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利用標準曲線法測定黃鐵礦在電子探針分析時最優(yōu)標樣的選擇。試驗表明,在進行電子探針測試時,標樣的選擇對試驗數據起著決定性作用。通過電子探針分析,也可尋找特殊礦物的可替代標樣,建立一套分類標樣數據庫和標樣反測數據庫,為提高電子探針測試效率,深入研究開發(fā)電子探針測試技術提供重要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黃鐵礦;最優(yōu)標樣;電子探針;標準曲線法
中圖分類號:P5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18)25-0093-03
電子探針因具有高空間分辨率(約1μm)、簡便快速、精度高、分析元素范圍廣(4Be~92U)、不破壞樣品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地質、寶石鑒定、材料成分、鑄鋼等眾多領域[1-5]。隨著精細化試驗研究的開展,如何提高測試準確度和效率,如何把控細節(jié),規(guī)范化日常流程,將為微束測試精細基礎化研究提供重要研究思路。
1 儀器工作原理、結構及校準
1.1 電子探針工作原理及結構
電子探針是利用檢測電子束照射物質表面時產生的特征X射線,借助相應的探測系統(tǒng)和信息處理系統(tǒng)收集與處理被激發(fā)微區(qū)產生的各種信息(見圖1),如特征X射線、二次電子、背散射電子、吸收電子、透射電子及陰極熒光等,可在物質表面進行從微區(qū)到大面積的圖像觀察(非破壞性的)和元素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主要結構包括電子束照射系統(tǒng)(電子光學系統(tǒng))、樣品臺、X射線分光(色散)器、真空系統(tǒng)和計算機系統(tǒng)(儀器控制與數據處理)(見圖2)[6]。
1.2 儀器校準及規(guī)范
桂林理工大學電子探針型號為JXA-8230,該儀器的校準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測試的準確度。校準過程包括儀器硬件校正、軟件測試參數設置。此外,試樣要求及制備、測試精度規(guī)范應按相應規(guī)范執(zhí)行。
1.2.2 試樣要求及制備方法。試樣要求及制備方法如下。
①試樣要求。固體樣品、表面拋光、厚度均勻,在高壓電子束照射下穩(wěn)定、無磁性、無放射性且導電;若試樣本身不導電,應噴涂導電膜,其厚度應與標樣噴涂的導電厚度相同(15nm)。試樣的尺寸可根據不同樣品臺的尺寸選放光片、光薄片、探針片及圓形靶等樣品,方形樣品臺面(長×寬×厚=47mm×27mm×2mm)可放光薄片、探針片;圓形樣品臺包括:單孔樣品臺(內徑75mm)可放光片;四孔樣品臺(內徑35mm);九孔樣品臺(內徑25mm)可放圓形靶。
②制備方法。粉末試樣,用環(huán)氧樹脂等鑲嵌材料混合后,進行粗磨、細磨及拋光方法制備;塊狀試樣,用環(huán)氧樹脂等鑲嵌后,進行研磨和拋光。較大的塊狀試樣也可以直接研制和拋光。
1.2.3 測試精度規(guī)范。測試結果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文件規(guī)范執(zhí)行,表2列出了常見礦物測試精度規(guī)范。
2 試驗條件的選擇
2.1 激發(fā)電壓的選擇
用電子探針對黃鐵礦進行定量分析,通常選用15kV的加速電壓。
2.2 電子柬流的選擇
在對黃鐵礦進行定量分析時,需用20nA的電子柬流便可得到滿意的分析結果,這是因為黃鐵礦中鐵含量高。
2.3 束斑大小的選擇
此次測試所用到的電子探針為JXA-8230,束斑的大小與樣品單位面積上所照射的電子密度呈負相關,因此,束斑的選擇又不能太大。在對黃鐵礦進行定量分析時,5μm的束斑即可滿足測試的需求。
