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中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馬海英
馬海英,上海中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大空間建筑以其分隔可變的優(yōu)點,受到追捧。購房者可根據(jù)家庭人口變化和需求,通過對室內進行重新分隔和劃分,重新組合臥室和客廳布局,不用換房即可滿足需求。比如在初期,年輕人要度過甜蜜的二人世界,閑暇之余和朋友聚會,需有一個較大的客廳和1個留宿的客房,此時主臥、客臥、大客廳和書房的布局比較合理;等有了孩子,就要求有主臥、兒童房、保姆房、書房和功能簡單的客廳了;到孩子長大成家出去住了,自己的父母需要共同生活予以照顧時,兒童房和書房可合并成一個老人套房,保留一個小客廳,在客廳旁邊劃出一個書房。這樣一套房子可滿足一個小家庭從組建、成長到晚年的不同需求(見圖1)。當然,還有更多好的組合,而大空間建筑的可變性,正好迎合了這種需求的變化。
圖1 空間變化
中國住宅夢公園樣板間項目將承重墻體布置在周邊外墻和分戶墻處,針對不同的生活需求,體現(xiàn)了大空間布局靈活多變,輕松應對家庭不同階段和個性的需求。套型可根據(jù)不同的要求進行調整,實現(xiàn)兩房、三房、四房等不同分隔的需求。圖2為青浦重固鎮(zhèn)普通商品房平面示意。
圖2 青浦重固鎮(zhèn)普通商品房平面(承重墻外置)
圖3 管井外置
圖4 不降板
圖5 整體降板
圖6 局部降板管道布置
圖7 局部降板暗梁
住宅的設備管井連通上下層,且位置固定,某一層的裝修和改造不允許對管井進行變動,因此將設備管井置于建筑外部,更有利于大空間建筑分隔的靈活性。同時,設備管井外置還可節(jié)約套內空間,減少噪聲,潔具布置更加靈活,也便于二次裝修改造,而管井外置設計時需要結合建筑專業(yè),對建筑立面進行統(tǒng)一協(xié)調處理(見圖3)。
1)不降板 所謂不降板是樓板結構面標高按照常規(guī)建筑要求降低80~100mm。這種方式是本層的排水管穿過樓板,排水橫管在下層住戶衛(wèi)生間的上空,如圖4所示。這種情況下,衛(wèi)生潔具的安裝位置比較固定,在今后裝修改造時,衛(wèi)生潔具的變動比較困難。
2)整體降板 是將整個結構樓板面標高降低150~180mm,衛(wèi)生間采用多通道特殊地漏及多通道接頭,馬桶采用墻排水馬桶,馬桶后面采用封閉墻(夾層),如圖5所示。這種方式可兼顧鋪設地暖所需的空間,但需采用特殊的馬桶、地漏及排水管道接頭,限制了設備采購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3)局部降板 一般僅在衛(wèi)生間區(qū)域結構樓板降低300~350mm,立管穿樓板,水平管在降板區(qū)域的樓板上面鋪設,這是同層排水比較常用的方式(見圖6~8)。優(yōu)點是潔具有較多的選擇性,維修和改造不受任何影響,但降板周邊有暗梁,板底可見局部凸起。
圖8 局部降板結構節(jié)點
圖9 國內首次大跨度疊合板足尺試驗(跨度7200mm×7800mm,板厚160mm)
圖10 加載情況
圖11 測點布置示意
圖12 裂縫開展情況
大板結構優(yōu)點較多,但大板結構使用的舒適度、樓板撓度、裂縫及安全性能否滿足要求呢?針對常州帝景36號樓項目進行了大板足尺試驗,跨度為7200mm×7800mm,目的是通過試驗,驗證設計理論分析結果,并對結構采用裝配式大跨度板的受力性能進行系統(tǒng)研究和評估,對結構正常使用時的舒適性、安全性進行系統(tǒng)評估。試驗如圖9~11所示,通過加載和卸載準永久值、標準值、設計值的荷載,對板撓度變形進行實測,測試結果與理論計算吻合較好。在不同荷載狀態(tài)下,對舒適度進行測試,樓板自振頻率均大于規(guī)范規(guī)定的5Hz,其中最不利的是在加載標準值情況下,自振頻率為7.324Hz,即不會產生共振。在試驗中發(fā)現(xiàn),在大板周邊的小墻肢和大跨梁出現(xiàn)了一些裂縫,位置如圖12所示。針對這些裂縫,對設計進行修改,并通過以下措施的實施,在實際工程中沒有出現(xiàn)裂縫。
1)加大短肢墻截面尺寸,并加大梁搭接方向的配筋。
2)加大梁高,并加大梁箍筋和縱向配筋。
3)加大板頂附加配筋:Ф8@150雙向拉通,支座處設附加鋼筋并適當放大。
4)在影響范圍內布置附加鋼筋,每個方向每邊至少3根Ф10鋼筋。
大空間建筑具有空間分割比較靈活的優(yōu)越性。管井外置可進一步擴大空間的范圍。衛(wèi)生間降板處理使改造更加靈活。采用大板結構是大空間建筑的最基本形式。通過對足尺大板在不同荷載下的撓度、舒適度、裂縫的試驗測試,證明了裝配式建筑采用大板結構可實現(xiàn)大空間建筑的建造。
參考文獻:
[1]李昕,馬海英.上海中森建筑工業(yè)化實踐[J].城市住宅,2015(10):95-100.
[2]尹之潛,朱玉蓮,楊淑文,等.高層裝配式大板結構模擬地震試驗[J].土木工程學報,1996(3):57-64.
[3]李昕.百年住宅體系實踐與探討——以中國住宅夢公園為例[J].城市住宅,2016(10):9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