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秦湘,陳國姿,陳思諾,曾歡,劉旭生,朱麗芳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深圳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172;2.廣東省中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120
慢性尿酸性腎病(Chronic uric acid nephropathy,CUAN)是指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引起高尿酸血癥,尿酸鹽沉積于腎臟引起的腎損害[1]。目前,尿酸性腎病治療以促進尿酸排泄、抑制尿酸合成為主,但缺乏特異性療法[2],尋找治療尿酸性腎病(UAN)的有效方法越來越受到關注。腎康顆粒是由葉任高教授的腎衰方化裁而來,前期實驗研究表明,腎康顆粒應用于UAN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在UAN患者行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腎康顆粒治療,觀察其對中醫(yī)證候療效,癥狀積分,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血、尿β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的影響,結果報道如下。
1.1 診斷標準 參考MurrayT等[3]擬定的尿酸性腎病的診斷標準:①原發(fā)性慢性高尿酸血癥和(或)痛風病史;②與腎功能不全程度不成比例的高尿酸血癥:若SCr≤132 μmoml/L,則 UA≥535 μmol/L;若 SCr為132~176 μmoml/L,則 UA≥595 μmol/L;晚期腎衰竭,則UA≥714 μmol/L;③慢性腎臟病病史;④除外各種高血壓、糖尿病等各種繼發(fā)性慢性腎臟病。根據eGFR分期屬于慢性腎臟病(CKD)2期和3期[腎小球濾過率(GFR)30~90 mL/(min·1.73 m2)]。
1.2 辨證標準 參照2008年中華中醫(yī)藥協(xié)會腎病分會制定的《尿酸性腎病的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試行方案)》[4]中關于尿酸性腎病中氣陰兩虛證的診斷標準。主癥:腰膝關節(jié)酸軟,面色無華,少氣乏力。次癥:口干咽燥,午后低熱,或手足心熱,筋脈拘急,屈伸不利,夜尿頻多,大便干結。舌質紅,舌體胖,脈弦細無力。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尿酸性腎病的診斷標準,符合慢性腎臟病的診斷標準,分期為CKD2~3期;②非透析治療患者;③符合中醫(yī)氣陰兩虛證的診斷標準;④年齡18~75歲;⑤同意參加本研究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年齡<18歲或>75歲者;②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③其他繼發(fā)性腎小球腎病包括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高血壓、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尿路梗阻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病或原發(fā)性腎臟??;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⑤精神障礙者;⑥合并嚴重肝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造血系統(tǒng)疾病、半年內腦卒中者;⑦合并各系統(tǒng)慢性腫瘤者;⑧已行腎臟替代治療者;⑨合并嚴重感染、酸中毒、電解質紊亂者;⑩對中藥過敏者。
1.5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為2015年1月—2017年10月深圳市龍崗區(qū)中醫(yī)院腎病科住院部及門診收治的慢性尿酸性腎病患者,共80例。隨機分為2組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5~73歲,平均(46.8±18.5)歲;病程1~8年,平均(3.26±1.17)年。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2~75歲,平均(47.4±15.6)歲;病程1~7年,平均(3.71±1.05)年。2組性別比、年齡、病程等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分組及盲法設計 由研究員操作計算機產生的隨機數字表編號入組。安慰劑和腎康顆粒均由本院藥劑科(江陰天江藥業(yè)有限公司)制作,2種顆粒劑在外觀、日期、顏色、性味、重量等均一致。CKD患者設盲,研究者不設盲。
2.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①飲食指導:低嘌呤飲食、低鹽飲食、禁酒;大量飲水,保持每天尿量2 000~3 000 mL;②堿化尿液:碳酸氫鈉片,每次0.5 g,每天3次;③抑制尿酸生成:非布司他,每次40 mg,每天1次;④其他: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痛風發(fā)作時給予秋水仙堿治療。
對照組在基礎治療的方案上給予安慰劑口服治療,每天2劑,溫開水沖服。
觀察組在基礎治療的方案上加用腎康顆??诜委煛DI康顆粒處方:黨參、黃芪、旱蓮草、茯苓、薏苡仁、白術、熟地黃、丹參、當歸、赤芍各10 g,牡丹皮、川芎各6 g,炙甘草3 g。每天2劑,溫開水沖服。
2組均治療3月為1療程。
3.1 觀察指標 ①中醫(yī)證候療效判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5]中的療效評價標準,分為臨床痊愈、顯效、有效、無效。②中醫(yī)癥狀積分:參照2008年中華中醫(yī)藥協(xié)會腎病分會制定的《尿酸性腎病的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試行方案)》[4]中尿酸性腎病中腎氣陰兩虛證中包括腰膝關節(jié)酸軟、面色無華、少氣乏力3個主癥和口干咽燥、午后低熱、或手足心熱、筋脈拘急、屈伸不利、夜尿頻多、大便干結7個次癥。癥狀的無、輕、中、重分別記為0、1、2、3分,每個患者癥狀積分為10個癥狀積分之和。③實驗室指標:SCr,BUN,UA,eGFR,血、尿β2-MG采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④安全性觀察指標:血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加隱血檢查、心電圖、肝功能、電解質、心血管事件。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4.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1 療效標準 臨床痊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70%≤證候積分減少<95%。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30%≤證候積分減少<70%。無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
