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茹
摘 要:齊白石,世界文化名人,20世紀最富創(chuàng)造性和影響力的藝術家。白石有四絕,“詩,書,畫,印”。其中,詩,清新,樸實,真摯,亦情亦感,不拘一格;畫,下筆多遺貌取神,不求形似,只求神韻。白石曾說:“吾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白石的詩,成就他的畫。齊白石一生詩作約3000多首,那么,我接下來將摘取齊白石的畫梅詩進行研究。齊白石的畫梅詩與其繪畫之間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關系,我將分別從齊白石生平、齊白石的畫梅詩、齊白石的繪畫、其畫梅詩與繪畫的關系四個大方面來進行研究。
關鍵詞:齊白石;畫梅詩;繪畫;畫梅詩與繪畫的關系
一、齊白石生平二三事
齊白石(1864—1957),當代著名藝術家,湖南人,原名阿芝,自稱為白石山人。年幼時,因家貧輟學,在牧??巢裰嘧孕凶x書習畫。后來又做木匠,從二十七歲開始和陳少蕃、胡沁園學習詩文書畫,后來又拜王闿運為師。
(一)自稱“蔬筍氣”
齊白石出身于農(nóng)家,平時很喜愛畫大白菜,還自己把白菜稱作菜中之王。因為自己出身民間,齊白石一直認為自己畫白菜,能畫好白菜是一件很自然平常的事情,所以常常說自己“通身蔬筍氣”。齊白石畫的白菜肥大,而且白嫩翠綠,很是新鮮,富有生機。有一位畫家學齊白石畫白菜,卻怎么也畫不像,最后他就忍不住去問:“我為什么總是畫不像呢,有什么訣竅嗎?”齊白石哈哈一笑說“你全身無一點蔬筍氣,怎能和我畫的一樣呢?”
(二)外賓還沒稱贊我
齊白石一生為人都很謙遜,卻唯獨對自己的畫有些自負。在他九十歲左右,有一次自己在家里畫蝦,他在紙上畫了一根長長的細細的蝦須,便得意地對旁邊觀看的人說:“你看我都這么老了,還能畫出這樣的線來,是不是很厲害啊。”
二、齊白石的畫梅詩
齊白石一生詩作大概三千多首,近年“國家八五重點科研項目”《齊白石全集》詩文卷共收詩詞聯(lián)語2170余首,應該是目前所見最全的版本。
(一)齊白石為何喜愛以梅作詩
一方面,梅花的美,跟齊白石與家鄉(xiāng)的感情密切相關。齊白石在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租過一個叫梅供祠的祠堂居住,房子四周種滿了梅樹,齊白石稱它為“百梅祠”。因此他每當畫梅,也是表現(xiàn)一種對以前生活的思念。另一方面,我們都知道題畫詩能補充畫外之意,而齊白石的畫梅詩是最能探知他的人格精神和濃厚的思鄉(xiāng)之情的,畫梅詩則是齊白石內(nèi)心最真摯的寫照。
《畫梅》
小驛孤城舊夢荒,花開花落事尋常。蹇驢殘雪寒吹笛,只有梅花解我狂。
這首詩展示的是,孤城荒郊外的小驛站處,在花開花落尋常之事時期,時長有騎著跛驢賞梅或者吹笛弄寒梅的窮書生尋求快樂的場景。作者看到畫好了的梅花如此蕭散,頓時想到了似與自己昔日窮酸時,尋常賞玩的印象一樣姿態(tài)橫生。但毋庸置疑的是,梅是作者認為與自己內(nèi)心最相契合的,傳達出了作者內(nèi)心對故土深深的思念之情。
(二)與其他詩人的畫梅詩的比較
王冕,中國元代畫家,詩人和梅樹種藝者,梅花精神倡導者,被時人及后世號稱“梅花仙”。與齊白石相似的是,兩人都出身貧寒,而且與梅花都有不解之緣。王冕畫梅成癖,如醉如癡,自我欣賞,依然陶醉?!短嵩孪旅坊ā吩姡?/p>
平生愛梅頗成癖,踏雪行穿一雙屐;六出散漫飛滿空,千里萬里同一色……
王冕把梅花當作一生的摯愛和追求,更像是一種夢想。而齊白石,把梅花當成是自己的家鄉(xiāng),見梅如見家鄉(xiāng),如見故土,更像是把梅花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三、齊白石的繪畫
說到齊白石的繪畫藝術,西班牙大師畢加索曾經(jīng)說過:“我不敢去你們中國,因為中國有個齊白石。”齊白石自稱自己的繪畫“為萬蟲寫照,代百鳥傳神,只有天上飛龍,無從見得,吾不能畫也”。
(一)繪畫的形式與風格
繪畫的藝術與風格有兩種,一是傳統(tǒng)藝術形式,二是藝術家的氣質(zhì)修養(yǎng)。針對齊白石的繪畫形式與風格,我主要分三點來說。第一,單純。藝術的單純意味著藝術形式的純凈和凝練,齊白石的繪畫作品,不求筆墨的繁厚,色彩的繽紛。欣賞他的作品,不費神,不勞累,但卻絲毫不覺得單調(diào)。
第二,剛勁平直。視覺平直感是齊白石的一大特色。齊白石筆法的平直在山水上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他筆下的房屋、山、舟橋等都表達得簡單利索,畫其它也是如此,從不柔軟。
