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興趣能養(yǎng)活自己嗎
秦朗自稱“小城音樂人”,他從小就喜歡音樂,長大后的夢想自然就是做出好的音樂,他離開自己的小城,坐幾千公里的火車,只身來到了北京。這里遍布著錄音棚、音樂制作人,離他實現(xiàn)夢想只缺一個被發(fā)現(xiàn)和賞識的機會。
三年過去了,他還是像賣保險的推銷員一樣,抱著自己的吉他,走進一個個試音棚,然后一次次在嘲諷聲中倉皇逃出。他懷揣對音樂的愛,也像是懷揣贓物的竊賊一樣。曾經(jīng)—起在酒吧唱過歌的朋友都已經(jīng)出了專輯開了演唱會,只有他沒著沒落。家里,父親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親戚們都覺得他應該回來接班父親的生意。
他把自己的煩惱寫成一封信,放進了解憂雜貨店外的投信箱。
你的興趣能養(yǎng)活自己嗎?電影《解憂雜貨店》在小城音樂人秦朗的故事里向我們提問。
我們對一件事物,從興趣,到愛好,再到不斷追求的人生理想,在這個演變過程中,有的夢開出了花,有的夢飄散在風中。
如果在把喜歡的事物變成夢想之前,我們對自己有一個較為準確的判斷,這個世界上就會少很多死撐的堅強和碎掉的聲音。
在把興趣當成夢想之前。你不妨問問自己:
你的興趣適合往職業(yè)方向發(fā)展嗎?還是只適合作為人生主線外的一種補充?
檢驗夢想的標準
TFBOYS組合的王俊凱飾演了《解憂雜貨店》里三個孤兒之一的小波。昨天他唱著“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轉眼間,他已經(jīng)走進了北京電影學院的校園。
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對。他應該走進中央音樂學院不是嗎?
多年前,當TFBOYS還不是TFBOYS,王俊凱還只是一個小學生,他和王源是當年那批練習生里最后堅持下來的麗個。雖然辛苦練習了很久很久,但還是很有可能無法正式出道。所以,他們必須要做的第一個判斷是:
我們的水平到底如何?專業(yè)人士怎么評判?其他人怎么評判?
他們開始了翻唱之路。
《囚鳥》因為很多網(wǎng)友喜歡,被推上了視頻網(wǎng)站首頁,《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被范瑋琪微博轉發(fā),他們翻唱的《當愛已成往事》很快獲得了超過40萬的點擊量……還沒出道兩小只就已經(jīng)是妥妥的流量之王了。
與此同時,音樂人士場下點贊,觀眾轉眼變粉絲,流量一浪高過一浪,有了這樣的保證,他們的幕后團隊才敢為他們成立組合,讓他們正式出道。
娛樂圈的跨界是玩得最早的,唱而優(yōu)則演,演而優(yōu)則唱,司空見慣。但對王俊凱和他的幕后團隊來說,出演影視作品,的確是一次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后的決定。這也是看《OC18》的寶寶們應該學習的第二招:
我的興趣,放進社會的維度來看,它的發(fā)展會如何?
