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到今天,轉眼之間,已將近70年了。遙想當年,我從一個迷茫的青年到加入黨組織,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彼時的心境,彼時的激動,至今記憶猶新。
小時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醫(yī)生。我的父母都是醫(yī)生,救死扶傷,很受家鄉(xiāng)人愛戴,父母也期望我長大后從醫(yī)。但是,這個理想隨著我的成長和國家形勢的變化而逐漸改變了。
我出生在廣東海豐的一個小鎮(zhèn),小學畢業(yè)時,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沿海一帶的木船被日本飛機全炸毀了,學校也停辦了。從汕尾到揭陽的山溝,從桂林到重慶再到上海,顛沛輾轉的逃難求學歷程,讓我在痛恨日本侵略者的同時,也對腐敗無能的國民黨反動政府非常憎恨。我當時就想,為什么我們的國家那么大,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安靜讀書的地方?為什么小小彈丸之島上的日本鬼子可以在我們的國土上為所欲為?在這種國情下,學醫(yī)雖然很好,可以治病救人,但是科學救國卻可以抵御外國的侵略,所以,我更想學航空、學造船。
可路在何方?
有那么一段時間,我陷入苦悶彷徨中,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志好好讀書,將來為國家做點事情,讓國家強大起來。
1945年,我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在校期間,參加了進步組織山茶社。因為愛好音樂又能識譜,我和另一位同學組織“大家唱”,教同學們唱進步歌曲,通過歌曲和文藝活動,激勵同學們團結起來一齊反對國民黨反動腐敗統(tǒng)治。在我教唱的進步歌曲中,《山那邊喲好地方》對我影響至深。透過歌詞,我隱約看到山那邊有一個“年年不會鬧饑荒”“沒人給你做牛羊”的“世外桃源”。就在我苦苦尋思這個“世外桃源”到底在哪里時,一天,一位山茶社的同學問我對國民黨和共產黨的看法。談對國民黨的認識容易,因為我看不到這個黨的希望和前途。但談對共產黨的認識,我有點犯難,因為那時還沒見過真正的共產黨呢??晌蚁肫稹渡侥沁厗押玫胤健?,于是就從對這首歌的認識談起。沒想到談完后,同學就問我:“你愿意加入中國共產黨嗎?”我?guī)缀鯖]有多想就回答了他:“當然愿意!”但是黨在哪里?同學說,“那你就寫個報告遞交入黨申請書吧?!?/p>
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共產黨員就在我身邊!通過身邊的共產黨員,我知道了中國共產黨——這個偉大而年輕的黨,其使命和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了我們的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撥云見日一般,我心頭的迷霧盡除,加入中國共產黨,投入到這一偉大的為人民謀幸福實際上也是為我們自己謀幸福的偉大事業(yè)中,積極參加反內戰(zhàn)、反壓迫、反饑餓、反對國民黨反動政府的學生運動中。
1958年8月,從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畢業(yè)近10年、參加過常規(guī)潛艇轉讓制造和仿制工作的我被調往北京海軍造船技術研究室從事核動力潛艇的設計研究工作,從此,一個甲子的漫長歲月里,我再沒離開過核潛艇研制這一極其光榮而重要的崗位。
核潛艇代表著科技的尖端,技術復雜,綜合性強,協(xié)調面廣,要求高,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和工業(yè)生產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縮影。工作剛開始時,我們不僅技術落后,而且缺乏研制核潛艇的人才和有關核潛艇的知識,手頭又沒有相關參考資料,一切都要依靠自己從零開始。我國自行研制核潛艇,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的,在技術先進國家對我嚴密封鎖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克服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攻克一個又一個頂尖的技術難關,從無到有,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有外國人曾斷言,中國想自行研制核潛艇,完全是異想天開,根本不可能。但毛主席不信邪,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發(fā)出誓言:“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這道出了中國人有志氣、有能力靠自己把核潛艇造出來的堅強決心。
研制核潛艇成了我們那一代人的夢想,大家懷揣著強國夢、強軍夢,嘔心瀝血,默默無聞,苦干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沒有先進的科研手段,就用算盤算,用計算尺拉,用磅秤稱,只用了不到10年時間,硬是把我們中國的核潛艇造了出來。
1965年6月,國家批準組建核潛艇總體研究所,定點在瀕臨渤海灣的遼寧葫蘆島。一聲令下,原來生活工作在北京的我,和來自上海、大連等條件優(yōu)越的大城市的近400位同志,義無反顧,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迅速匯集到葫蘆島這個荒山半島。
葫蘆島倚山瀕海,港內水深,水域寬闊,冬天冰凍時間短,是難得的天然良港,是發(fā)展核潛艇的理想基地。但當時的葫蘆島絕不是休閑度假的良港,而是野草叢生的凄涼之地,冬天奇冷,寒風刺骨,風沙又大。我們的生活也很艱苦,主食是粗糙高粱米,還定量,肉很難買到,食油每月3兩,蔬菜品種極少。大家開玩笑說:“冬天是早餐土豆燒白菜,中餐白菜燒土豆,晚餐土豆白菜一道燒?!?/p>
總體所駐地離核潛艇建造廠有一段距離,因為“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把交通車取消了,我們每天上班要爬過一個山坡,走50分鐘的山路才到工作地點。常年是太陽一出就爬山,太陽落山才回家。有一次有位女同事爬山途中,由于又累又餓又冷,竟昏倒在地上。
夜間工廠施工如果遇到技術問題,一個電話,我們的科技人員就會毫不猶豫離開溫暖的被窩,穿上工作服就往工廠跑。晚上加班天寒地凍,哪有什么夜宵供應,更談不上什么加班費。
1974年冬,海城大地震波及葫蘆島,許多科研人員只好帶著兒女住進臨時搭起的防震棚里。室外溫度低于零下20℃,室內又沒有取暖設施,而且余震不斷。大家凍得瑟瑟發(fā)抖仍然堅持工作,沒有一個人抱怨。
實際上,核潛艇研制戰(zhàn)線的工作和生活狀態(tài)只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在那個熱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年代,在黨的領導下,不管哪個行業(yè)、哪條戰(zhàn)線,都沒有人愿意掉隊,都沒有人愿意當逃兵。因為心中有夢,大家都以苦為樂,以能為我們國家的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榮。我們很多人,都是這么過來的。
撫今追昔,我深感,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沒有黨的領導、沒有先人的辛勤勞動,哪有我們今天的繁榮強盛!
