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圓媛 何海珠
從去年的《盲俠大律師》《使徒行者2》到《溏心風暴3》起,闊別已久的港劇以網劇形式再度“北上”內地市場,許多人也將2017年定義為港劇元年。今年第一季度,香港國際影視展上三大平臺的片單備受矚目,視頻平臺再度與港劇深度合作,甚至自己擔綱制作方一員,“衛(wèi)斯理”“宮心計”等大IP再現(xiàn)影視劇市場,2018年,港劇為“回歸”也是拼了!然而,看似“繁榮”的背后,也埋下諸多“待定”,行業(yè)內外充滿問號,港劇以新形式北上正在進行時,資本利益之外,曾經一度創(chuàng)造輝煌的內容質量是即將迎來“死而復生”,還是依然問題重重?
還記得不久前被圍觀的《盲俠大律師》《反黑》《使徒行者2》《溏心風暴3》嗎?去年,幾部連番上線的港劇皆在“追劇圈”引起了討論,正因此,許多業(yè)內人將2017年定義為“新港劇元年”。在內地資本的支持下,香港制作團隊與優(yōu)愛騰三大視頻網站頻頻合作,拉開了港劇“回歸”的序幕,也同時走出了“新”路線。跳出地域限制,依托互聯(lián)網是這次港劇再度“北上”的新方式。去年,TVB便進行了一輪試水——與內地視頻網站合作推出了數(shù)部與香港同步播出的劇集。TVB節(jié)目及制作副總經理杜之克也一度表示,TVB每年起碼做23部自制劇,跟內地網站達成合作的劇集已過半數(shù),大規(guī)模地同步登陸內地視頻網站或許能令港劇在內地重新流行。而今,在去年小試市場后,這股北上之風更為迅猛。
今年三月,香港國際影視展上,視頻網站已競相流露出2018年繼續(xù)拓展港劇市場的“野心”。優(yōu)酷與TVB、TVBC共同推出“全球同步劇系列”,宣布獲取TVB在2018年十余部新劇的內地獨播版權。而另一方面,騰訊視頻在影展上也同時透露,推進新港劇仍是今年的計劃之一,《宮心計2之深宮計》將在五月與觀眾見面,并實現(xiàn)在自家平臺與TVB同步播出。除此之外,雙方也將繼續(xù)聯(lián)手打造《使徒行者3》《鐵探》等劇集。
影展剛剛落幕,劇集便紛紛上線,本月初,優(yōu)酷與邵氏兄弟影業(yè)合作的《飛虎之潛行極戰(zhàn)》與觀眾見面,苗僑偉、吳卓羲、黃宗澤等主演也十分滿足“港劇迷”的期待陣容。不過,緊隨其后,愛奇藝則更令觀眾“震驚”,由自家平臺出品的《冒險王衛(wèi)斯理之支離人》不但打出一記“回憶殺”,延續(xù)了倪匡的大IP衛(wèi)斯理系列,還請來王晶監(jiān)制,余文樂、任達華、林家棟下場拍網劇……當這些信息接踵而至,不僅令人抱有一絲幻想,曾經輝煌了一個時代,陪伴了幾屆觀眾的港劇,這一次真要蓄力北上、回歸主流市場了?!
如今,港劇“回歸”的陣仗鋪開了,且勢頭越發(fā)猛烈,效果呢?網友目前的反饋是——尷尬!
當人氣電影咖余文樂、金像獎最佳男主得主任達華、林家棟、“石榴姐”苑瓊丹和IP“衛(wèi)斯理”的名字并列出現(xiàn),并由王晶擔綱監(jiān)制,不少網友紛紛點開《冒險王衛(wèi)斯理之支離人》一探究竟甚至滿懷期待,然而,撲面而來的感受卻只剩下一個——雷。特效很多,效果卻很差,令彈幕不住發(fā)問:“做不好特效能做好劇情嗎?”顯然,劇情同樣令人感到有些“一言難盡”,網友點評可歸結為“人設無腦,劇情幼稚”,種種硬傷,都白白浪費了卡司陣容與“影帝團”的演技。而另一邊,《飛虎之潛行極戰(zhàn)》也不容樂觀,盡管豆瓣評分截至本刊發(fā)稿仍守住了7分大關,但評論區(qū)中卻充滿網友的“遺憾”:久違的味道,卻只剩熟悉的設定。港劇再度強勢來襲,口碑卻“仆街”,“總負眾望”背后也有成因……
文化沖突
不可否認,盡管香港“回歸”已是20年前的事,但香港地域與內地始終存在著不小的文化差異性。曾經,能超越這種文化屏障的當屬武俠、古裝劇,因其特殊的調性與文化中的共性,總得以巧妙化解由于兩地背景而帶來的差異感,即便是因戲需求海峽兩岸三地甚至海外華人合作時,對手戲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違和感。但是,隨著香港古裝劇市場的越發(fā)不景氣,金庸、古龍等作品IP被過度消耗殆盡后,這橋梁已“中斷”。
而對于現(xiàn)代都市劇中,盡管內地觀眾群體數(shù)量龐大,也不乏“港劇情結”,但隨著內地近年內的飛速發(fā)展,分眾時代也已到來,即便美劇、英劇、日劇、韓劇等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且各自開花,但人們卻越來越趨向于在各自差異中尋找精神上的共性,這一點上,港劇卻顯現(xiàn)出些許“排外”特質,“港味”當然要葆有,但精神依然過度屬于“地方”就會缺乏和大眾的“共鳴”。
