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強
從 2015年冬末至今年仲春,中式臺球世錦賽已經舉辦了四屆。雖然只有三年時間,但無論賽事規(guī)模、辦賽規(guī)格、參賽人數,還是國內國際影響力,都引起廣泛矚目。這項運動已從民間草根步入體育殿堂,并且走向世界體壇,這項年輕的賽事也很快成為世界臺球的頂級賽事。
中式臺球根植于華夏,中式臺球世錦賽發(fā)起于中國,能否得到世界臺球選手的認識、喜歡和參與,是衡量項目推廣和國際賽事舉辦成功的重要標準之一。
三年前,首屆中式臺球世錦賽在贛東玉山舉辦時,前來參賽的國外選手大都只是對此感到好奇,并不了解。為此,組委會特意在賽前兩天在運動員下榻的酒店開設輔導課,請來中國隊教練、技術人員和賽事裁判,從講臺到球臺,從打法到規(guī)則,從技術到戰(zhàn)術,為五六十名外國球員普及中式臺球的知識。這些球員中既有斯諾克高手,也有美式臺球的名將。聽課之后,他們大多對中式臺球產生了興趣。
首屆中式臺球世錦賽之后,從好奇轉向喜歡中式臺球的外國選手越來越多,也吸引和留住了一批世錦賽的熱情參與者,如肖恩?墨菲、喬?佩里、克里斯?梅林等。其中,梅林已是中式臺球世錦賽的四朝元老,在第四屆世錦賽中還榮獲亞軍。
據統計,2015年首屆中式臺球世錦賽有全球304位選手參賽,2016年的第二屆世錦賽,選手數量達到364名,第三屆賽事,選手數量增至391名,今年的第四屆世錦賽,這個數字高達400余人。參賽的國家和地區(qū)數量也在逐年創(chuàng)造新高:首屆為23個,第二屆為29個,第三屆增至41個,第四屆達到43個。其中,來自英國、白俄羅斯和中東地區(qū)的參賽選手較多。今年的世錦賽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賽選手達到70多人。
三年前,首屆中式臺球世錦賽上,跟隨父親參賽的俄羅斯小蘿莉魯賓尼亞只有9歲,是年齡最小的選手。因為身高所限,比賽時需要穿一雙超厚底的鞋,才能完成擊球。今年,她12歲,第四次參加世錦賽,仍然是年齡最小的選手,但球技已明顯增長。
中式臺球得到國內外球員認可和喜歡,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這個項目具有獨特魅力。對此,四屆中式臺球世錦賽的裁判長降振遠做了一番解析。
打中式臺球很像下棋,需要布局。雙方博弈,在防守中尋找進攻的機會,這個過程是一種享受。
他說,從器材上看,斯諾克項目球臺較大,臺面使用帶絨毛的臺呢,兜口較小,球也較少。美式9球項目球臺較小,兜口大,球也大。中式臺球介于二者之間,球臺與美式的大小相近,球是大球,臺面卻使用斯諾克那樣的臺呢,兜口小。
從打法上看,斯諾克選手講究技術嚴謹,控制主球的能力要非常強。美式臺球講究桿法,尤其擅長通過打旋轉球、跳球來攻擊目標。中式臺球兼具二者之長,既要求有良好的控制主球技術,又講求美式的桿法,而且比美式進球難度大,容易制造障礙,技術能力更全面。
斯諾克選手與美式選手的技術特點不太相同,但打中式臺球都不難上手,而且會感覺越打越有味道。這就是中式臺球的魅力所在。
曾獲第二屆中式臺球世錦賽女子組冠軍的陳思明說:“打中式臺球,球勢好可能一桿清臺,但是大部分時間球勢并不理想,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布局。布局的過程很像下棋,雙方博弈,在防守中尋找進攻的機會,誰占領先機和優(yōu)勢,贏下的希望就很大。對我來說,這個過程是一種享受?!?/p>