第三,鮮活有趣。鮮活有趣,是生命的特征,也是藝術家生命形式的表征。齊白石筆下所描繪的一切,都充滿著活力與意趣,不痛苦,不悲哀,有的只是生命的燃燒與激情。他所反映出來的個性,是積極,樂觀,向上的。
(二)繪畫色彩的民間性
齊白石大膽地以現(xiàn)實生活為創(chuàng)作靈感,大膽引用民間審美特色,將民間色彩與文人的花鳥畫合二為一,形成一個新的藝術綜合體,形成新的大寫意敷彩法。齊白石在繪畫中喜歡使用重色彩進行作畫,畫面顏色雖艷不火,而且自己創(chuàng)立了紅花墨葉派。齊白石繪畫色彩的民間性主要體現(xiàn)為:善于使用純度很高的色彩,善于將色彩進行對比組合。齊白石喜歡使用補色、對比色來作畫,使畫面在色彩上對比強烈,產(chǎn)生氣勢逼人的效果。這種原色的對比,造成一種溫馨又強烈的視覺感受。
四、齊白石畫梅詩與其繪畫的關系
齊白石的詩與繪畫,來源于豐富的情感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歷。他是一個感情很細膩的人,對生活中的事物熟記于心,又因為他生在民間,在勞動中親身接觸各種蔬菜,瓜果,為他的繪畫之路做出了很好的鋪墊。
(一)詩畫合一
齊白石畫梅詩與其繪畫之間相輔相成,互為促進。齊白石的畫,就是一首最好的詩,而他的詩,也往往是一幅最好的畫。有人說齊白石做完畫后,才補的畫梅詩,作畫是為了襯托詩的美。其實不是的,齊白石每次在作畫前,腦子里就已經(jīng)有一首詩的存在了,他的畫是跟詩走的,是不和現(xiàn)實中的事物雷同的,“不似之似”,“妙在神”。正如葉淺予對齊白石的評價,“有這么一開白石老人的冊頁,畫著一只葫蘆和一個甲蟲。葫蘆很大,占據(jù)冊頁的一大半,而小甲蟲只有一粒瓜子那么大”。這幅畫,是齊白石經(jīng)過細心觀察,將自然中的事物融入到腦海中,經(jīng)過整合處理,使其貫穿于詩,再用其詩意,編排布置,使其超乎自然之物,即似又不似。
(二)畫梅詩是畫的解讀者
有人會問,為什么齊白石的畫非要題上畫梅詩呢?我們都知道齊白石是現(xiàn)代畫家,他的繪畫風格以極簡著稱,他會時常畫一枝梅花,然后飄下幾枝落葉,他是為了表達只有梅花解我狂的孤獨和獨自在外漂泊思念故土的心酸。有了此詩,我們便沒有了猜測也沒有了誤解,能直截了當?shù)孛靼R白石的畫的意圖,也以此能更好地了解齊白石。
(三)畫梅詩是畫的內(nèi)心歸宿
齊白石是一個有梅花情結的人,他對梅花不僅只是喜愛而已,更多的是把梅花當作自己的內(nèi)心歸宿。早年,齊白石住在一個四周種滿梅花的地方,他稱其“梅祠”,齊白石喜愛在周圍作畫。后來齊白石遠離故土、家鄉(xiāng),只身漂泊在外。異鄉(xiāng)沒有親切熟識之人之物,當看到冬日的梅花時,內(nèi)心不禁賭物思鄉(xiāng)。因此,齊白石喜愛梅花至深至切。“只有梅花解我狂”,齊白石身在異地,也覺得內(nèi)心的情感只有梅花才能解讀,才能明白。
五、結語
一代藝術大家齊白石的繪畫與詩歌之間互為影響。同時,齊白石的詩歌貫穿于其平生的各個藝術時期,最后將詩歌與繪畫兩者互為打通,合二為一,從而開創(chuàng)其獨特的繪畫形式語言,推動了中國畫的蓬勃發(fā)展??梢哉f,齊白石的詩推動了繪畫的蓬勃發(fā)展,因為有詩,才讓所有人明白其畫的含義,提升了齊白石獨特的繪畫藝術品位,在藝術界樹起了一道難以逾越的標桿。當然,齊白石在藝術上的造詣,還要有賴于其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離不開民族文化的根基,離不開深厚的國學修養(yǎng),齊白石的筆墨時刻固守著我們中國文化的特色與精神。
參考文獻:
[1]齊白石.白石老人自述[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
[2]徐改.齊白石[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田正前.齊白石的畫梅詩[J].藝海,2007,(03).
[4]吳靜宏.齊白石繪畫色彩的民間性[J].美術大觀,2009,(02).
[5]陳俊愉.王冕與其梅花詩畫[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1,(S1).
[6]韓曉光.王茜.自有心胸甲天下——齊白石的題畫詩情感蘊涵淺析[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09,(01).
[7]郎紹君.齊白石繪畫的形式與風格[J].文藝研究,1993,(04).
[8]張永紅.試論齊白石繪畫藝術與書法、篆刻的關系[J].美術大觀,2011,(03).
作者單位:
溫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