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有黃公者,好謙卑。有二女,皆國色。以其美也,常謙辭毀①之,以為丑惡。丑惡之名遠布,年過而一國無聘者。
衛(wèi)有鰥夫,失時,冒娶之,果國色。然后曰:“黃公好謙,故毀其子,妹必美?!庇谑菭幎Y之,亦國色也。
(《尹文子》)
【注釋】
①毀:說別人的壞話。
齊國有位黃公,非常謙虛。他有兩個女兒,都長得天姿國色。雖然她們長得美,但是黃公經(jīng)常謙遜地稱她們長得很丑。這樣一來,他兩個女兒貌丑的惡名就傳得很遠,以致過了出嫁的年齡,整個齊國沒有一個人來求親。
衛(wèi)國有個獨身的男子,很多年沒有娶上老婆,冒險娶了黃公的大女兒,結果發(fā)現(xiàn)她長得很漂亮。這樣一來,大家說:“黃公喜歡謙虛,所以貶低他的女兒。妹妹肯定也很美?!庇谑谴蠹覡幹缕付Y,二女兒真的也很漂亮。
“黃公嫁女”的故事告訴我們:謙虛是美德,但過度謙虛就不好了;評判人或事物,不能僅憑傳聞,必須弄清事實,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