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杰 岳湘安 孔彬 鄒積瑞
1.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 2.石油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結合長慶低滲透油藏條件,選用超低界面張力強乳化能力和超低界面張力弱乳化能力的2種活性劑,開展巖心驅替實驗,研究表面活性劑乳化性能對低滲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影響。
表面活性劑:BA、TS,由實驗室復配。
實驗用油:長慶油田脫水原油,50 ℃條件下,黏度2.1 mPa·s。
實驗用水:長慶油田地層水,總礦化度81 910 mg/L,Ca2+、Mg2+礦化度13 258 mg/L;室內配制長慶模擬注入水,礦化度512.17 mg/L。
實驗巖心:實驗室人造模擬巖心,其中柱狀均質巖心尺寸Φ2.5 cm×30 cm,滲透率10×10-3μm2;非均質方巖心尺寸4.5 cm×4.5 cm×30 cm。其中,高滲層厚度1 cm,滲透率30×10-3μm2;低滲層厚度3.5 cm,滲透率3×10-3μm2。
實驗設備:TX-500C旋滴界面張力儀、調頻電機試管乳化器、油氣藏開發(fā)模擬系統(tǒng)等。
(1) 乳化能力對比。將原油和不同質量分數(shù)活性劑溶液按體積比3∶7加入刻度試管并密封,利用調頻電機試管乳化器在50 ℃條件下以相同頻率震蕩10 min后,將試管豎直放置在50 ℃恒溫箱內,每隔一段時間讀取試管底部析出的清液體積,計算析水率,其計算公式為:
首先,對違法行為嚴肅追究。嚴肅查處超劑量使用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強聯(lián)合執(zhí)法,畜牧行政部門應該與司法部門加強溝通聯(lián)系,強化案件處理力度,通過嚴肅處理違法行為,提高違法成本,震懾違法分子。同時,還應該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落實好畜產(chǎn)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職責,構建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3];其次,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設立投訴舉報電話,構建畜產(chǎn)品質量安全投訴舉報信息平臺,及時處理和反饋公眾投訴舉報。全面推行有獎舉報制度,擴大社會監(jiān)督。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建立違法違規(guī)“黑名單”制度,對不法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依法公開其違法信息,營造良好信用環(huán)境。
E=V′/V×100%
(1)
式中:E為析水率,%;V′為析出清液體積,mL;V為加入試管內活性劑溶液總體積,mL。
(2) 油水界面張力評價。應用TX-500C旋滴界面張力儀,在50 ℃時,測定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2種活性劑溶液與長慶脫水原油間的界面張力。
(3) 表面活性劑巖心驅油特征。將均質巖心飽和地層水、原油,老化24 h。水驅至采出液含水率98%后,注入0.6 PV活性劑溶液,后續(xù)水驅至采出液含水率100%,記錄巖心入口、距巖心入口5 cm、10 cm、15 cm、20 cm、25 cm等位置的壓力;非均質巖心實驗過程與均質巖心實驗過程基本相同。實驗溫度50 ℃。
2.1.1乳化能力評價
乳狀液靜置一段時間后,其析水率越小,說明乳狀液穩(wěn)定性越好,表明該活性劑乳化能力越強;反之析水率越大,說明活性劑乳化能力越弱。因此,可利用析水率對比不同活性劑的乳化能力。
圖1為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BA、TS活性劑溶液與長慶脫水原油震蕩乳化形成的乳狀液,在50 ℃時析水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從圖1可看出,相同的靜置時間條件下,BA活性劑溶液與原油形成的乳狀液的析水率相對較低,說明BA與原油形成的乳狀液更加穩(wěn)定。實驗結果表明,BA的乳化能力較強,而TS的乳化能力相對較弱。
