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揚,李 艷,黃小賽,吳劍亮,馬佩坤
(1.南京大學國際地球系統(tǒng)科學研究所,江蘇 南京210023)
針對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提出一種集成PCA和CVA的新方法,提取2個時期房屋的變化。使用第一和第二個主成分作為CVA的輸入數(shù)據(jù),最大化保留數(shù)據(jù)信息,減少數(shù)據(jù)冗余和噪聲。數(shù)據(jù)在CVA過程中,利用向量的改變,從幅度和角度兩個方面來表現(xiàn)像素的變化,防止光照不同而產(chǎn)生的系統(tǒng)誤差,減少誤檢測[1-7]。
變化檢測涉及多時相遙感影像數(shù)據(jù)的應用[8]。本文所用數(shù)據(jù)是2個地區(qū)不同時間段的20 cm空間分辨率航空遙感影像,每幅影像都有RGB 3個通道并且拍攝于相近的光照條件下。該組實驗數(shù)據(jù)包括了變化和未變化的房屋。其中,有些房屋屋頂顏色重新刷新過,有些房屋有面積形狀等改變。在變化檢測前,先對影像進行了幾何校正以消除圖像偏移。
1.2.1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也稱Karhunen-Loeve變換(簡稱K-L變換),是一種線性變換。它是一種均方誤差最小的最佳正交變換,是在統(tǒng)計特征基礎上的多維線性變換[9,10]。轉(zhuǎn)換后的變量彼此間互不線性相關,這些變量就叫主成分,并且按照降序排列。主成分分析法也經(jīng)常被用來給數(shù)據(jù)降維。轉(zhuǎn)換前的數(shù)據(jù)可能具有較強的相關性,而轉(zhuǎn)換后的幾個成分彼此互不相關,第一主成分對應的是自協(xié)方差最大的成分,它保留了原始數(shù)據(jù)最多的信息,第二、三等主成分依次包含較少的信息。本文使用了變換后的主成分而不是原始影像作為輸入數(shù)據(jù),主要是關注PCA正交特征以及數(shù)據(jù)量的減少。一幅影像的紅、綠、藍3個通道分別對應三原色,互不相關,但它們的帶寬可能會導致正交誤差,地面屋頂?shù)鹊姆瓷湟矔υ加跋窆庾V信息造成影響,從而在變化檢測時出現(xiàn)錯誤。主成分分析方法將一個n通道的遙感影像重新組合成一幅n個成分的影像,這n個成分分別是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和第n主成分。根據(jù)實驗,表1顯示了前兩個主成分,已經(jīng)包括了原影像95%以上的信息。因此,本文使用前2個主成分進行變化檢測。
表1 實驗區(qū)個主成分分量所占百分比表
1.2.2 變化向量分析
變化向量法是簡單方差法的擴展,是一種變化檢測的預分類方法。變化向量分析法是通過描述t1時相到t2時相光譜向量變化的大小和方向來檢測變化。對 t1、t2不同時相的遙感影像作相對差值運算得到變化矢量,變化矢量的歐氏距離表示變化強度,指向表示變化類型[11]。假設t1時刻某一像素的灰度矢量是G=(g1,g2…,gk),在t2時刻該像素的灰度矢量是H = (h1,h2…, hk)(k是像素的數(shù)目)。變化向量?G如下:
||?G||幅度和角度的數(shù)值越大,表示影像在t1和t2時刻的差別越大。光照不同將導致CV幅度較大,CV的角度不會受光照影響。
所有像素分為變化和不變兩個類,根據(jù)它們的CV分布特征進行分類。自適應閾值法(OTSU)是一個常用的兩類分類方法,這里用來對所有像素的CV進行分類,明顯變化的目標像素被標記為白色的前景,而未變化的像素則被標記為黑色的背景。
由于幾何校正誤差、檢測噪聲或者陰影影響,初步分類的二值圖像上會出現(xiàn)一些誤差,這些誤差像素或區(qū)域通常會比房屋屋頂面積要小很多,而且,這些誤差往往發(fā)生在房屋周邊等輪廓邊緣附近,因此可以根據(jù)檢測目標的飽滿程度去除誤差區(qū)域。
A區(qū)變化檢測結(jié)果如圖1所示。其中有4個屋頂顏色改變了的房屋,和一個新建的房屋。A、B兩個區(qū)域房屋在前后兩個不同時間的遙感影像以及經(jīng)過PCACVA變換后的結(jié)果如圖2所示。
圖 1 區(qū)域A的變換檢測
圖2 區(qū)域B的變化檢測
從上述的實驗結(jié)果可以看出:
區(qū)域A有5處房屋屋頂發(fā)生顏色或形狀大小的變化,PCA-CVA方法檢測出全部5處變化(紅框標出);而普通PCA差分方法只檢測出3處,另外2處未檢測出的屋頂其形狀大小沒有變化只是顏色變化,如圖1d中藍框所示。
