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音樂教育活動作為美育實踐發(fā)展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音樂教師要正確認識音樂活動中美育實踐的重要性,其不僅強調要關注到學生各項音樂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還必須不斷強化學生的審美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音樂教師要嚴格遵循美育原則,在音樂活動課中積極開展美育多方面審美教育,創(chuàng)新完善音樂活動內容和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將進一步對音樂活動課中美育的實踐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 音樂活動;美育;實踐措施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8)01-0018-02
學校美育實踐的核心手段就是藝術教育,通過組織開展各種藝術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審美能力和素質。音樂活動作為學校音樂教育的一部分,其主要側重于學生音樂技能和方法的學習和訓練,教師在音樂活動中要充分展現出音樂的美育功能,積極引導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進行綜合審美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最大限度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學生音樂藝術學習的全面發(fā)展。
一、音樂活動課美育實踐分析
顧名思義,音樂活動課是一種以活動為主的音樂課程,在實際活動中音樂教師要充分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散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帶著目的去完成各項音樂活動任務,在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學習能力和審美能力[1]。與傳統(tǒng)音樂教學課程相比較,音樂活動課的學習氛圍更加輕松愉悅,學生能夠在多種多樣的音樂活動中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發(fā)揮出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實現學生音樂學習的個性化發(fā)展。例如,音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接歌比賽、演唱會模擬以及樂曲賞析等活動,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掌握視、聽、演、唱等實踐能力,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接受音樂知識和技能,全身心地投入音樂藝術學習中。
二、音樂活動課美育實踐的出發(fā)點和發(fā)展目標
與音樂必修課、選修課相比較,音樂活動課有著顯著的不同之處,在音樂活動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氛圍更加愉悅輕松,活動過程以學生以學生創(chuàng)作為主,是音樂教學課堂知識能入的延伸。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活動課時,要充分發(fā)揮出其美育功能,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工作內容。
1尊重學生,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在音樂活動課上,音樂教師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音樂學習特點,結合學生的音樂學習愛好需求,有針對性地組織音樂學習活動,從而發(fā)揮出學生在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促使他們創(chuàng)新思維的有效散發(fā)。只有當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時,受到教師的尊重和理解,才能夠樹立起更好的學習自信心,帶著教師的信任和鼓勵,去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技能。在音樂活動課過程中,教師要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設置好學生的活動任務,指導各個小組有序完成活動目標,展開小組之間的相互競爭比賽。音樂教師可以將整個音樂活動課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準備階段,另一個則是合成階段。在準備階段中,教師要讓學生承擔活動主角角色,引導他們去收集各項活動道具和資料,比如各項樂器、樂譜等,這就是一個活動的開始,學生能夠短時間融入到活動中,以輕松、無拘無束的心理狀態(tài)面對活動的準備工作,這樣的過程能夠使學生的學習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學生能夠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在音樂活動中學習中更加認真努力,不辜負教師的用心良苦。
2感受入手,發(fā)揮誘導方式作用
音樂活動課根據其教學屬性不同,可以分為不同類型的教學課程。例如,興趣特長課是按照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需求開展的音樂活動課;學科活動課則主要是涉及音樂專業(yè)理論知識、技能的音樂活動課,無論哪種屬性活動課教師都要從學生學習感受入手,注重學生的音樂學習個性化發(fā)展,充分考慮到活動主體學生心理的感受。因此,在音樂活動課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出誘導方式的作用,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感受去選擇能夠接受的音樂藝術事物,最大限度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音樂活動課開展前,教師要全面掌握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有針對性地設置活動課內容,內容要緊貼學生的實際生活,又能夠突出音樂藝術美育特點,實現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
3促進參與,合理采取激勵手段
音樂教師要想促進學生參與音樂活動課的積極行為,就必須合理采取有效的激勵手段,調動起學生在活動課中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才能夠體現出音樂活動課美育實踐教學價值,實現學生音樂學習的全面發(fā)展。例如,音樂教師可以采用直接滿足式的激勵方法,在每堂音樂活動課中安排學生主持實踐音樂活動,指導他們去合理分配活動任務,完成活動學習過程,這樣有利于促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和快樂感,更加熱愛上音樂這門藝術;教師也可以采用創(chuàng)建情境方式激勵學生音樂學習,通過將音樂活動課教室設置成演唱會舞臺或者運動場,讓學生扮演模擬角色,以自身的表演風格去演繹經典曲目,這樣能夠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活動參與欲望[2];教師也可以采用隨機性間接的激勵方式,在活動課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科學點評,指出學生表現優(yōu)秀之處,給予其一定的表揚或者物質獎勵,這樣能夠讓學生在競爭中相互進取、相互學習,促進全體學生音樂學習的發(fā)展進步。