早年工作照(中間講解者為黃旭華)
我自十幾歲離家求學,因戰(zhàn)亂一直到1948年學校放暑假才得以回家鄉(xiāng)看望父母,一別就近10年。
我清楚地記得,1956年,趁去廣州出差的機會,我順道回家住了三天。離開時,母親對我說:“你從小離家,以前是因為戰(zhàn)亂回不來,現(xiàn)在好了,你要常?;丶襾砜纯础!蔽覞M口答應著,卻沒想到,此別之后,這個心愿竟整整30年沒能實現(xiàn)。
1958年加入核潛艇研制戰(zhàn)線后,因嚴格的保密要求,我便開始隱姓埋名,少與家人聯(lián)絡,父親病逝我也沒能回去。家鄉(xiāng)的人們一度認為我是不孝之子,大學一畢業(yè)就忘了家、忘了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這么多年來,母親一直想知道我到底在外面干什么,為什么那么忙,一次家都不回??墒牵也荒苷f。
1988年春,我趁核潛艇南海深潛試驗之機,攜妻順道回鄉(xiāng)看望老母。離開家鄉(xiāng)的前夜,我給母親送上一本《上海文匯月刊》(1987年第6期)。母親戴著老花鏡,反復閱讀著上面一篇詳細記載中國核潛艇總設計師人生經歷的2萬多字的報告文學,題為《赫赫而無名的人生》。文章雖然只提黃總設計師,沒提具體名字,但提到了他的妻子李世英。母親一看就知道這位黃總設計師就是自己多年不知去向的三兒子。她沒想到,人間蒸發(fā)30年、被弟妹們誤解為“不要家”的“不孝兒子”,竟在為國家做著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母親含淚讀完那篇文章后,把家里的兄弟姐妹召集到一起,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講:“這么多年,三哥的事情,你們要理解,要諒解他呀!”聽到母親說出“要諒解”這3個字,我哭了。30多年來,我對母親、對家、對家鄉(xiāng)的情感包袱就在聽到母親說出“要諒解”這3個字時,放下了。
有一次,我出差大亞灣核電站,那里離家鄉(xiāng)很近,我就找了個機會回家。我來到父親的墳前,對他說:“爸爸,您不孝的三兒子回來看您了。我相信,您會像媽媽一樣,諒解我?!?/p>
自古忠孝難兩全。成為核潛艇研制事業(yè)的一員,就注定在國與家之間,我只能選擇一個。當我的心一次次因思念而倍受煎熬時,當我一次次為不能守在父母身邊盡孝而抱憾時,我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2014年,我獲評央視“2013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殊榮,從那以后,我從幕后走到臺前,應邀講述中國研制核潛艇的故事,講述我們那一代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讓國人知道,也讓世界知道,中國人憑著自己的智慧,僅用不到10年時間,就實現(xiàn)了毛主席“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錚錚誓言。
繼感動中國人物之后,我還先后獲得了“中國好人”、潮汕星河基金會最高成就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武漢市“功勛市民”等榮譽稱號。2017年11月17日,我作為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代表,與其他代表一起,在人民大會堂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總書記兩次與我握手,并盛情邀請我坐到他身邊。說實話,我當時毫無思想準備,本能地認為自己不夠資格而謝絕。但總書記親自為我拉開凳子扶我坐下,還對我噓寒問暖,那一刻,我感到萬分激動和幸福。
今年3月底,我又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7-2018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如今的我,年逾九旬,算得上榮譽等身??晌疑钪?,我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核潛艇研制團隊,榮譽屬于和我一起并肩戰(zhàn)斗、把青春和熱血都奉獻給核潛艇研制事業(yè)的默默無聞的戰(zhàn)友們,以及今天接續(xù)奮戰(zhàn)的年輕一代。
我今年已94歲高齡,真正到了耄耋之年,雖然黨和人民給了我很多榮譽,但我始終覺得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黨員,是黨給了我一個特殊的報效祖國的機會,而并不是我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回首往事,我在深感此生無悔的同時,也在時時提醒自己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中船重工集團公司719研究所黨群工作部副主任黃秀梅根據(jù)口述整理) (責任編輯:王碧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