區(qū)域B中有5處房屋發(fā)生變化,PCA-CVA方法全部檢測出來,沒有遺漏或誤檢;而普通PCA方法僅檢測出3處變化,其中1處變化檢測不明顯,劃分時容易遺漏;另外普通PCA方法還有2處錯誤檢測,如圖2d中藍框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由于幾何校正誤差, 區(qū)域A藍框中標出的白色屋頂發(fā)生了較大位置偏移,導致PCACVA方法錯誤的檢測;除了幾何校正的誤差,光照條件的改變也會對結(jié)果造成一定影響。從圖中可以看出,a、c和b、d的誤檢都是因為光照變化使得屋頂顏色發(fā)生變化,區(qū)別在于PCA-CVA能把顏色發(fā)生細微改變的圖1中的屋頂識別出來,而不會識別圖2中只是明暗發(fā)生變化的屋頂,因為PCA-CVA包含了更多的原始信息,不會造成細節(jié)的缺失,而CVA方法相比普通差分法能使明顯的變化更加突出,經(jīng)過閾值去除細微的偏移或者光照誤差,保留那些真正的變化。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
1)PCA-CVA方法對房屋變化的檢測提取幾乎不會發(fā)生遺漏現(xiàn)象,即使是面積較小的屋頂,發(fā)生顏色或大小形狀細微變化時也能被完整檢測到;
2)在實踐中,為了獲得更加準確的效果,盡量減小偏移誤差,應當先對遙感影像進行幾何校正和配準;
3)PCA-CVA方法對影像顏色的變化更為敏感,不會遺漏屋頂人為或者光照的變化,雖然會有誤檢的情況,但仍比普通PCA方法更加全面和精確,不會在劃分時產(chǎn)生模糊的現(xiàn)象。
綜上所述,相比于傳統(tǒng)PCA方法,PCA-CVA法對變化屋頂提取的準確度更高,漏掉的概率更低,更適用于城市建筑物變化的檢測和提取。
[1] Singh A. Review Article Digital Change Detection Techniques Using Remotely-Sensed Dat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89,10(6):989-1 003
[2] Coppin P, Lambin E, Jonckheere I, et al. Digital Change Detection Methods in Natural Ecosystem Monitoring: A review [C].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Analysis of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2001
[3] Fung T, Siu W,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Its Changes, An Analysis Using NDVI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0, 21(5): 1 011-1 024
[4] 周啟鳴, 多時相遙感影像變化檢測綜述[J].地理信息世界,2011, 9(2):28-33
[5] Saxena A, Bansal D,Singh G. A Review on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for Change Detection on SAR Information[J]. Int J Computer Technology & Applications, 2014,5(3): 861-868
[6] 鐘家強, 王潤生. 基于獨立成分分析的多時相遙感圖像變化檢測[J].電子與信息學報, 2006, 28(6): 994-998
[7] Deng J S,Ke W, Jun L I, et al.Urban Land Use Change Detection Using Multi-sensor Satellite Images [J].Pedosphere 2009,19(1):96-103
[8] Deng J S, Wang K, Deng Y H, et al.PCA-Based Land-use Chang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Using Multi-Temporal and Multi-Sensor Satellite Da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8,29(16):4 823-4 838
[9] Jensen I S. Introductor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A Remote Sensing Prospective[M]. Beijing:Science press,2007
[10] Jolliffe I 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Berlin: Springer Press, 2002
[11] 王麗云,李艷,汪禹芹. 基于對象變化矢量分析的土地利用變化檢測方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4,16(2):30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