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雄燕 肖倩 桂林市人民醫(yī)院 (廣西 桂林 541002)
庫存紅細胞在術中大出血以及失血性休克等緊急救援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臨床輸血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紅細胞懸液,紅細胞懸液通常需要保存在2~6?,當患者需要緊急輸血時,由于紅細胞懸液溫度和人體溫度差異較為明顯,患者在輸注紅細胞懸液期間很容易受到冷刺激引發(fā)寒戰(zhàn),影響到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1]。本文結合本院需要輸注紅細胞懸液患者資料,對庫存紅細胞懸液輸注過程中應用輸血輸液加溫儀的具體效果進行分析。
1.1 臨床資料
以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間收治的80例擇期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齡32~75歲,平均(48.2±5.1)歲,ASA評價等級為Ⅰ級或者Ⅱ級,患者體重45~68Kg、平均(59.3±5.1)Kg。隨機將上述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麻醉等級、體重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較小,能夠進行比較(P>0.05)。
1.2 方法
紅細胞懸液從輸血科取出到手術是需要10min,手術室溫控制在21~23?C,在麻醉過程中,兩組患者均需要輸注紅細胞懸液。對照組:將庫存紅細胞懸液放置在30?C條件下,然后將其對患者實施輸注。觀察組:應用輸血輸液加溫儀對紅細胞懸液實施加熱,通過輸血輸液加溫儀連接專用管道對紅細胞懸液進行加熱,管道容量為20mL,水浴溫度為38攝氏度,管道出口位置的水溫為37.5?C[2]。兩組患者在輸注血管等其他方面的操作基本相同。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為:(1)離開庫存以及輸注前,兩組患者紅細胞懸液中的HCT、紅細胞計數(shù)、血清鉀離子、鈉離子以及氯離子情況;(2)輸注中速度變慢患者比例;(3)術后麻醉蘇醒期間寒戰(zhàn)發(fā)生率,寒戰(zhàn)發(fā)生使用寒戰(zhàn)評分標準實施評價,從0~3分,0分表示沒有,3分表示嚴重的寒戰(zhàn),分值越大,寒戰(zhàn)越嚴重[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按照觀察指標要求對各項參數(shù)進行整理,然后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完成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按照率(%)的形式表示,計量資料按照平均值±標準差形式表示,前者組間比較用χ2,或者組間比較用t,檢驗標準為P<0.05,表明觀察組和對照組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紅細胞懸液在離開輸血科以及輸注前的相關指標
在紅細胞懸液中HCT、紅細胞計數(shù)、血清鉀離子、鈉離子以及氯離子等參數(shù)方面,兩組對應的紅細胞懸液在離開輸血科以及輸注前變化不明顯,兩組之間也沒有明顯的差異性(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紅細胞懸液輸注紅速度變慢情況
觀察組患者在輸注紅細胞懸液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輸注速度變慢情況,而對照組中有14例出現(xiàn)輸注紅細胞懸液速度變慢(35.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寒戰(zhàn)發(fā)生情況
觀察組中2例出現(xiàn)寒戰(zhàn),對照組中有12例出現(xiàn)寒戰(zhàn),在寒戰(zhàn)發(fā)生率方面,觀察組少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在輸注紅細胞懸液期間的寒戰(zhàn)發(fā)生情況(n,%)
庫存血由于保存的需要通常溫度較低,患者在輸注前需要放置在室溫條件下使其溫度恢復并達到室溫,這個過程往往比較耗時,在非緊急情況下可以等待,但是對于一些緊急情況,需要快速對患者輸注紅細胞懸液,為保證搶救效果,會快速將庫存紅細胞懸液輸注到患者體內,但是紅細胞懸液和人體溫度的差異性,使得患者在輸注紅細胞懸液中受到冷刺激,出現(xiàn)寒戰(zhàn)等,不利于搶救工作的進行[4]。
對于緊急情況下需要輸注紅細胞懸液的患者,可通過一定的方法快速將紅細胞懸液加熱到與人體較為接近的溫度,這樣在輸注中紅細胞懸液溫度和人體溫度將較為接近,從而減少患者受到的冷刺激。
本研究中對觀察組需要輸注紅細胞懸液患者在輸注過程中采用輸血輸液加溫儀,該儀器專門用于輸血、輸液、輸注營養(yǎng)液等相關液體加溫,加熱過程中的溫度調節(jié)準確,能夠保證整個過程的滿足恒溫要求,操作簡單。
有學者在文獻資料中對需要輸注庫存紅細胞懸液的患者在輸注前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在室溫下放置30min(室溫21~23攝氏度),其他組分別放置在32、35以及38攝氏度水中,在復溫15min后對患者進行輸注。結果顯示在35攝氏度和38攝氏度條件下復溫的紅細胞懸液對應的輸注效果較好,紅細胞的體積沒有出現(xiàn)腫脹、破壞等問題。輸注后患者的體溫改變不明顯,這一研究結果與本文采用輸血輸液加溫儀對紅細胞懸液加熱的研究具有一致性。不過由于輸血輸液加溫儀價格昂貴,對于條件允許的醫(yī)院可考慮使用,但是對于一般的基層醫(yī)院可考慮采用溫水復溫的方法進行紅細胞懸液加熱[5]。
綜上所述,庫存紅細胞懸液輸注過程中應用輸血輸液加溫儀不會對紅細胞的相關成分產(chǎn)生影響,與此同時,能夠保證輸注速度的均勻性,降低患者在蘇醒期的寒戰(zhàn)發(fā)生率,對于有條件的醫(yī)院可優(yōu)先考慮應用。
[1]黃倩,王宏梗,范春梅,等.輸血輸液加溫儀在庫存紅細胞懸液輸注過程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5,31(10):973-975.
[2]張穎,朱清秀,張玉芬.水循環(huán)保溫毯聯(lián)合輸液加溫在開顱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0):87-89.
[3]叢靜,于繼強.術中低體溫對患者麻醉恢復期的影響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21):65-67.
[4]章敏,謝言虎,周玲,等.充氣式保溫毯聯(lián)合輸液加溫對全麻食管癌手術蘇醒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6,32(4):351-353.
[5]曾曉萍,何卓文,郭雅梅.腹腔大手術術中輸液加溫對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