唱片行業(yè)因為數(shù)字化技術的發(fā)展,極大地萎縮了。一邊是電影電視隨隨便便上億的票房,幾十億的點擊量;一邊是只能靠綜藝、晚會的出場費,以及賣給死忠粉的單曲和演唱會賺錢。王俊凱在中央音樂學院的大門前左轉,走進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大門,對音樂的喜歡從此變成人生的一條支線。假如我們的興趣順利地通過了“個人能力”和“社會發(fā)展”這兩個問題的考察,剩下的,才是努力。沒有經(jīng)過檢驗的目標,所謂努力,只是白費力氣。
有很多興趣是偽興趣
我的語文成績一直都不錯,高考時也順理成章地考上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從了文。
高中的夢想就是當作家,出書,給全班同學簽名,而大學四年、研究生三年過去,書呢,看了點,因為學業(yè)需要;文章呢,寫了點,有幾首現(xiàn)代詩發(fā)表了。整體來說,少年時的夢想,廢了。
大學同學Y就不一樣了。他看的書比我多,從大二開始,每天堅持寫500字。大三參加征文比賽,一篇動物寓言小說獲得了小說組的第二名。大學畢業(yè)后,他考入復旦大學王安憶老師的門下,攻讀創(chuàng)意寫作碩士,研究生期間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現(xiàn)在已然是正兒八經(jīng)的青年小說家一個了。
同樣的起點,同樣的喜歡,我眼看著他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而我還是個一臉茫然的寶寶。那時我覺得,“寶寶”真是一種絕望的。
“別人家的孩子”看多了,是真的讓人眼煩牙癢癢的。不過這些“別人家的孩子”對我來說,也真的是一面鏡子,照出了自己的懶惰,照出自己所謂的“喜歡”的不真誠。
沒有付出過,就不要輕易地談論喜歡,更別提熱愛。大多數(shù)人所謂的興趣和喜歡,只是自我陶醉罷了。
喜歡文學,卻不愿意拿起筆來;喜歡音樂,卻不愿意翻開樂譜;喜歡游戲,卻只是熬夜“吃雞”……有不少的心理咨詢師把這樣的喜歡稱為“偽興趣”。
知乎大神采銅在《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中說:我們要對自己的興趣進行升級,把對一件事的“消費型興趣”升級為“生產(chǎn)型興趣”。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從輸入向輸出轉化:喜歡寫作,那就先每天寫上幾百字;喜歡電影,那就看完后寫一篇影評;喜歡游戲,除了玩,也思考一下,這個游戲的哪些設計很有意思,如果是我,會在哪些設計上去修改一下……
無論你是想把自己的興趣發(fā)展為事業(yè),還是僅僅把它作為人生的一種調(diào)味,我們都可以通過對興趣的升級,讓興趣增加我們的價值。我們付出努力,但是我們也獲得更多的成就和滿足。
3次質(zhì)問辨識“偽興趣”
圍繞這個興趣,你做過哪些走訪與調(diào)查?
為了這個興趣,你做過哪些嘗試?你可曾在業(yè)余時間有過這方面的實習或兼職經(jīng)歷?那種體會是怎樣的?你覺得自己有繼續(xù)喜歡下去的可能嗎?
如果在興趣領域深耕細作,你打算給自己幾年的時間嘗試?你認為最壞的結果是怎樣的?你能夠承受這樣的結果嗎?
如果面對這三個問題,你沒有_點頭緒,那么你需要細細考量這個“興趣”本身。
想要把它變成“真興趣”,這三步你必須親自經(jīng)歷,如果經(jīng)歷過后,依然不想放棄,這才是你的“真興趣”。
枯燥的事物游戲化
天知道,讀一本《三國演義》會讓一個女生多痛苦。
初三畢業(yè)后,我抱著四大名著必讀的心態(tài),翻開了《三國演義》。幾百頁都是這么啃下來的:
誒誒誒,這個人是誰,他的武器叫什么來著!
這個人之前出現(xiàn)過一次的,到底在哪一頁,是什么來頭?
天哪!怎么會有這么多人、武器,時間、地點和戰(zhàn)爭啊!
(我真想拿一把刀插在自己胸口!)
當我玩游戲《三國殺》越玩越溜的時候,才明白,什么叫“相見恨晚”。玩了幾十局下來,我已經(jīng)熟知龐統(tǒng)的技能,郭嘉多少歲英年早逝……一邊玩一邊重新拿《三國演義》來看,什么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貫石斧、青紅劍、寒冰劍、雌雄雙股劍……這些武器我都能來一個貫口了,武器的屬性、功能也熟稔于心。
之后,當我再遇到一堆對自己來說太陌生和枯燥的東西,我會先去看看有沒有相關游戲,先通過游戲熟悉一下這個新玩意兒。要是沒有,我也可以試著開發(fā)一個野生游戲嘛!
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我一直對博物館保持著一種敬而遠之的尊重,總覺得,它們離我實在是太遙遠了。
直到央視《如果國寶會說話》這個節(jié)目的出現(xiàn)——
噢!原來“三星堆銅人像”長得像奧特曼??!
“太陽神鳥金箔”就是我們的扮靚神器——美瞳,哈哈哈!
還有紅山玉龍的“佛系三連”:好的,隨便,我都行!