3 標準曲線的建立
3.1 待測樣品、標樣的選取
選用天然的黃鐵礦作為該試驗的基礎樣品,將其制作成薄片用作待測樣品。通常,標樣選擇的合理直接決定試驗數據的有效性。本研究所采用的標樣均為中國地質科學院頒發(fā)的礦物標樣,具有較好的均一性和代表性,分別為黃鐵礦FeS2、磁鐵礦Fe3O4、赤鐵礦Fe2O3、單質鐵Fe、鎂橄欖石(Mg,Fe)2SiO4。
3.2 待測樣品的測試及標準曲線的繪制
基礎樣品黃鐵礦經過常規(guī)操作,最后通過壓片機制成光薄片,鍍碳后,即可在JXA-8230電子探針上測試。本次研究選取了常見并具有代表性的5種標樣,在相同測試條件下(15kV-20nA-5μm),通過改變測試黃鐵礦所需標樣的方式,分別測試其成分含量,每組標樣測試5組有效數據后取平均值,通過平均值與中國地質科學院頒發(fā)的黃鐵礦中各個元素理論值相比,即可得到相對應標樣的最優(yōu)百分比,建立測試黃鐵礦最優(yōu)標樣判定曲線圖(見圖3)。圖表顯示,用于測試黃鐵礦的5種標樣測試的結果均在誤差范圍內,一般而言,5種標樣均可作為測試標樣測試黃鐵礦,但相較而言,5種標樣的測試結果也有優(yōu)劣之分,標準曲線圖直觀地顯示出赤鐵礦所勾畫出的曲線相較最遠(100%),黃鐵礦與理論值最為吻合,故而初步判定在此5種標樣中,測試待測礦物黃鐵礦時所選用的最優(yōu)標樣應為黃鐵礦,單質鐵、磁鐵礦、鎂橄欖石、赤鐵礦相繼次之。
3.3 可替代的最優(yōu)標樣選擇
在日常測試中,尚不能擁有所有自然標樣礦物,因此需要尋找合適的可替代標樣。從黃鐵礦電子探針測定中,經綜合分析,可選擇單質鐵、磁鐵礦等作為替代標樣,而赤鐵礦和鎂橄欖石測定結果相對較差。
3.4 標樣數據庫和標樣反測數據庫的建立
數據庫的建立是一個相對較長且循序漸進的過程,應包括建立不同(10、15kV和20kV)條件下標樣數據庫和對應反測標樣數據庫。電子探針能否準確定量分析,標樣數據庫的準確性直接影響測試的準確性。為此,在做完某一種礦物的標樣之后,通常需要進行反測(以標準為待測樣品),即定量分析,通過比較反測數據與理論數據的差異,確定標樣是否可以應用到后續(xù)的測試試驗中,反測數據結果是一種判定標準有效與否的重要依據。完整的標樣數據庫是該試驗設備測試能力的直接反映。
4 總結
①微區(qū)原位高精度電子探針室的規(guī)范化管理及應用,規(guī)范了實驗室管理,促進人員分配,同時建立一套有效分類標樣數據庫,可提高高校大型儀器利用率,間接增加了測試單位效益,是一項長期的循序漸進的工作。
②實例論證研究表明:標樣選擇的原則為同種標樣優(yōu)先,要靈活考慮尋找可替代的最優(yōu)標樣,有助于理清電子探針測試技術基本原理,有效促進對電子探針儀器應用開發(fā)的研究。
③建立標準分類數據庫和反測數據庫,有助于快速更新標樣庫,提供方便快捷的測試方法。
參考文獻:
[1]K.G.Gartzman,A.N.Efimov,任學謙.無標準定量電子探針微分析[J].地質地球化學,1982(10):54-56.
[2]周劍雄,陳振宇,芮宗瑤.獨居石的電子探針釷-鈾-鉛化學測年[J].巖礦測試,2002(4):241-246.
[3]劉玉龍,陳江峰.獨居石電子探針化學年齡方法[J].地學前緣,2003(2):394.
[4]李學軍,郭濤,王慶飛.電子探針化學測年方法[J].地學前緣,2003(2):411-414.
[5]張文蘭,王汝成,華仁民,等.副礦物的電子探針化學定年方法原理及應用[J].地質論評,2003(3):253-260.
[6]邱偉強,殷曦敏,周穎越,等.高校院級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管理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6):2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