2.1.2界面性能評價
從表1可看出,在質量分數(shù)為0.1%~0.3%時,BA溶液與原油均達到了10-3mN/m的超低界面張力;質量分數(shù)0.2%、0.3%的TS活性劑溶液與原油的界面張力也能達到10-3mN/m的超低界面張力。
表1 2種表面活性劑與原油的界面張力Table1 Interfacialtensionbetween2kindsofsurfactantsandcrudeoilw/%γ(BA)/(mN·m-1)γ(TS)/(mN·m-1)0.15.79×10-31.30×10-20.23.90×10-33.80×10-30.38.90×10-33.30×10-3
結合乳化能力評價結果可發(fā)現(xiàn):BA活性劑能夠實現(xiàn)超低界面張力且原油乳化能力較強;TS活性劑也具備較強的降低界面張力的能力但原油乳化能力較弱。以此乳化性能差異對比結果,使用質量分數(shù)0.2%的2種活性劑溶液分別開展驅替實驗。
圖2為柱狀長巖心驅替過程中,巖心入口及各位置測壓點的壓力變化情況。對比圖2(a)和圖2(b)可看出,兩根巖心的水驅階段各測壓點壓力動態(tài)變化基本一致。
1號巖心水驅后,以相同速度注入BA活性劑0.6 PV,之后進行后續(xù)水驅。在注入BA段塞階段,除25 cm處測壓點外,其余各測壓點壓力均有所上升。后續(xù)水驅階段,各測壓點壓力緩慢下降。在此過程中,采出液中原油乳化現(xiàn)象明顯,取樣在顯微鏡下觀察,如圖3所示。表明乳化性較強的BA活性劑與原油在巖心滲流過程中形成了乳狀液,而乳液液滴因在孔喉部位的堆積堵塞作用,導致流動阻力增大,造成各測點壓力上升。
2號巖心水驅后,注入TS活性劑0.6 PV。由于TS乳化性能較差,無法充分乳化殘余油,沒有在采出液中觀察到原油乳化現(xiàn)象。因此,水驅后注入TS活性劑溶液,降低了毛管力,滲流阻力下降,造成各測點壓力進一步下降,表現(xiàn)出很好的降壓增注作用。
圖4(a)為均質巖心水驅后注入BA活性劑過程中,巖心各位置壓力梯度隨注入量的變化情況。隨著0.6 PV的BA段塞注入,巖心0~5 cm、5~10 cm、10~15 cm、15~20 cm段的壓力梯度依次升高,后續(xù)水驅過程中,20~25 cm、25~30 cm段壓力梯度也出現(xiàn)小幅度升高。表明活性劑BA與原油形成的乳狀液向前運移過程中,由巖心入口向尾端,依次提高了各段的流動阻力。圖4(b)為長巖心水驅后注入TS活性劑過程中,巖心各位置壓力梯度隨注入量的變化情況。由于TS活性劑界面張力低,乳化性較差,因此隨著TS注入,巖心各段的壓力梯度逐漸下降。
圖5為注入BA段塞過程中,巖心內各位置壓力梯度的分布變化,直觀表現(xiàn)出整個乳化帶的影響范圍:隨著BA注入量的增加,巖心壓力梯度最高的位置逐漸向前移動。表明在注入過程中,BA與原油形成的乳化帶逐漸向前運移,并不斷擴大,在乳化波及區(qū)域壓力梯度逐漸增大,表現(xiàn)出較好的封堵效果。由于0~5 cm段殘余油與BA活性劑形成乳狀液向前推移,該段殘余油飽和度下降而無法進一步產(chǎn)生乳狀液。因此,BA注入量達0.32 PV后,該段壓力梯度有所下降。
由于乳狀液滴在喉道處的堵塞作用,導致巖心滲透率減低。表2為注BA后,巖心各位置殘余阻力系數(shù)和封堵率的分布。從表2可看出,巖心0~5 cm段殘余阻力系數(shù)小于1且封堵率為負數(shù),這主要是由于巖心入口段受注入水沖刷,殘余油飽和度低,無法形成足夠的乳狀液。同時,BA在該段降低了毛細管力,使流動阻力下降,導致該段注入水的相對滲透率增大,從而造成封堵率為負數(shù)。隨著BA段塞向巖心內部運移,形成的乳狀液增多,乳狀液滴堵塞喉道,降低了滲透率,巖心中部的殘余阻力系數(shù)為2.08。對比圖5、表2巖心各段壓力梯度和殘余阻力系數(shù)分布可發(fā)現(xiàn),表面活性劑BA在長巖心內各段表現(xiàn)出性能有所差異,即入口段降壓增注,中部乳化封堵。
由于乳化液滴增大了流動阻力,造成巖心內部驅替壓力梯度升高,從而有利于殘余油滴的驅動。如表3所示,表面活性劑BA提高驅油效率13.49%,而乳化能力較弱的活性劑TS提高驅油效率6.54%。
表2 1號巖心(注BA)殘余阻力系數(shù)和封堵率Table2 Residualresistancecoefficientandpluggingrateof1#core巖心段整體0~5cm5~10cm10~15cm15~20cm20~25cm25~30cm殘余阻力系數(shù)1.280.551.991.432.081.530.83封堵率/%22.06-83.1449.7430.2752.0234.77-20.91
