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雙臺河口濕地位于遼寧省盤錦市境內(nèi),渤海北部遼東灣頂部遼河入海口處,距盤錦市區(qū)35公里,有118公里長的海岸線,總面積約22.3萬公頃。
據(jù)導(dǎo)游介紹,遼河入??谌缇薮蟮睦?,從遼河平原緩緩淌過的盤錦河、大遼河、饒陽河等20多條河流,在這里匯合,撲向海洋。豐潤的河水?dāng)y帶泥沙,經(jīng)過千百年的沖刷沉積,形成巨大的灘沼澤與20多萬公頃的淺海灘涂、100多萬畝天然葦田。
入盤錦地區(qū),還未到紅海灘,最先看到的就是一望無盡的葦田。每年3月間蘆葦鉆出地面,入夏翠葦搖曳,碧浪滔天。深秋,朵朵蘆花飛雪,飄渺如煙,綿密的葦蕩,把空氣過濾得纖塵不染。
紅海灘位于趙圈河鄉(xiāng)100平方公里的葦田濕地內(nèi),是著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它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規(guī)模最大的濕地資源為依托,以舉世罕見的紅海灘、世界最大的蘆葦蕩為背景,成為一處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景觀完美結(jié)合的純綠色生態(tài)景觀。
紅海灘國家風(fēng)景廊道,沿著一條南北走向18公里長的公路展開,西側(cè)是紅色的海灘,東側(cè)是一望無際的蘆葦蕩。
紅海灘碼頭是全國乃至全球惟一一處在泥灘上建起的木結(jié)構(gòu)、木樁基礎(chǔ)、承臺式仿古建筑群及純木制旅游景點。步入紅海灘景區(qū)大門,走在該碼頭的“九曲廊橋”上,人就感覺步入了自然的紅地毯上。它全長680米,由519根木樁支撐,自岸邊逶迤而行,直探進海中。木制平臺面積達2000余平方米,由1998根木樁在灘地上傲然拔起,舒展地臥在波濤之上,餐廳、游廊、茶座錯落其間,潮起潮落時,一派罕見的海上風(fēng)光。
沒到過紅海灘的朋友,絕對不會想到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其實,這個綿延百里的“奇觀”并不因為沙灘是紅色,而是由于海灘上長滿了一種紅色的植物――“堿喜菜”,它的學(xué)名雖然叫堿蓬草,但卻沒有葉片,剛長出時就是莖干上長出1公分左右的條狀的枝條。它適宜在鹽堿土質(zhì)中生長,每年四五月間長出地面,初為綠色,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漸次由綠變紅。到了九、十月間,堿蓬因吸收了七彩陽光中的紫色光波而呈現(xiàn)出紫紅色,顏色愈加濃重。而且隨著吸收紫色光波的不同,即便是在一天中的不同時段,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紅”。
“堿喜菜”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以每年幾十米的速度向海中延伸,新的灘涂不斷地出現(xiàn),舊的灘涂就被其所覆蓋了。堿蓬草不高,十厘米左右的身材叫人瞧不上眼。但當(dāng)數(shù)以億萬計的這種草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并向遙遠的天際無限地延伸時,那種壯美奇麗一定會令你無法立辨真幻。 在秋風(fēng)的吹拂下,紫紅色的“堿喜菜”涌起重重波浪,像火紅的綢緞一般鋪展開來,蔚為壯觀,就像紅地毯,“紅海灘”因此得名。
