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中國臺灣著名作家、評論家、歷史學(xué)家李敖在臺北“榮總”醫(yī)院去世,享年83歲。李敖2015年7月診斷出腦癌后,之后開始接受放射性治療導(dǎo)致免疫力下降、感染急性肺炎病危,他甚至有一封公開親筆信,希望“跟家人、友人、仇人好好告別”。雖然在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后,病情一度穩(wěn)定好轉(zhuǎn),但因過后病況惡化,仍不幸去世,各方好友也紛紛表示哀痛。
李敖的一生,是抗拒虛偽,抗拒世俗規(guī)矩的一生,也是蘊櫝古今,胸懷大義的一生。在奮筆提書著作等身的同時,李敖留給世間的,還有他那非典型的行事風格和許多真性情的快意恩仇。
1935年4月,李敖出生于黑龍江哈爾濱,在八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李敖出生之時,中國東北已在日本軍控制之下,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也成立了三年多。為了不做亡國奴,李敖一家遷居北平。1949年后,李敖全家赴中國臺灣,定居臺中。李敖筆翰如流,文采斐然,寫有許多針砭時弊、以文醒人的文章,但亦遭到了國民黨當局的查禁。在兩次牢獄之災(zāi)之后,李敖依然是初心不改,奮筆提書書寫快意恩仇。
在20世紀60年代,李敖曾是“全盤西化”的旗手,鼓吹要吸收西方的優(yōu)點,就避免不了西方的梅毒,掀起了激烈的辯論。但骨子里他研究國學(xué)很深,用力之勤,別有洞見,寫出《要把金針度與人》的作品,詳細介紹中華古籍,功力深厚。
2005年9月,李敖曾經(jīng)訪問中國大陸,在北大、清華、復(fù)旦三所高校發(fā)表“神州文化之旅”系列演講。在演講中,李敖描述自己在離開56年之后回到上海的感受:“對我而言,我才知道國家的富強是多么的重要?!崩畎秸f,“今天我們的中國文化、中國文字、中國精神都留下來了,我希望我和大家一起文采風流?!彼銊顝?fù)旦學(xué)子,希望大家“不但要從復(fù)旦出來,還要超過復(fù)旦,這樣子由于你們的光芒四射,對你們的學(xué)校才是真正的回饋。”最后,在次日的記者會上,李敖總結(jié)了自己的神州文化之旅,表示自己此番是“帶著眼睛來,來看祖國的進步”。
2015年,80歲的李敖罹患腦癌,開始接受治療。2017年6月,李敖因腦癌及放射性治療導(dǎo)致免疫力下降和感染急性肺炎住院。住院后,李敖曾寫下親筆信,其中提到,想在最后時間,想和家人、友人與仇人再見一面做個告別。
如今,一代文學(xué)大師與世長辭,空留諸多遺憾。但萬幸,留存世間的,還有他那80部奮筆書寫的名篇佳作,以及他一生不羈的快意恩仇。
李敖的一生留下了無數(shù)標簽,“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他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他更自詡“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nèi),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盡管自傲,但李敖的作品確實見證其高超的文化內(nèi)涵與文采。《傳統(tǒng)下的獨白》談男人的愛情、談女人的衣裳、談媽媽的夢幻、談法律的荒謬、談不討老婆的“不亦快哉”……各文的性質(zhì)雖是雜拌兒,但是貫串這雜拌兒的卻是一點反抗傳統(tǒng)、藐視傳統(tǒng)的態(tài)度。《北京法源寺》以大人物為主角,舉凡囊括生死、鬼神、僧俗、夷夏、中外、強弱等重要的主題,都在論述之列,強烈地表達思想,內(nèi)容豐富自是罕見。集80部作品的《李敖大全集》,更是以3000萬字傲立于世。2018年1月,李敖最新的自傳正式出版,在書中,他用幽默詼諧的筆調(diào),記取了自己一生中的點滴片段,也展現(xiàn)了自己特立獨行、嬉笑怒罵、桀驁不馴和愛憎分明之外的勤奮、仗義、深情和勇敢。一部盡得文采風流的浮生雜憶,也是一部耄耋老人對人生、世事、情感、修為等平生履歷的通達徹悟。只是無盡風流文章,如今盡成絕唱。
對于李敖,有評論者認為,李敖的文字可能是靜態(tài)語言,但是他喚醒了多少心靈。有人說,他這一生,用一支筆震撼海峽兩岸,用一張嘴影響無數(shù)華人。
李敖說:要想佩服誰,我就照鏡子。這樣的自傲是李敖的本色,悍氣與斗志總是夾雜著頑皮和幽默,甚至花邊和風流。李敖擅長自吹自擂,但他又何其清醒!在言行中,李敖顯得那么自大;在作品里,李敖顯得那么自傲;在思想里,卻又是那樣的深刻。
在李敖辭世后,他生前好友、媒體人陳文茜對其評論道,對李敖來說,“這輩子生活就是搏斗,用肩膀,用尖銳的筆,用生繭的手,用畢生的耐力。而他走后,何方是云彩?不必衣,不必淚垂,不必再見”。
的確,不說再見,因為,他就在那里。
(本刊綜合整理)(編輯/陳勝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