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武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我要有尊嚴地離開。爸爸和媽媽,你們要堅強地、微笑著生活,不要為我難過?!?/p>
“我走之后,頭部可留給醫(yī)學做研究。希望醫(y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癥’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請遵循我的意愿: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剩余肉體,火化后請將骨灰撒進長江。不要修墳頭、占用土地,不要給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負擔;不要舉辦任何治喪儀式,更不要收取親朋好友、任何人的慰問金。請讓我靜悄悄地離開,不留任何痕跡,就如我從來沒來過?!?/p>
這是在花兒般年紀的北京大學歷史系女博士婁滔離世前留給世人的一段話。
在北京奧運會期間,一位名叫婁滔的女孩因其出色的英語成績成為媒體新聞中心的志愿者,義務為全世界的運動員做翻譯,獲得好評。2012年,這位優(yōu)秀的女孩被保送至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世界上古史專業(yè)。在她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以世界史第一名的成績榮獲一等獎學金,并在核心期刊上發(fā)表過譯作。
2015年4月,婁滔以筆試第一名、面試第一名的成績,從北京師范大學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古埃及史專業(yè)博士學位。同年暑假期間,婁滔突然發(fā)覺渾身無力,甚至上樓梯都沒有力氣,婁滔的母親當時還笑女兒“嬌氣”。幾個月后,她的身體就出現(xiàn)了非常明顯的病癥,左腳不能踮起腳尖。經過北京大學校醫(yī)院、北京第二炮兵總醫(y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骨科檢查和治療,病情依然沒有好轉,在此期間,她的右手也開始出現(xiàn)前舉、側舉困難。
2016年初,婁滔被查出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患病后負責肌肉運動的神經細胞大量死亡,死亡的神經細胞讓人逐漸失去對身體的控制能力,故又稱運動神經元病,另一個常見名稱是:漸凍 癥。
婁滔的病情在短時間內惡化得非常迅速,2016年10月她連吃飯、張嘴的力氣都沒有了?;疾『蟮膴涮?,就以口述的形式留下了前文。
2017年4月,婁滔吃力地、一字一頓地向父母提出捐獻遺體的想法,這如當頭棒喝的意愿讓婁滔的父母感到痛徹心扉。濃濃的不舍之情凌駕一切,婁滔的父母絲毫沒有退讓,堅決不同意女兒的想法?!熬鸵粋€女兒,哪里舍得?!眾涮系膵寢尰貞浾f??墒菦]有想到,在父母離開病房后,婁滔就叫來了護士,讓護士根據(jù)自己的口述寫下了遺囑。
這個倔強的女孩甚至以“絕食”“不答應就不準父親離開”等方式,無比強烈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愿。2017年10月8日,經親屬們一起商量后,艱難地同意了她的請求,并通過湖北省咸豐縣紅十字會聯(lián)系捐獻器官事宜。一日后的清晨7點,婁滔自愿停止治療,被湖北省紅十字會接往武漢進行人體器官捐贈登記。當天,婁滔的母親苦澀地替女兒在人體器官捐贈登記表上簽下名字。
婁滔患病兩年來,一度選擇了堅強和病魔抗爭。后來隨著病情的反復波動,婁滔的情緒越來越不穩(wěn)定,她曾多次表達了不愿意拖累家人、想早日解脫的意愿?!拔覀儾辉敢饪粗畠夯钍茏铮诮涍^商量后同意滿足她的愿望。”婁滔父親回憶說。回到家鄉(xiāng)后,脫離了呼吸機“桎梏”的婁滔于2018年1月5日凌晨離開人世。
婁滔生前時常提及《論語》里的一句話:“未知生,焉知死。”她則認為“未知死,焉知生”。她總說:“死亡并不可怕,了解死亡、敬畏死亡,才能讓每一個人找到活下去的意義和方向?!?/p>
婁滔的故事讓無數(shù)人淚水盈眶,報紙、電視臺等媒體紛紛進行過報道,這個了不起的咸豐女孩以善良、堅強、奉獻感動了無數(shù)人。遺憾的是,因其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其捐贈器官的遺愿未能達成。婁滔的父親曾表示,婁滔的病情惡化后,伴隨著身體感染,從醫(yī)學角度來說,婁滔生前捐贈器官的愿望無法達成。盡管女兒遺愿無法達成,但作為父母在將來某一天,一定會代她完成,無償捐出遺體和器官,在生命的最后關頭,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 人。
“我們會遵循女兒的遺愿,將遺體火化,把骨灰撒進長江及她從小成長的大山里,不留墳頭,不占用土地,也不舉行任何悼念儀式,不收取任何親朋好友的慰問金,一切靜悄悄的,就如同她從沒來過這個世界……”婁滔父親表示。因為是女兒的遺愿,盡管痛徹心扉卻唯有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
前不久,同樣患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在英國劍橋的家中平靜離世了,享年76歲。衡量一個人生命的意義,不在于生命的長度,而在于一個人生命的厚度。是的,每個人都無法選擇生命的長度,但有能力選擇其生命的意義。婁滔在病魔面前,仍然能保持善良、高尚的內心,讓生命的意義得到升華。斯蒂芬·霍金雖然21歲就處于一種“讓完美的大腦困在了不完美的身體里”的狀態(tài),但他依然堅持仰望星空,成為現(xiàn)代宇宙學最閃亮的一顆星。
一路走好,愿天堂里沒有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