仔細來講,此前博物館的文物已經(jīng)算是對書中文字的形象化了,但是這些形象對我們來說太遙遠太陌生了,就像很多人面對外國人通常都會臉盲一樣。
《如果國寶會說話》這個節(jié)目所做的事情,就是讓這些陌生的形象跟我們的生活發(fā)生聯(lián)結后,變得更接地氣,用我們熟悉的概念,置換陌生的概念。
形象化的方法,就是讓文字變得有聲、有色、有形狀,而且是我們生活里熟悉的聲、色、形。
現(xiàn)在我只想說一句: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歷史了!
遙遠的事物生活化
看《OC18》的寶寶們一定都還在被李白、杜甫折騰吧!大家都是過來人,都懂,都懂。自媒體大v六神磊磊曾經(jīng)也是如此,直到,他仿佛開了天眼、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開始用另外一種視角讀唐詩后,畫風突然就變得親切了:
表情包玩得好的人,惹不起惹不起。
下次再遇到難背的唐詩,不妨異想天開,只要能把詩歌與你的生活建立起聯(lián)系,詩與遠方,就在眼前。
有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用這樣的一種態(tài)度,去對待那些讓我們感到無趣、痛苦的事,也許最后,我們也能隨手寫出一本暢銷書,或者開發(fā)出一款人人在手的小游戲,誰說不能呢?
Q=《OC18》
A=昊睿
Q:你的興趣愛好是什么?你對它的定位是?
A:朗誦。我爸爸是國家一級播音員,朗誦呢,是播音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我從小耳濡目染,對它產(chǎn)生了興趣。從小我就開始參加爸爸單位的活動,還有一些比賽。從高二起,我打算把播音作為自己未來的職業(yè)方向?,F(xiàn)在,我已經(jīng)通過了省考,從下周周末開始,我就要陸續(xù)參加中國傳媒大學、蘇州大學等幾所大學的??剂恕?/p>
Q:你了解自己這方面的水平嗎(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有沒有去了解過它的就業(yè)情況,需要具備的能力,以及工作中的困難?
A:我的專業(yè)水平還可以,已經(jīng)通過了省考,拿過安慶市朗誦大賽一等獎。自己的氣息比較足,但有時會吐字不清,緊張,放不開。專業(yè)老師都說我的專業(yè)能力不錯,但是形象在這個行業(yè)不算有優(yōu)勢。播音主持方面的工作很多,比如播音員、婚慶禮儀、培訓機構老師,就業(yè)渠道還是蠻廣的,需要這方面技能的崗位較多,包括自媒體也需要這方面的人。相關崗位待遇差異化較大,得看個人情況。這些工作需要具備一定的播音水平、臨場發(fā)揮的能力,還要各方面都能了解一點,見多識廣。工作中比較辛苦的就是一定要每天練聲。
Q:實驗過后,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昵?
A:播音主持,是一門技術活,需要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這幾天去參加藝考,我看到很多跟自己一樣的藝考生,隨時隨地都在練習,連走路都在練聲。希望自己能在考試時把狀態(tài)調(diào)整到最好,考上理想的大學,繼續(xù)追逐自己的夢想。如果要把興趣發(fā)展成職業(yè),一定要喜歡這件事,并且愿意為了它付出努力,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和挫折都要努力克服。
Q=《OC18》
A=劉甜
Q:你有什么不喜歡卻不得不做的事情嗎?
A:有,每天背英語單詞。很枯燥,還老是背了又忘了,但又不得不去做。
Q:你覺得有哪些方法可以讓背單詞變得更有趣一些?
A:之前老師有說過,背單詞時聯(lián)系單詞的中文意思、寫法,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去記單詞。還有通過學習小組增加大家的互動等。
Q:實驗過后,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呢?
A:這幾天嘗試的記單詞方法都是以前沒有試過的,個人感覺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優(yōu)點是記得更牢固,印象也深,記住的單詞數(shù)量也多;而缺點是,在給單詞編故事或?qū)υ挼臅r候花的時間長。在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難,一些想用的方法不好操作,所以就放棄了。不過這會成為我以后的一個習慣,遇到不好記的單詞,我會先想想,有沒有什么有趣的方法,可以讓它變得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