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蓓鈺,王迦雯,田許靜,隨逍笑
(常熟理工學院,江蘇 常熟215500)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xiàn)代人在生活上越來越追求與眾不同。服飾配件不僅僅是具有實用價值的附屬品,而且變成了人們追求時尚、提高品位、展現(xiàn)個性特征的一種方式。服飾配件成為服飾中必不可的少一部分。如今,每年的時裝周,服飾配件也成為人們競相關注的熱點。由此可見服飾配件的重要性,它對整體的服飾有畫龍點睛的作用,讓人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服飾整體想要表達的含義,成為聯(lián)系系列服飾之間的紐帶,因此服飾配件的創(chuàng)新就變得尤為重要。
服飾配件是指除主體服裝(上衣,褲子,裙,鞋子)以外,能夠更好地襯托主體服裝的配飾。服飾配件包含很多種:帽子、披肩、首飾、胸針、皮帶、包、圍巾等。服飾配件在服裝整體中是從屬于主體服裝的,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它不僅能體現(xiàn)出不同的社會性和民族性,還能夠體現(xiàn)出不同時代人的審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階級性和歷史性。通過服飾配件,在一些細微的地方表達出設計者的想法,強化整體服裝的神韻。服飾配件出現(xiàn)的位置多種多樣,制作的手法也日益增多[1]。
很早以前人們就有佩戴服飾配件的習慣,如裝飾在草裙上的花朵,印第安人頭上插的各種顏色的羽毛(圖1),非洲部落的耳環(huán)等。最早人們佩戴服飾配件主要是出于喜愛或起到象征地位的作用,是基于人類對美的追求的實物載體。在我國古代,服飾配件指的是釵、綬帶、香囊等,不同階級的人在服飾配件上面都有非常嚴格的規(guī)定。如皇帝專用的龍袍,各級官員官袍前用的不同的補子、花紋,不同品級宮妃頭上的珠釵等。
隨著時代變遷,人們對于服裝配件的理解也發(fā)生了變化?,F(xiàn)在的服裝配件,已經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只是單純的裝飾或者表明階級身份的服裝配飾,它不光有點綴主題服裝的作用,還有協(xié)調整體服裝,填補整體空間的空白,給整體視覺帶來沖擊感和律動感的作用。服飾配件是人類文明發(fā)展、藝術進步的一部分。它已經變成主體服裝表達意蘊的一種延伸的方法,成為時尚不可或缺的一種形式。
圖1 印第安人頭飾
服飾配件分為頭飾、肩部裝飾、胸飾、腰飾、手飾、腳飾和佩戴飾。頭飾是用在頭部及面部的裝飾,如頭箍、帽子、耳墜、皇冠等;肩部裝飾指用在肩部的裝飾,如絲巾、披肩等;胸飾指佩戴在胸部的裝飾,如胸花,胸針等;腰飾就是指皮帶或腰間的裝飾品;手飾是指手表、手鐲、戒指等;腳飾指腳鏈、鞋子等;佩戴飾指服裝上和隨身攜帶的裝飾品,如包袋、綬帶等。
包袋作為服飾配件重要品類之一,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單品。以前包袋的作用只是方便人們隨身攜帶物品,而現(xiàn)在已經變成了不管男女老少、精英白領或是工薪階層的人們都隨身必備的一種服飾配件,同時包袋也衍生出了不同功能與用途,有用于晚宴的,有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有用于出門旅行的,各種不同用處的包袋在材質、樣式、耐磨性、舒適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的體現(xiàn)。不同款式的包袋給人帶來的整體效果也不同。帽子也是服飾配件的必備單品(圖3),是我們在秀場和生活中都常見的。帽子是戴在頭上的裝飾品,有遮陽、裝飾等作用,帽子的材質也是多種多樣,從基本的呢料到工業(yè)用的PVC,都可以作為帽子的材料,所以選擇帽子的時候也要注意與服飾搭配的整體協(xié)調性。在西方的傳統(tǒng)文化中,帽子是社交禮儀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階級和權利的象征。
圖2 Gucci酒神包
圖3 英國女皇所佩戴的帽子
以服飾配件中包袋為例,進行了相關的實踐。包袋的材質主要有皮革、紡織材料等,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包袋都是采用皮革,讓包袋顯得非常有時尚感。但并不是只有皮革才可以體現(xiàn)出時尚感。利用傳統(tǒng)的拼布制作手法,加上現(xiàn)代的制作工藝,做出中國的傳統(tǒng)臉譜形象,并且在臉譜和包袋的局部細節(jié)上面運用刺繡的手法來豐富整體細節(jié)。
不僅包袋上面的臉譜能夠體現(xiàn)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包袋的工藝材料也能夠體現(xiàn)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拼布就是把一定形狀的小片織物拼接在一起,這項工藝源于中國北方,是人們?yōu)榱朔篮l(fā)明出來的。拼布有著很強的創(chuàng)作性,它能夠根據(jù)不同的要求制作出各種精美的圖案。而刺繡盛行于南方,將中國南北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巧妙地融合,形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創(chuàng)新產品。近年來,刺繡被廣泛運用在各大秀場,不光是在主體服裝上,帽子、圍巾、包袋等上面也都能看到,更增加了包袋的文化時尚感。