表3 兩種活性劑驅油結果Table3 Oildisplacementresultsoftwokindsofsurfactants巖心編號w(活性劑)巖心滲透率/10-3μm2水驅效率/%最終驅油效率/%活性劑驅油效率增幅/%10.2%BA10.1241.3054.7913.4920.2%TS9.9839.4545.996.54
圖6為非均質巖心驅替動態(tài)曲線,水驅至含水率98%以上,3號、4號巖心分別注入0.6 PV的BA活性劑和0.6 PV的TS活性劑。注入BA后,驅替壓力逐漸上升,同時含水率波動下降;而注入TS后,驅替壓力呈下降趨勢,含水率下降幅度較小。
表4 兩種活性劑驅油結果Table4 Oildisplacementresultsoftwokindsofsurfactants巖心編號w(活性劑)巖心滲透率/10-3μm2水驅采收率/%最終采收率/%活性劑采收率增幅/%30.2%BA低滲層3高滲層3035.1246.5811.4640.2%TS低滲層3高滲層3035.5141.395.88
原因主要是BA與原油形成的乳狀液在竄流層中建立了流動阻力,造成后續(xù)驅油劑繞流進入低滲區(qū),提高了波及效率。而注入TS后,由于無法形成乳狀液建立流動阻力,造成后續(xù)驅替劑繼續(xù)沿著注水竄流通道向前推進,難以波及到剩余油。由表4可知,表面活性劑BA在水驅基礎上提高采收率11.46%,而TS僅提高5.88%,強乳化能力的BA活性劑提高采收率幅度相對較大。
(1) 低滲巖心驅油實驗中,同時具備強乳化性和超低界面張力的活性劑BA,在注入過程中會產(chǎn)生入口段降低驅替壓力梯度,巖心中部乳化封堵的效果;而僅具備超低界面張力的活性劑TS只能起到降壓增注的作用,難以產(chǎn)生封堵效果。
(2) 在界面性能相同的情況下,乳化能力強的活性劑BA可在水驅基礎上提高采收率11.46%,乳化能力較弱的活性劑TS提高采收率幅度為5.88%。說明在乳化性能存在差異的情況下,乳化能力更強的BA活性劑在低滲油藏中提高采收率的幅度更大。
[1] 王偉, 岳湘安, 王敏, 等. 龍虎泡低滲透油田聚表二元復合驅實驗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2, 27(4): 42-45.
[2] 魏發(fā)林, 岳湘安, 張繼紅. 表面活性劑對低滲油濕灰?guī)r表面性質及滲吸行為的影響[J]. 油田化學, 2004, 21(1): 52-55.
[3] 劉晨, 王業(yè)飛, 于海洋, 等. 低滲透油藏表面活性劑驅油體系的室內研究[J]. 石油與天然氣化工, 2011, 40(5): 486-489.
[4] 李瑞冬, 葛際江, 李光輝, 等. 低滲透油田超低界面張力表面活性劑降壓增注研究[J]. 石油與天然氣化工, 2012, 41(4): 415-418.
[5] 高峰, 宋昭崢. 低滲油田表面活性劑驅油機制[J].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 36(4): 160-165.
[6] 胡小冬, 熊玉娟, 歐陽向南, 等. 陰離子雙子表面活性劑驅油體系研究[J]. 石油與天然氣化工, 2012, 41(1): 79-81.
[7] 仉莉, 吳芳, 張弛, 等. 驅油用表面活性劑的發(fā)展及界面張力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 25(6): 59-65.
[8] 王鳳琴, 曲志浩, 孔令榮. 利用微觀模型研究乳狀液驅油機理[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06(2): 221-224.
[9] 王東方, 崔曉朵, 尹海峰, 等. 篩選驅油用表面活性劑方法初探[J].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 2011, 18(4): 57-60.
[10] 周亞洲, 王德民, 王志鵬, 等. 多孔介質中孔喉級別乳狀液的形成條件及黏彈性[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7, 44(1): 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