4.2 2組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療效總有效率觀察組90.0%,對照組82.5%,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例
4.3 2組中醫(yī)癥狀積分情況比較 見表2。治療后,2組中醫(yī)癥狀積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中醫(yī)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2組中醫(yī)癥狀積分情況比較(x±s) 分
4.4 2組血清SCr、BUN、UA水平情況比較 見表3。治療前,2組血清SCr、BUN、UA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SCr、BUN、UA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低于對照組(P<0.05)。
4.5 2組血、尿β2-MG水平情況比較 見表4。治療前,2組血、尿β2-MG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血、尿β2-MG水平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2組血清SCr、BUN、UA水平情況比較(x±s)
表4 2組血、尿β2-MG水平情況比較(x±s) mg/L
4.6 2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大便異常2例,腹脹腹瀉1例;對照組發(fā)生大便異常1例,腹脹腹瀉2例,2組不良件事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慢性尿酸性腎病是長期尿酸鹽結晶沉積于腎引起腎損害的臨床綜合征。腎臟是調節(jié)機體鈣磷代謝、水電解質代謝和物質代謝的重要臟器,如果腎臟實質持續(xù)受損,就會發(fā)生腎功能減退,腎實質減少,導致機體的SCr、BUN等升高,并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綜合征[6]。尿酸鹽沉積于腎間質腎小管內,可引起腎間質、腎小管纖維化,腎萎縮,腎臟纖維化可壓迫腎血管引起腎小球硬化、腎小球纖維化,最終發(fā)展為終末期腎病[7]。
SCr、BUN水平與腎衰竭程度呈正比,SCr、BUN水平越高,提示慢性腎衰程度越嚴重,因此SCr、BUN是評價腎功能的重要指標。UA是評價高尿酸血癥程度的指標。β2-MG由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分泌,進入血液后經腎小球濾過,99.9%在腎小管重吸收后分解為氨基酸。因此,血清β2-MG含量極低,當其升高可反應腎小球率過濾降低,比Cr更準確,是評價腎損害的敏感指標。腎小管是β2-MG重吸收的唯一場所,故尿β2-MG是評價腎小管功能的特異性指標,可反應腎小管損害程度[8]。目前,糾正高尿酸血癥是減緩尿酸性腎病進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服用抑制尿酸合成或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為主,但是此類藥物具有肝腎損害、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停藥后易反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長期應用。有研究提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尿酸性腎病,不僅可以降低尿蛋白、SCr、BUN、UA,而且可以提高療效,減緩腎臟病的進展[9]。
慢性腎臟病屬中醫(yī)學水腫、淋證、痹證等范疇。中醫(yī)學認為,本病為本虛標實之病,根在腎虛,以腎氣陰兩虛為本,故治療上以益氣養(yǎng)陰、培本固腎為主。腎康顆粒來源于葉任高教授的腎衰方,由黨參、黃芪、旱蓮草、茯苓、薏苡仁、白術、熟地黃、丹參、牡丹皮、當歸、赤芍、川芎、炙甘草組成。方中參芪為君,黃芪補益腎氣,合四君子湯(參苓術草)補脾腎之氣,壯水之火以固腎氣;加入四物旨在滋養(yǎng)肝腎,川芎、丹參入血分而理氣,且令諸滋補藥補而不滯;旱蓮草滋陰益腎,薏苡仁健脾利水以促中州之運化,令上下氣機貫通。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yǎng)陰、培本固腎之效。對尿酸性腎病辨證屬氣陰兩虛證者臨床療效甚佳。本研究結果顯示,對尿酸性腎病患者使用腎康顆粒治療,治療后觀察組的中醫(yī)證候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醫(yī)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SCr、BUN、UA、血、尿β2-MG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腎康顆??梢蕴岣呗阅蛩嵝阅I病患者中醫(yī)證候療效,改善癥狀,改善腎功能,抑制疾病進展。
綜上所述,腎康顆粒能治療慢性尿酸性腎病,療效顯著,能降低尿酸,改善腎功能,延緩疾病的進展。
[參考文獻]
[1]Moe OW.Posing the question again:does chronic uric acid nephropathy exist?[J].J Am Soc Nephrol., 2010, 21(3):395-397.
[2]路建饒,顧波.高尿酸血癥和高尿酸性腎病的治療進展[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1,11(2):62-64.
[3]Murray T,Goldberg M.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etiologic factors[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75,82(4):453-459.
[4]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腎病分會.尿酸性腎病的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試行方案)[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8,42(1):23-25.
[5]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
[6]劉宏,唐羽裳,劉必成.從我國高尿酸血癥調查數據談高尿酸腎病的診治[J].藥品評價,2014,11(23):6-10.
[7]劉麗秋.高尿酸性腎病的發(fā)病機制[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1,11(2):53-55.
[8]Viberti GC,Keen H,Mackintosh AD.Beta 2-microglobulinaemia:a sensitive index of diminishing renal function in diabetics[J].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81,282:91-98.
[9]李俊,胡家才.大黃對尿酸性腎病大鼠腎臟CTGF和HGF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0,11(9):76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