三、音樂活動課的審美教育實踐
1升華情感,提升學生音樂綜合素質
審美教育作為音樂活動課的重要內容,是音樂教師實施寓教于樂的核心手段。美的音樂活動課能夠有效升華學生情感,提高學生對音樂藝術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例如,在音樂表演活動中,教師組織學生在舞臺上表演歌曲《盼紅軍》,要引導學生帶著感情去演繹歌曲,以小兵張嘎為模范榜樣,去感受那個艱苦戰(zhàn)爭年代里民眾盼望紅軍的真實心情,學生在表演前自編自導,帶著自身的真實情感去表演歌曲,塑造出屬于自身特色的舞臺人物形象;又比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熱愛體育運動的興趣,組織開展《奧運暢想曲》音樂活動課,讓學生扮演中國運動員去演唱國歌,感受站在領獎臺上的祖國自豪感,進行一次音樂學習愛國教育。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扮演觀眾演唱奧運會主題曲,體驗運動場館內的氣氛,促使學生內心產生美的共鳴與震撼,內化為良好的綜合素質。
2塑造精神,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情操
在音樂活動課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出學校多媒體資源的作用,通過在活動課堂上播放音樂視頻節(jié)目,讓學生感受不同的音樂文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中國好聲音》這檔音樂比賽節(jié)目,讓學生認真感受傾聽那些為了追求音樂夢想的美妙聲音,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有著在音樂道路上不同的困難和曲折,但是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詮釋好每一首歌,在音樂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在這樣積極向上的音樂節(jié)目播放中,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那些音樂追夢者的精神力量,讓學習音樂的學生充滿這能量,同樣為了追尋自己的音樂夢想而不斷努力奮斗,在今后道路上樹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音樂活動課審美功能能夠促使學生個性得到解放,促使學生的精神得到升華,能夠發(fā)現身邊美好的事物。
3啟發(fā)智力,拓寬學生音樂知識面
在音樂活動課中審美作為一種情感交流,能夠有效啟發(fā)學生智力發(fā)展,激勵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去發(fā)現美的事物、表現美的事物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事物。例如,在以“中秋節(jié)”為主題的音樂活動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3],教室舞臺的燈光是一輪明月,舞臺背景是一片綠樹林,伴奏是蘆笙樂器發(fā)出的娓娓動聽聲音,在這樣的教學場景下學生能夠帶著豐富情感去演繹中秋主題歌曲,在表演中完善表演內容,提高自身的音樂表演能力。又比如,教師在組織開展“接歌傳球”音樂活動中,教師要創(chuàng)建出良好的競爭學習場景,讓學生以即興表演的方式去唱出一個樂句旋律,構成民歌中“魚咬尾”的格式,在這樣的音樂學習活動中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表演膽量,學生不僅能夠復習到音樂教學課堂上的樂理知識,還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提升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意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4強調個性,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在音樂活動課中審美是一種為了不斷追求精神自由釋放的體驗過程,音樂教師要始終強調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注重學生最大潛能的激發(fā)挖掘,促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音樂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音樂教學模式的弊端,在活動教學課中實現角色的轉換,以學生為活動課堂主角,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釋放個性,感受音樂活動中的藝術之美。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音樂大合唱活動,在活動中那些性格較為內向孤僻的學生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能夠切身感受到那種舞臺上融洽溫馨的表演氣氛,大家一起揮灑汗水、一起大聲歌唱,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完美演繹出每一個表演活動。音樂教師要正確認識到音樂活動課的設置開展,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藝術素養(yǎng),促使他們能夠掌握各項音樂技能和方法,具備一定審美能力,以發(fā)現美的眼光去看待身邊事物。因此,音樂教師要注重在活動課中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通過學生個體本性去實現他們的整體意志。
結 語
綜上所述,在音樂教育中教師要積極開展各種音樂活動課,通過有效發(fā)揮出音樂活動課的美育功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能力,能夠帶著真實情感去創(chuàng)造美好事物、發(fā)現身邊美好事物。音樂活動課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讓師生共同得到音樂藝術美的享受和品味,感受到不同音樂表演人物塑造出的不同精神,促使他們成為一個完整高尚的人。音樂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校資源,結合學生學習興趣和需求開展音樂活動課,注重對學生音樂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沈乃紅.音樂活動課中美育的實踐與探索[J].中學音樂,2014(03):58—59.
[2] 閻名洋.當代學校美育與音樂教育思想的應用探究[J].文化教育,2015(03):65—68.
[3] 姚 琦.改革高校音樂教育,重視音樂教育的美育功能[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2013(06):121—123.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