來自內地的“限制”
從多年前開始,早在“TVB時代”的“式微”之前,許多來自香港的優(yōu)秀制作人與編劇紛紛“離巢”,以個人或公司形式進入內地市場。盡管不少導演都曾表示,內地給予了他們更自由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以及在制作方面的“話語權”,但“限制”也不在少數(shù)。
香港導演、編劇、制作人鐘澍佳曾表示,希望內地的電視劇可以更加精練、加快節(jié)奏。而事實往往是,香港對電視劇工業(yè)化水平有一定要求,會精確計算至廣告劇情有無追看點,每集結尾的“懸念”是否足以吸引觀眾繼續(xù)追劇,但內地市場卻做不到這點,也會出現(xiàn)30集被剪輯成40集的事,創(chuàng)作者原本的設置都失去意義。來自資本方的限制也同樣會影響質量,同樣來自香港的盧倫常在合作時就會慎重考量公司,“在內地預算和內部的管理會更亂一些,所以選擇老板非常重要”,盧倫常便經歷過資方的“不靠譜”。而近年來,資本傾斜,流量至上的大環(huán)境同樣會影響北上的香港團隊。這之外,來自管理部門對影視劇項目的審查也會增加幾重關卡。
缺乏創(chuàng)新,質量不過硬
昔日,港劇一度輝煌,在影響力方面甚至走出國界或華語圈,就像著名韓劇《請回答1988》中呈現(xiàn)的那樣,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港劇熱早就蔓延至海外市場。但是,在今日看來,港劇卻走入了“套路”怪圈。盡管香港的制作工業(yè)素有傳統(tǒng)且相對成熟,但缺乏創(chuàng)新也成為當下一大“軟肋”,老梗循環(huán)使用,伏筆也讓看過幾部同題材的觀眾可以輕易一眼洞穿,燃點與淚點尚有,卻不再能激發(fā)觀眾的腎上腺素。除此之外,港劇“創(chuàng)新故事”少有,更多地則是再啟動傳奇時代留下的大IP,翻出并進行再創(chuàng)作,讓不少老劇迷充滿期待,但就目前率先“歸來”的幾部劇來看,在制作與編劇質量上卻并不過硬,頻頻有負眾望,后面的作品是否可以“逆襲”,仍需觀察。
你是否看好像《使徒行者》《飛虎》
這樣的港劇IP北上?
看好,也不止是簡單看好,需要觀望?!妒雇叫姓?》破25億的點擊率或播映量就證明了它的市場價值,《踩過界》在零宣傳下出人意料的好口碑,也證明了港劇有做好的潛質。港劇回暖,給了它一個北上的契機,創(chuàng)作人當然要抓住這個契機,但也有抓住一個IP就匆匆上馬、老瓶裝新酒者(還是沒醞釀好的新酒),在此就不逐一細表了,市場自然會優(yōu)勝劣汰。
(南方都市報 蔡麗怡)
不看好。
(影評人 文白)
《使徒行者2》口碑尚可。《盲俠大律師》《溏心風暴3》等這些TVB劇在視頻網站也有不錯的點擊率。還有一部非TVB出品的《反黑》,長尾效應明顯,還賣到了國外。所以總體來說,我覺得經典港劇IP北上是大勢所趨,也是拯救港劇的正確決定。有優(yōu)酷騰訊愛奇藝等強勢視頻網站加持,我也對《飛虎》等IP北上落地很有信心。
(自媒體人 E姐狼小蓓)
內地視頻網站、TVB和其他港劇的制作方也都明白港劇現(xiàn)在是一個比較小眾的劇種,它在內地甚至比不上韓劇的受眾多,所以他們對它的期待也沒有那么高。很多時候內地視頻網站選擇和香港那邊合作,只是想豐富網站的電視劇存量,港劇再怎么小眾,也還是有一定的死忠粉,內地視頻網站就是要爭取這一批死忠粉。
(羊城晚報 胡廣欣)
港劇北上受挫,
你覺得是什么原因?
有人北上嘗到甜頭,有人北人受挫,都是正常的,不能一概而論。受挫者需要反思,自己是否抓住了IP的魂,還是只披上了IP的華衣、內里潦草?目前大多數(shù)TVB的IP拷貝者,都不是創(chuàng)造了經典劇的原來團隊,編劇對作品沒有真感情、用套路來蒙騙過關的,演員也不乏滿場飛到處串戲結果讓人出戲的……受挫都有各自的原因。
(南方都市報 蔡麗怡)
為了錢。
(影評人 文白)
港劇北上受挫其實是一個時間性和情感維度的問題。在去年以前,純港式班底制作的港劇缺乏賣到內地的橋梁,不少好劇都只限于本港和港劇飯等小圈子傳播。TVB和內地電視臺合拍的劇又會因為失去“港味”口碑下滑,造成一種“港劇北上全面受挫”的假象。但其實你看看視頻網站引進的那幾部港劇,無論數(shù)據(jù)還是口碑,以及TVB制劇所得的收益,都是高于往年的。
(自媒體人 E姐狼小蓓)
本來港劇受眾基數(shù)就不大,所以沒辦法像內地劇集那樣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再者現(xiàn)在來內地的港劇都是偏保守的,他們都還是在重復過去那些成功的套路。對不看港劇的人來說,這些題材估計也不太感興趣。
(羊城晚報 胡廣欣)
港劇北上,你覺得最好的做法是怎樣?