參加第四屆世錦賽的德國選手索斯頓?霍曼認為,中式臺球是很有挑戰(zhàn)性的項目,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會越來越流行。
正因為有如此特點,中式臺球比賽一亮相,就引起關注和喜歡。2016年在阿聯酋舉辦的亞洲臺球錦標賽上,中式臺球首次列入比賽項目。參加美式和斯諾克比賽的選手蜂擁前來報名參加中式臺球比賽,人數超過前兩個項目。同年在美國舉行的中式臺球世錦賽分站賽,正趕在“美式9球公開賽”結束后,許多美式高手頗有興致地過來報名,40多人競爭參加2017年中式臺球世錦賽正賽的4個名額。
中式臺球世錦賽雖然連年在江西上饒小縣城玉山舉辦,但交通便利,后勤保障、賽事安排、媒體接待等方面越來越完善,使這一賽事也越辦越成熟。其中,江西星牌體育發(fā)展有限公司多年承辦這一頂級賽事,目前已擁有一個頗具實力的賽事運營團體,從初期策劃,到后期執(zhí)行都是國內最專業(yè)的,國際大賽組織水平也在大幅提升。
公司總經理甘佳嶺說,2015年元月舉辦首屆世錦賽時,由于對賽事規(guī)模缺乏了解,外圍賽國內組和國際組同時進行,有的球員早上8點多到場,一等就是兩個多小時。工作人員更是連軸轉,到深夜三四點鐘才能完事,常常在地上鋪上一塊桌布,蓋上一件大衣,湊合過夜,第二天早上6點又要起來忙碌。十幾天下來,很多人臉色發(fā)黑。那時,選手多,球桌少,比賽分布在兩個地方、四個場地。原本預備一個場地的裁判員數量遠遠不夠,組委會只得從本地和附近調來一批裁判救急。各級領導也現場辦公,應對著一個又一個不期而遇的問題。
現在的比賽集中在一塊場地,外圍賽是先打國內組,再打國際組,按部就班,井然有序,當年忙得分身無術的裁判長降振遠如今也能在比賽時有充裕的時間接待媒體采訪。
近兩年來,中式臺球世錦賽還引進不少科技化、信息化手段,使賽事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起初,外圍賽抽簽后,球員的比賽對手、時間、場地等細部安排很是繁瑣,還要一個一個核對,最后才在公告板上公布。工作人員在里面忙,球員和記者在外面等,這個過程長達5個小時?,F在,大賽使用了新開發(fā)的實時抽簽網絡系統,只需5秒多鐘,全部賽事安排就呈現出來,人們從手機上就可以迅速查到。
以往觀眾和球員是通過視頻轉播和比分直播的方式查看正在進行中的比賽情況。臺球比賽的特點是節(jié)奏快,比分瞬息即變。第四屆世錦賽上使用首創(chuàng)的“比賽狀態(tài)直播”技術,以互聯網+電子計分的方式,大大提升了球員和觀眾接收比賽信息的效率。
鑒于中國球員的技術水平普遍較高,為了使中式臺球更加國際化,中式臺球世錦賽從首次舉辦起就在前期比賽中分設國內組和國際組,晉級人數相同,直到進入正賽的單敗淘汰輪次,才開始交集比賽。四屆世錦賽過來,雖然男女8個世界冠軍中只有一名外國選手,但國外選手的中式臺球水平在提高也是不容忽視的事實。在歷屆進入男子組決賽的8個選手中,外國選手占了一半。
事實上,這正是一個國際性大賽的舉辦意義所在。正如陳思明所說:“前幾年,很多國外選手基本沒打過中式,但近幾年打中式臺球的國外球員越來越多。他們做球的思維經過不斷錘煉,變得更加爐火純青,大大提高了中式臺球世錦賽整體的競技水平?!?h3>前景看好 尚需努力
世錦賽連年舉辦,讓國外選手對中式臺球從逐步了解到加深認知。降振遠說,由于對規(guī)則缺乏透徹理解,首屆世錦賽時,作為裁判長,他被不斷叫到比賽場去解決國外選手的爭議?,F在,這樣的問題少了很多。
