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靈
(河南省信陽市婦幼保健院 信陽 464000)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兒科常見病,多因肺炎支原體所致呼吸道感染引起,患兒表現(xiàn)為頭痛、發(fā)熱、咽痛、咳嗽、畏寒、咳痰等,治療不及時病情進展造成肺不張、支氣管擴張和肺間質纖維化,危及患兒健康及生命,需引起重視,做好早期治療?,F(xiàn)階段,該病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不少研究認為與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等有關,治療以對癥治療、抗感染為主?,F(xiàn)納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兒科小兒支原體肺炎共計78例,對紅霉素與阿奇霉素聯(lián)合治療療效進行分析,匯報見下。
納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兒科小兒支原體肺炎共計78例,按數字法隨機分兩組。對照組38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療,其中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齡(5.46±1.28)歲;病程9~32d,平均(15.89±2.44)d。研究組40例,采用紅霉素與阿奇霉素聯(lián)合治療,其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5.38±1.55)歲;病程9~34d,平均(15.67±2.27)d。納入條件:(1)兩組癥狀體征、病原學檢查和胸部X線片,經《實用兒科學》肺炎支原體感染診斷標準[1]確診;(2)咽拭子和PCR檢測病原學顯示陽性,IgM滴度比例≥1∶80,陽性。排除條件:(1)感染性疾病及糖尿病患兒;(2)心、肺、肝、腎功能不全;(3)中樞神經受損及血液疾病。兩組患兒年齡、性別及病程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P>0.05,無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1對照組方法
對癥治療,抗過敏、平喘和止咳化痰等,確保呼吸暢通;阿奇霉素口服,每日1次,每次用藥量10mg·kg-1,連用5d后停用1周;隨后按相同用藥次數和劑量連用3d,停用4d;1療程3周,共1療程。
1.2.2研究組方法
對癥治療同對照組;紅霉素靜脈滴注,每日1次,每次用藥量25~30mg·kg-1,連用3~7d,觀察癥狀體征緩解情況,緩解后阿奇霉素口服,每日1次,每次用藥量10mg·kg-1,連用3d后停用4d[2];1療程3周,共1療程。
記錄兩組止咳時間、退熱時間和住院日,觀察療效,觀察用藥后副反應情況,組間進行比較。副反應有皮疹、局部疼痛、消化道反應和轉氨酶升高等。
無效:1療程后,胸部X線片無變化,癥狀無改善;有效:1療程后,胸部X線片顯示陰影有所吸收,癥狀減輕;顯效:1療程后,胸部X線片顯示陰影完全吸收,恢復正常,癥狀消失。顯效+有效=治療總有效率[3]。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平均數表示;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表示。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止咳時間(7.58±1.51)d,退熱時間(5.17±1.23)d,住院日(9.55±0.74)d;研究組止咳時間(4.43±1.21)d,退熱時間(2.03±0.84)d,住院日(6.57±0.59)d。研究組止咳時間、退熱時間和住院日更短,經統(tǒng)計學處理,P<0.05,t=0.8852,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總有效率73.68%,研究組總有效率95%。研究組總有效率更高,經統(tǒng)計學處理,P<0.05,χ2=1.0751,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研究組總有效率對比
組別n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對照組3817(44.74%)11(28.95%)10(26.32%)73.68%研究組4025(62.5%)13(32.5%)2(5%)95%χ21.07531.07491.07691.0751P<0.05<0.05<0.05<0.05
對照組7例副反應,發(fā)生率18.42%,其中3例皮疹,3例消化道反應,1例轉氨酶升高;研究組3例副反應,發(fā)生率7.5%,其中1例皮疹,1例消化道反應,1例局部疼痛。研究組副反應更少,經統(tǒng)計學處理,P<0.05,χ2=1.0877,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小兒支原體肺炎易引起多器官和多系統(tǒng)功能損傷,據統(tǒng)計,約有50%累及肺外臟器,以泌尿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受累為主,其他有神經系統(tǒng)和血液系統(tǒng)等。分析顯示,肺炎支原體為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原核生物,除了會導致肺炎外,還可引起肺外器官病變。肺炎支原體沒有細胞壁,使用B內酰胺類抗生素和萬古霉素等治療,無明顯效果,但該原核生物有豐富的蛋白質,因此,治療時可選擇對微生物蛋白質合成有影響的抗生素?;純耗挲g小,正值生長發(fā)育時期,多數抗生素應用受限,臨床多給予大環(huán)內酯類[4]。大環(huán)內酯類可阻斷轉肽酶,對RNA位移有干擾作用,選擇性抑制蛋白質合成,起到抗菌效果。大環(huán)內酯類常用藥有紅霉素、阿奇霉素等。
紅霉素血清濃度高,可在短時間內減輕支原體血癥,但在炎癥細胞、組織細胞和肺泡上皮等濃度較低,無法有效治療肺內支原體,容易引起肝腎損傷和胃腸道反應。阿奇霉素是新一代的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針對支原體有極高抗菌活性,且組織滲透性較高,與非炎癥部位相比,炎癥細胞藥物濃度較高。阿奇霉素半衰期可達72h,時間較長,具有療程短和長效特點[5]。阿奇霉素與紅霉素相比,細胞色素P450不參與體內代謝,對肝腎損傷小,胃腸道不良反應更輕。紅霉素與阿奇霉素聯(lián)合治療,是先給予患兒紅霉素,在短時間內控制癥狀,待病情穩(wěn)定后再給予阿奇霉素,兩藥相輔相成,共同發(fā)揮療效,并減少紅霉素用量,減少副反應,保證用藥安全。我院為研究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效果,設兩組研究,經過一療程的治療,研究組(紅霉素與阿奇霉素聯(lián)合)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阿奇霉素),可見紅霉素與阿奇霉素聯(lián)合是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有效而安全的方法,療效確切,臨床可推廣。
1 陳嘉慧,印根權,余嘉璐,等.紅霉素與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研究.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8):587~589.
2 李文珍.紅霉素與阿奇霉素聯(lián)合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分析.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13):119~120.
3 周雄飛,鄭君,毛開新.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在小兒支原體肺炎治療中的應用分析.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2):70~71;74.
4 葉麗春.阿奇霉素和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對比.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6):883~884.
5 施敦翌,徐健.阿奇霉素聯(lián)合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分析.醫(yī)學綜述,2015,21(22):4164~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