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鰲
(山西長治王莊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在傳統(tǒng)滾筒焊接工藝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嚴重的缺陷問題,不能保證工藝技術的應用效果。通常情況下,皮帶機滾筒銅皮為Q235材料,接縫的坡口在4 mm左右,適合使用埋弧焊絲方式進行填充。
(1)傳統(tǒng)焊接工作中,主要從坡口的正面位置開展焊縫的焊接工作,使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接方式,將焊接機械設備的電流調整到180 A左右,將電壓調整到27 V左右。
(2)在實際熱焊的過程中,在焊接之前清理與打磨模具的殘渣,并在合理清理之后,使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接方式進行焊接,將電流調整到220 A左右,將電壓調整到36 V左右。
(3)企業(yè)在制造工作中,需在坡口背面位置合理進行打底焊接工作,在焊接工作之前,先使用碳弧氣刨方式開展焊肉的清理工作,并對刨槽與滲碳層嚴格管理,再打磨。打磨干凈之后,合理使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接方式,將焊接的電流調整到200 A左右,將電壓調整到30 V左右。
(4)在第一次填充焊接工作之前,需合理開展焊肉的打磨工作,清理其中的焊渣,并在清理干凈之后,使用埋弧焊接方式進行處理,將電流調整到500 A左右,將電壓調整到30 V左右,將焊接速度控制在141 mm/min左右。
(5)在焊接工作中,需開展第二次的填充焊接工作,合理使用埋弧焊接方式,將焊機電流調整到580 A左右,將電壓控制在38 V左右,焊接速度控制在111 mm/min左右。
(1)在使用二氧化碳保護焊接方式的過程中,需要進行3次的打底處理才能實現(xiàn)焊接工作,二氧化碳氣體具備熱物理性能的特點,在使用常規(guī)電源期間,不能確保形成焊絲端頭的融化處理,且無法實現(xiàn)軸向自由度的過渡,通常情況下,要使用短路處理方式進行焊接,很容易發(fā)生爆斷問題。
(2)在手工操作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定局限性問題,在長時間高強度手工焊接期間,很容易出現(xiàn)焊接方面的質量問題,不能確保整體工作的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且在實際工作中,焊接質量較低,無法針對工期與制造環(huán)節(jié)嚴格管理,嚴重影響整體工作效果。
使用埋弧自動焊技術的過程中,嚴格控制焊絲的伸長度,將其控制在導電嘴末端結構到電弧段結構,與手工焊接方式相比,焊條長度很短,在49 mm左右,且在加工制造工作中,在提升電流的情況下,規(guī)避焊條藥皮發(fā)紅問題,承受比手工焊接電流大10倍左右的電流,因此,能夠增加焊接深度,提高模具生產(chǎn)效率與質量,確保滾筒加工工作符合規(guī)定。且在焊接工作中,針對21 mm左右的焊接位置進行嚴格控制,不會出現(xiàn)坡口問題,也沒有間隙現(xiàn)象,減少填充材料的使用數(shù)量,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另外,在反復實驗與分析的過程中,針對二氧化碳保護焊接方式進行合理改進,實現(xiàn)直接埋弧焊處理。通常情況下,埋弧焊實際運行的電流很大,可能會出現(xiàn)擊穿底層等問題,不能保證制造工作與焊接工作效果,導致機械設備的運行效果降低。因此,利用首層埋弧焊提升方式,加快實際的焊接制造進度,保證焊接縫的質量,滿足當前的加工制造要求。同時,在埋弧焊實際應用期間,利用電弧在焊劑層燃燒的過程中進行焊接,不會出現(xiàn)弧光與煙塵的現(xiàn)象,確保焊接工作符合要求。
圖1為改進后的焊接工藝方式。將焊接坡度控制在60°左右,對于①部分而言,主要是底部焊接位置,可實現(xiàn)②部分的帶動處理,③與④部分之間相互聯(lián)系,對于⑤部分結構而言,可以在以下部分的支持下實現(xiàn)合理的焊接工藝方式,且①部分與下部分焊接部位之間的橫向、縱向距離為2.0 mm。
圖1 改進后的焊接技術示意(單位:mm)
焊接技術改進后,應明確具體的技術流程,并將焊接質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實現(xiàn)科學的焊接管理,促進各方面工作的良好實施。
(1)在第一道焊縫實際焊接時,于滾筒橫縫的反面進行焊接,使用二氧化碳保護氣體創(chuàng)新焊接技術形式,機械設備的電流調整為181 A左右,電壓調整為28 V左右。
(2)在第二道填充焊縫實際處理過程中,進行滾筒橫縫正面焊接,篩選最佳的埋弧焊技術方式,機械設備焊接電流調整為410A左右,速度控制在26 V 左右,機械設備運行速度控制在172 mm/min左右。
(3)在第三道填充焊縫處理期間,利用埋弧焊技術進行滾筒橫縫正面焊接處理,將機械設備的電流控制在510 A左右,電壓調整為36 V左右,實際運行速度控制在140 mm/min左右。
(4)在第四道焊縫處理期間,利用滾筒橫縫的正面焊接方式,合理開展埋弧焊接技術,機械設備的電流調整為610 A左右,電壓調整為39 V左右,速度控制在119 mm/min左右。
(5)在實際加工的過程中,合理開展?jié)L筒橫縫焊接,適應完善的技術方式,優(yōu)化埋弧焊接技術的應用模式。在此期間,需將機械設備電流調整為640 A 左右,將電壓調整為42 V左右,運行速度控制在107 mm/min左右[1]。
與傳統(tǒng)焊接技術相比較,改進后的焊接技術能夠提升31%左右加工質量,同時,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在實際焊接管理工作中,將一次探傷的合格率控制在98%左右,全面提升焊接工藝技術的應用水平。且工藝技術改進后,彌補傳統(tǒng)技術方式的缺陷,實現(xiàn)批量應用,提升總體生產(chǎn)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并保證產(chǎn)品的加工質量,延長模具的壽命,在減少返修的情況下,提高整體結構的制造經(jīng)濟效益,滿足當前的發(fā)展需求。在皮帶機滾筒焊接工作中,應合理使用先進的滾筒焊接技術,制定完善的關聯(lián)方案,確保焊接縫的質量符合工作要求,完善工藝技術體系,為其后續(xù)發(fā)展與進步奠定堅實基礎。
[1] 申 磊,薛軍芳,王鑫濤.淺析皮帶機滾筒焊接工藝[J].中國機械,2015(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