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屏
我有嚴重的窗戶情結(jié),當初看房子時,排在首位的就是推窗能看見什么,后來買下的這套房子,不是什么好的學區(qū),也談不上生活方便,但是靠近公園,有一條小河蜿蜒而過,一下就喜歡,還特意選擇了看風景比較適合的位置六層,這個房子的朝向不是很理想,但我覺得風景比陽光更珍貴。
這么多年住下來,公園隨著市政設施改造變得越來越美,河道也拓寬了,而家里這扇窗戶看到的風景更寬闊了。
居住十年,我持續(xù)在為這扇窗和窗外的風景而努力,投入時間、金錢、精力,跟著各種新技術而改造。買完房裝修,重要的心力投在改造窗戶上,和物業(yè)公司反復溝通協(xié)商后,把原有的部分墻壁變成了落地窗。幾乎所有的裝修預算都用在改造窗戶上了,其他一切從簡,但是,推門而進,無限敞亮,分外滿足。
除了陽臺的大窗外,我還特意在與它垂直角度的墻上安裝了大面積鏡子,這樣,窗外的風景進到房間,成為家里一部分裝飾,—天到晚光影流轉(zhuǎn)。
現(xiàn)在,可以說是有個理想的窗景,一年四季,我都會邀請好朋友來家里欣賞窗景,春天窗外逶迤盛開的桃花、櫻花,秋天漸次變黃的銀杏、楓樹,冬天吃著火鍋看白雪皚皚。
一個家因為一扇窗而住成了風景,但這個過程有很多自努力。
擁有現(xiàn)在的寬闊窗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從住進這個房子起,就沒停止過投入,一個家里有很多的花費、添置和變化,但我都是首先想到窗戶。生日紀念品是一件看中很久的古董手工窗簾;春節(jié)到了選擇為窗下的塌塌米替換新的面料和墊子;年終獎用來更換新的材質(zhì)。
對窗戶,自身條件和認知的局限總是存在,比如一開始,我們只是做成簡單的推拉窗,覺得采光率大,占用空間少,還能帶紗窗,但保溫、隔音性、密封性都較差。后來流行平開窗,更漂亮實用,再后來覺得平開上懸門窗既可平開,又可從上部推開,通風、安全。我始終愿意接納新的變化。
一扇窗戶看似簡單,但也是隨著時代和科技不斷地在發(fā)展進步,窗框材質(zhì)的選擇、窗戶玻璃的用途、窗戶結(jié)構形式的變化,方方面面都在改變,但總是越更越好。
我家洗手間沒有窗戶,但我設置了—個風景框,請人畫了一幅靜謐遼遠的海景圖,在這幅畫作的上方安了白紗窗簾,下方有個擱架,擺上了海星、貝殼、沙粒。我買了個小音響,在海邊玩的時候錄了一些海浪的聲音,打開后放在冼手間,四處回響著浪花沖涮海浪、潮漲潮落的感覺。很多人在推開洗手間時都會驚嘆一下,以為真的能看到海景。
在家里其他很多地方,臥室、書房,都特別設置了這樣一面風景框。一個實木的畫框,一幅自己喜歡的戶外空間畫,湖泊、遠山、雪景,各種自然景觀。
冬天的時候,客廳里掛過一幅歐式壁爐油畫,熊熊燃燒的火焰,在這畫作下擺放一塊長絨地毯,幾本書、一杯茶,特另慍暖。
盡量不要去買各種仿制畫,有條件買些藝術作品,沒條件請個普通的畫家畫一幅也不會特別貴,畫廓、藝術學校隨處能找到。真實的畫作不管貴重還是廉價起碼擁有真實的筆觸、色彩、心思。這些畫作有個三四幅,可以隨季節(jié)變幻一下。
居住,除了戶外的風景,心里的風景也很重要,一個人如果對自然的渴望永不停息,再小的陋室也會充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