現(xiàn)在包袋的種類可謂是多不勝數(shù),GUCCI的酒神包、PRADA的殺手包以及最近秀場上很流行的腰包、水桶包等,這些包的設計有的就是源于西方傳統(tǒng)神話。將包袋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結合,創(chuàng)造出具有中國文化氣質的包袋[2]。
臉譜是中國傳統(tǒng)戲劇演員臉上的繪畫(圖4)?;舅械淖迦翰柯涠加袑D騰的崇拜,而臉譜就是源于圖騰。臉譜給人的感覺是濃油重彩、圖案復雜,當我們將臉譜與包袋結合的時候,會給人產生一種獨屬于中國文化的藝術氣息。臉譜的造型采用幾何結構的方式勾勒出來,不用具象而用抽象的形式表現(xiàn)出臉譜圖案,讓臉譜幾何結構的硬朗線條與包袋外形上的棱角相呼應(圖5)。
顏色方面我們決定采用臉譜本身的顏色,如白、紅、黑、黃、藍等,用色大膽鮮明。在傳統(tǒng)臉譜中,不同顏色的組合能夠體現(xiàn)出不同的人物風格,那不同顏色的組合運用在包袋上也能夠體現(xiàn)出不同的效果,紅色給人熱烈耿直的感覺,黑色給人理智中性的感覺,黃色給人沖動勇猛的感覺,紫色給人肅穆莊重的感覺,當這些顏色運用在包上的時候,既豐富了包的視覺效果,又給人濃濃的文化創(chuàng)新感。
在包袋的實用功能設計上,采用一包多用的方法。它本身作為一個手提包(圖6),上面有立體的臉譜圖案,臉譜圖案其實是一個小的零錢包(圖7),和包的整體是有暗扣相連接,而手提的地方又有拉鏈與包相連接,拉開拉鏈,手提包就變成了一個可以直接拿在手里的手包。零錢包、手提包、手包3種不同形態(tài)基本上滿足了一般情況下的社交場合,可以根據(jù)出席不同場合來選擇不同形式包袋,使包袋具有一包多用的功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再運用。
圖4 臉譜造型元素
圖5 以臉譜為靈感設計的包包
系列服飾中的服飾配件是為了主體服裝而服務的,不能讓人產生喧賓奪主的感覺[3]。其次,服飾配件需要在系列服裝中產生一個平衡,既讓人感受到明確的系列感,同時又可以完善和加強每件衣服的特點。如一套服裝都是紅色系,那我們在選擇服飾配件的時候就不要選擇很鮮艷的綠色配飾來進行搭配;如果一套系列服裝主要是以飄逸的感覺為主題,主體服裝以紗質感的布料為主,那我們選擇服飾配飾的時候,便也要以飄逸為主題來選擇,可以選擇羽毛等這些能讓人產生輕盈、夢幻感覺的服飾配件。
圖6 臉譜包包成品
圖7 零錢包
由于服裝與服飾配件的整體性要求,所以不僅要注意主體服裝與服飾配件之間的搭配,還要注意服飾配件之間的聯(lián)系。比如選擇耳環(huán)和項鏈的時候,不光要注意他們的材質、造型和整體服裝是否搭配,還要注意兩件單品之間的聯(lián)系,如果項鏈比較夸張,耳環(huán)就需簡潔一些,否則顯得頭部搖搖欲墜。
隨著時代的改變,服飾配件在整體服裝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它使整體服裝看上去更加鮮活飽滿。服飾配件的造型、顏色、大小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整體服裝遮蓋一些小瑕疵,使整體服裝看上去更加完整。如包袋加在整體服裝中就能給人一種豐富感和延伸感,讓人覺得這是在立體空間中的一種延續(xù)。在模特行走過程中,包袋隨著人走路的節(jié)奏而前后晃動,既豐富了人們的視覺,又給人們帶來了一種節(jié)奏感[4]。不同的服飾配件用在不同的主題服裝上面還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如最近流行的漁網襪和牛仔褲的搭配,漁網襪給人性感,很有女人味的感覺,而牛仔褲則給人硬朗帥氣的感覺,破洞牛仔褲更是增添一份隨性,這兩者結合就是將性感和帥氣兩種不同的風格結合在了一起,雖然風格相差甚大,但卻給人相得益彰的感覺。
服裝配飾是為了主體服裝服務的,其增加了整體服裝的美感、節(jié)奏感和延伸性,但同時也包含了一定的民族性、階級性和社會性。隨著現(xiàn)代人們對美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服裝配飾也越來越重視,服裝配飾與整體服裝的搭配也變得多種多樣。在搭配整體服裝時,要讓服飾配件與整體服裝融為一體,形成一個更加完整的藝術形式。人們的審美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服飾配件也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為滿足現(xiàn)代人的多元性需求,需要充分挖掘服飾配件的新穎性。
參考文獻:
[1] 吳靜芳.服裝配飾學[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4.
[2] 任 榮.畫龍點睛:論服飾品配件在服裝中的運用[J].湖南包裝,2010,(2):46-48.
[3] 曾昭瓏.包袋設計中的人性化表現(xiàn)[J].廣西輕工業(yè),2009,(4):140-141.
[4] 吳靜芳.時裝配套藝術[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