沒有最好的做法。內地龐大的視頻市場,需要你又快又狠,需要趁熱打鐵、搶占先機。但好作品通常不是快刀手能做出來的?!稕_上云霄》的經典難以復制嗎?《沖上云霄2》就轟動了全港,是團隊用十年的等待、醞釀,各種天時地利配合,并且產生了能與舊作相提并論的故事、角色和演員?!稕_上云霄2020》有2億在手,2億一定大于10年嗎?未必。還是要沉下心來,想到好的故事,找到好的演員,磨出好的演技。
(南方都市報 蔡麗怡)
還是不要碰經典IP了。
(影評人 文白)
最好的做法是“一劇兩制”,在不踩政策紅線的前提下實現(xiàn)港劇班底對內容的完全主導,另外在內地行銷和宣傳方面的內容完全交給平臺的專業(yè)人士。
(自媒體人 E姐狼小蓓)
港劇北上、合拍劇這些都是這一兩年才出現(xiàn)的,雙方都還在不斷摸索當中,所以未來進步的空間還是有的,最好的做法是香港那邊先熟悉一下內地這邊的情況,知道內地觀眾的口味到底在哪里。但同時也要保持劇集的港味,所以其實考驗蠻大的,就中間要有一個很微妙的平衡。
(羊城晚報 胡廣欣)
接下來還可以“期待”一下這些港劇
港劇給許多人留下過美好的回憶,如今港劇北上無論是否受挫,對內地觀眾而言都是多了一個選擇,死忠粉可以繼續(xù)擁抱美好回憶,路人粉也可以行過路過,瞄兩眼再過。畢竟,在內地劇集質量也不容樂觀的形勢下,有得選總好過沒得選。那么,就讓我們來看看今年接下來還有哪些港劇值得我們期待一下吧。
《大帥哥》
主演:張衛(wèi)健、洪永城、蔡思貝、曹永廉等
當年在TVB留下了《西游記》經典作品的張衛(wèi)健,去年得到邀請回巢拍攝。本劇講述民國時期,主角狄奇(張衛(wèi)健飾)從一個小小的伍長躍升為軍閥的過程。張衛(wèi)健、洪永城、徐榮、李嘉飾演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譚凱琪、楊秀惠和蔡思貝飾演張衛(wèi)健的三位太太。
《跳躍生命線》
主演:馬德鐘、何廣沛、劉佩玥、張文慈等
如今《飛虎》再現(xiàn),卻不見一哥馬德鐘,原來他是去救人了。離開TVB兩年的馬德鐘回巢出演醫(yī)療劇主角,飾演本劇一名早年喪妻的救護總隊長。劇中將有很多大場面,包括暴風雨、臺風等災難中救人,展現(xiàn)急救隊員的工作狀態(tài),是典型的TVB醫(yī)療劇集之一。
《宮心計2之深宮計》
主演:馬浚偉、馬國明、蕭正楠等
前作的加強版,制作上求新求變,但延續(xù)前作中“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的理念。時隔八年,《深宮計》雖說是第二部,但和第一部并沒有什么關聯(lián),要說共同點,估計都是這兩部同是以唐朝為時代開展?!渡顚m計》光聽名字就知道還是后宮間的爾虞我詐,不知道能否延續(xù)甚至超越第一部的輝煌呢?
《危城First Lady》
主演:陳松伶、黃智賢、陳煒、李思捷等
以英國連環(huán)殺手“開膛手杰克”為藍本,講述20世紀初的香港,女探長祖迪費查(陳松伶飾)探案的故事,陳松伶將以女扮男裝的扮相出現(xiàn)。
《兄弟》
主演:王浩信、伍允龍、楊明、朱晨麗等
本劇遠赴英國等地取景,王浩信、伍允龍和楊明飾演失散多年的親兄弟。三人幼年因金融風暴而各散東西,長大后重聚卻發(fā)現(xiàn)當年的失散埋藏著極大陰謀。2018年TVB重頭劇集之一。
《機動部隊》
主演:林峰、蔡卓妍、方中信、鐘淑慧、溫碧霞等
林峰接下來的警匪片《機動部隊》,他和首次出演電視劇的蔡卓妍一起出演男女主角。故事以身任警方臥底,成功搗毀黑幫后重返警局的警員高家聲(林峰飾)、PTU女沙展何慧玲(蔡卓妍飾)和鐵面無私的隊長劉建暉(方中信飾)為主人公進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