同樣,世錦賽也讓國內的中式臺球選手了解了世界大賽,了解了國外選手,了解了臺球規(guī)則和文化。在此之前,國內不少選手沒有經歷過這樣高規(guī)格的比賽場合。他們平時打球的環(huán)境、穿著、對手都很隨意。國際性臺球大賽講究紳士般的禮儀和尊重,這讓一些國內選手起初很不適應。首屆世錦賽外圍賽時,有人不愿穿規(guī)定的正裝西褲,說是打球不舒服;有人用黑色旅游鞋代替比賽要求的皮鞋,說是怕影響發(fā)揮;有人不愿打領結,理由是喘不過氣;還有人比賽進行中不與裁判打招呼,徑自去了衛(wèi)生間。經過三年四屆大賽,這些現象不見了,遵守規(guī)則、注重禮儀已成為中國選手的自覺意識。而且現在不少國內選手明知進不了正賽,仍積極報名參加,為的就是親身感受大賽氛圍,與國內外高手多多交流。這些細節(jié)看起來都很小,卻是中國選手理念素質上的很大進步。
不過,比起有著悠久歷史的斯諾克和美式臺球,中式臺球畢竟年輕,中式臺球世錦賽的成熟度和影響力仍需努力提升。
降振遠回憶說,2015年中式臺球世錦賽首場開賽。一早,他帶著選手入場時,驚奇地發(fā)現場內坐滿了觀眾。原來這是當地各單位集體購票,讓大家來觀看的。觀眾也對首屆中式臺球世界大賽以及眾多外國選手參賽感到新鮮??涩F在,這樣的場面變得罕見。據了解,在今年第四屆世錦賽外圍賽的5天里,賽場門口一個主要門票點的銷售額不到3000元。在兩名世錦賽冠軍對陣的女子單敗淘汰比賽的現場,能容納1100多人的場館坐席上,僅有十分之一的觀眾。
對此的看法和建議有很多,其中有兩點更值得關注。
一是中式臺球世錦賽還缺少斯諾克和美式臺球比賽那樣的品牌效應,更缺乏有影響力的明星球手,畢竟現在不少年輕觀眾喜歡看的就是球星大腕。因此應努力打造這一國產品牌和中式臺球的明星,不妨像斯諾克那樣,在比賽期間以見面、簽名、送紀念品等形式,組織球星與球迷的互動,或者請頂尖球員做高難度球技表演等,增強觀眾對項目和球星的認知度和親近感。
二是中式臺球比賽的市場前景看好,但尚需合理有度地開發(fā)。其門票價格對一般消費水平的觀眾來說還是偏高。一些業(yè)內人士指出,應當注意培育中式臺球世錦賽的市場。在其成長過程中,要有長遠眼光,不要一味比照斯諾克比賽的門票價格,也不要急于追求商業(yè)利益。觀眾只有進入賽場,場內的商業(yè)性廣告才能發(fā)揮作用。而如何讓臺球明星、臺球賽事與消費者之間產生感情紐帶,是體育市場能夠最終發(fā)展起來的關鍵。
在中式臺球走向世界方面,要做的事情更多。中國臺球協會表示,今后要加強國際合作,增加中式臺球世錦賽海外資格賽場次,組織更多的國際性賽事,為國外選手參賽提供便利條件。當然,這需要社會各界特別是一些有遠見企業(yè)家的大力支持。
目前,像星牌中式臺球桌那樣的相關器材缺乏仍是一個普遍性問題。2016年中式臺球世錦賽美國分站賽期間,一些美國球員反映,為打中式臺球,得花四五個小時,找到有中式臺球桌的地方。同年的臺球亞錦賽期間,許多中東地區(qū)的臺球人士急切詢問哪里有中式臺球桌的代理商。連來自中國臺灣的選手周婕妤都說,當地很少有中式臺球桌。每次參加中式臺球世錦賽前,她不得不提前來大陸練球。
無論還有怎樣的問題和挑戰(zhàn),人們普遍相信,中式臺球這個自主創(chuàng)新的國產運動品牌前景遠大,中式臺球世錦賽也會逐步走向成熟,在世界體壇的影響力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