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明麗
張文龍的家在山西的一個小村子,偏遠而又貧窮。小時候的張文龍就渴望走進大都市,他的理想是當老師。高考發(fā)揮失常,張文龍只考上了一所??圃盒!.厴I(yè)后,他在城里找了工作,??粕苷业降墓ぷ骱芷胀?,每個月的收入只有1000多元錢。每天忙于生計,張文龍覺得生活和理想相距甚遠。工作幾個月后,他越發(fā)迷茫,覺得一生不應該這么過,可是他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這時,張文龍最好的朋友考取了華東師范大學的研究生,他一下子看到了方向。他果斷地做出決定,他也要考華東師范大學的研究生。
可是家庭條件不好,他已經畢業(yè)了,不能再向父母要錢了。反復思考之后,張文龍決定回到家鄉(xiāng)王家焉煤礦,一邊打工,一邊自學考研。他剛來到荒山野嶺的煤礦時,引起了小小的轟動。在這里,他成為一個異類,一個大學生為什么要做礦工?很多人背后猜測,他是讀書成績太差或者人品有問題找不到工作,才來干又臟又累又有風險的苦力。面對冷言冷語,張文龍只當作耳邊風。
在做礦工的5年里,張文龍沒有白天只有黑夜。無論春夏秋冬,都是清晨5點半起床,開始一天井下作業(yè)。在井下300米,每天步行超過1萬米。高負荷的體力支出,開始的時候他有些不適應,晚上渾身酸痛,但是為了夢想他咬牙挺住了。他覺得年輕時吃點苦,不是壞事。晚上下班后,夜色降臨,耳邊傳來工友沉沉的酣睡聲,燈下是他一個人的世界。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英語、哲學這些書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他努力的吮吸著書中的營養(yǎng),一點點地變成他的血液。
張文龍只能在勞動之后學習,他每天的生活費只花7元錢,卻省吃儉用買了大量的書籍,一本書就是幾十元。他怕父母擔心,告訴父母在城里工作,邊工作邊考研。他連考3次都失敗了,父母很擔心,勸他:“別再考了,找個對象結婚吧,我們都等著抱孫子呢?!敝車牡V工看他考3次了,沒有放棄學習。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夢想。
當你拼命努力的時候,上帝看得見。在未來看不到光明的時候,影響張文龍一生的恩師出現了。在網上查資料時,張文龍看到華中師范大學高新民教授的資料,張文龍冒昧地給高教授寫了一封書信。令他意外的是,一個寒冷的冬夜,從礦井里回來居然接到了高教授打來的電話。為了不打擾工友,張文龍穿著一條秋褲興奮地跑出宿舍。電話里高教授說:“文龍,希望你繼續(xù)堅持,華師有能力培養(yǎng)你,不要放棄,抽時間來武漢,在學習方法上我們可以交流一下。”在高教授的鼓舞下,張文龍信心倍增,拼命苦讀。
今年是張文龍第4次考研,苦心人天不負,他終如愿以償地考上了華中師范大學的研究生。5年的礦工收入,讓張文龍很“富?!?。在寢室里,張文龍最多的不是衣服鞋子,而是近百本書籍。對于未來,他的目標一如既往的堅定:讀博。
張文龍一時成了勵志網紅,成了典范。而他卻說,除了要感謝良師益友,他最想說的就是,努力沒有門檻,無論從何時何地都可以開始,哪怕你就是一個礦工。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