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給了我十只小小的蠶,它們看起來跟毛毛蟲差不多,但色白如玉,溫柔敦厚的模樣顯示了它在蟲家族中高貴的血統(tǒng)。我把它們養(yǎng)在一個大大的盒子里,它們不緊不慢地在桑葉上爬著,仿佛在視察它們的新家,一副很滿足的樣子。這些小小的蠶兒是那么可愛,我在每次觀察時都有意外的驚喜。
那天中午,我摘來桑葉,準備喂給它們時,忽然發(fā)現(xiàn)有一只蠶一動不動地趴在那兒,顏色也變得很淺了。我用手輕輕碰了碰它,它仍然不動。我頓時慌了,難道它死了嗎?我急忙告訴爸爸。爸爸看了看,笑著對我說:“你個小笨蛋,這是蠶脫下的表皮,這表明蠶兒又長大了。”哦,原來是虛驚一場!仔細看看它們,它們果然都長大了許多,飯量也變得大多了,吃起桑葉來能聽得見“沙沙”的聲音。
它們吃食的樣子也很有趣。今天中午,我發(fā)現(xiàn)桑葉都被吃光了,有的蠶兒頭抬得很高,呆呆地望著天花板,仿佛正在期待著會有新鮮的桑葉從天而降;有的則漫無目的地在盒子里爬著,似乎正尋找一點點能吃的東西。我看后心疼極了,連忙跑到樓下,摘了一大把嫩綠的桑葉。蠶兒們一見到桑葉,立刻變得精神起來。瞧!有一只蠶爬到桑葉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瞧它吃得搖頭晃腦的樣子,好像在說:“桑葉真好吃!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更好吃的東西了!”有的則三三兩兩聚到一起,像在開聚會似的,共同享用一片桑葉,大快朵頤;而有的呢,則呆若木雞,仿佛仍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中。這時,一片桑葉倒下來,不偏不倚,正好打中了這位“蠶才”的哲學(xué)思維,它扭了扭腰,仿佛才回過神來,發(fā)現(xiàn)美味已經(jīng)所剩無幾,趕忙加入蠶食的行列,狼吞虎咽——詩人也是要填飽肚子的呀!
瞧,這就是我的蠶兒們!在那大大的盒子里,它們每天都蓬勃向上,帶給我無限歡樂。
名師點評
寫動物的作文中,擬人幾乎是必不可少的修辭手法。正是它給我們的作文增添了生動的色彩。其實,在運用擬人時我們不僅可以把動物寫成人,而且可以賦予它們?nèi)宋锏男愿窈蜕矸?,比如,文中便是將一只蠶比喻成沉醉在自己的幻想中的詩人,一會兒“呆若木雞”,一會兒“扭扭腰,仿佛才回過神來”,這些傳神的描寫使筆下的小動物更加生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