge, perceptions, hormone treatment and sexual function[J]. Maturitas, 2010, 65(3): 276-283.
[4]de Villiers TJ, Gass ML, Haines CJ,et al. Glob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J]. Maturitas, 2013,74(4): 391-392.
[5]de Villiers TJ, Pines A, Panay N,et al. Updated 2013 International Menopause Society recommendations on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 for midlife health[J]. Climacteric, 2013, 16(3): 316-337.
[6]Rossouw JE, Anderson GL, Prentice RL,et al. Risks and benefits of estrogen plus progestin in healthy postmenopausal women:principal results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AMA, 2002, 288(3): 321-333.
[7]Gao FX, Zhang XY, Chen F. Perimenopausal situation and cognitive investigation of medical staf f s in Pinggu District Hospital of Beijing[J]. J Reprod Med, 2016, 25(5): 458-462. [高鳳霞, 張曉穎, 陳飛. 北京市平谷區(qū)醫(yī)院醫(yī)護人員圍絕經期相關情況及認知調查[J]. 生殖醫(yī)學雜志, 2016, 25(5): 458-462.
[8]Shao HF, Sun DM, Liu J,et al. Investigation of awareness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in medical care personnel in Shanghai[J]. J Reprod Med, 2014, 23(9): 703-708. [邵紅芳, 孫東梅, 劉杰, 等. 上海絕經女性生殖健康狀況調查[J]. 生殖醫(yī)學雜志, 2014, 23(9): 703-708.]
[9]Zhou JH, Zhu LH, Ma YJ,et al. Investigation on awareness of perimenopausal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J]. Chin J Reprod Contracep, 2017, 37(6): 480-484. [周堅紅, 朱連紅, 馬麟娟, 等. 對圍絕經期婦女激素補充治療的認知度調查[J].中華生殖與避孕雜志, 2017, 37(6): 480-484.]
[10]Shang MY. Investigation of th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staff menopause status and 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 attitude[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2014. [尚夢遠.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員工絕經過渡期狀態(tài)和絕經激素治療使用調查[D].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2014.]
[11]Buhling KJ, von Studnitz FS, Jantke A,et al. Use of hormone therapy by female gynecologists and female partners of male gynecologists in Germany 8 years after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study[J]. Menopause, 2012, 19(10): 1088-1091.
[12]Pedersen AT, Iversen OE, L?kkegaard E,et al. Impact of recent studies on attitudes and use of hormone therapy among Scandinavian gynaecologists[J].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7, 86(12): 1490-1495.
[13]Biglia N, Ujcic E, Kubatzki F,et al. Personal use of hormone therapy by postmenopausal women doctors and male doctors'wives in Italy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WHI trial[J]. Maturitas,2006, 54(2): 181-192.
[14]Wang Y, Yang X, Li X,et al. Knowledge and personal use of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among Chinese obstetriciangynecologists: results of a survey[J]. Menopause, 2014, 21(11):1190-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