走進紅海灘,我驚呆了。不知道是誰,把天上的紅色墨盒打翻了,到處是紅色,深、淺、淡。紅色波動,像一望無邊燃燒的海洋。俯下身去,仔細觀察,淺紅色、玫瑰紅色、嫩紅色、芙蓉紅色、桃紅色、辣椒紅色、橙紅色。在這里,我不相信有人能把紅的顏色說清楚,也不相信哪位畫家能把紅海灘的顏色復(fù)原。
有趣的是,每年秋后,它們小小的莖條上掛滿紫紅色的果實,人稱“堿喜菜籽”。每顆果實有黃豆般大小,形狀略呈橢圓形,迎著陽光的果實晶瑩剔透,小巧玲瓏,可愛極了。掰開果實,紫紅色的果肉透出一股青草香味。
它落在鹽堿地上,來年春天又會長出新的“堿喜菜”。其根不懼寒冬冰雪,屬于“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類頑強的草科。所以,只要有水,“堿喜菜”就會自然生長,是鹽堿灘上頑強的植物。它們不要人撒種和耕耘,一簇簇、一蓬蓬,在鹽堿灘涂,年復(fù)一年地生生死死,自由生長,于光陰荏苒中,釀造出一片片火紅的生命色澤。
紅海灘是大自然孕育的一道奇觀,海的滌蕩與灘的積沉,是其得以存在的前提;堿的滲透與鹽的浸潤,是紅海灘得以紅似朝霞的條件。如果不是親見,沒有人能想象,它是如何鋪天蓋地的廣闊,攝魂奪魄的壯美。那是望不到邊的紅,帶著深沉的絳紫一直延伸到天邊。我一度懷疑是因為這些堿蓬草染紅了夕陽,那落日才會顯得如此絢爛。在它的余暉里,是丹頂鶴剛剛消失的背影,還有路過的蒼鷺不緊不慢地鼓翼。
美女導(dǎo)游介紹說,紅海灘是全球保存最為完好的沿海灘涂,退潮后紫紅色的植物完全裸露并不好看,漲潮淹沒了紫紅色的植物也不好看,最好的觀看時間一般在上午9:00-10:00,漲潮的海水淹沒根部,這時紅海灘最壯觀。
據(jù)了解,紅海灘只在盤錦的沿海灘涂出現(xiàn),其他沿海地區(qū)尚未發(fā)現(xiàn),而堿蓬草在其他地區(qū)雖有生長,卻不像這里的那樣紅。紅色的草原本并不稀奇,但能生長在海灘上的紅色的草,全世界也許只有這一種。遠遠望去,如浩蕩無垠的紅色海灘,如遍野燎原的大火,蔚為壯觀,奪人心魄。因此,它被稱為“世界紅色海岸線”,2013年被評為“中國最美濕地”的稱號。
紅海灘的美,早在吸引游人前來觀光之前,就吸引著眾多的水鳥前來落戶。據(jù)介紹,這里是中國溫暖帶最年輕、最廣闊、保護最完整的濕地,被稱為“鳥類的國際機場”。在渤海之濱的這塊濕地葦叢中,分布有鳥類269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47種,主要有丹頂鶴、白鶴、東方白鸛、大天鵝、白琵鷺等,入海口處廣闊灘涂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的多種鷸類的重要驛站,每年來棲息繁殖的涉禽和雁鴨類水禽都有數(shù)十萬只。
這里還是丹頂鶴南北遷徙的重要停歇地,有的甚至樂不思蜀。全世界有丹頂鶴1900多只,在雙臺河口濕地停歇的有800多只。這里也是瀕危物種黑嘴鷗在全球僅有的少數(shù)幾處重要繁殖地之一,黑嘴鷗全世界有8000多只,在此棲息繁殖的有6000多只,占該種世界總數(shù)的3/4。
在這里,人們可以輕易拍到丹頂鶴、黑嘴鷗、野鴨子、灰鶴等水禽。景區(qū)工作人員介紹說,每年陽春三月,候鳥陸續(xù)南來,天空鳥陣如云,灘頭水畔,鶯歌燕舞。浩浩葦蕩間,鷗雁合唱,鷺飛鶴翔,一派繁盛祥和。沼澤里的小魚小蝦小蟲,構(gòu)成了與鳥類相依存的生物鏈。
這里既是中國丹頂鶴繁殖的最南限,也是迄今為止世界瀕危動物黑嘴鷗最大的繁殖地。為此,有關(guān)部門在茫茫葦海中架著一座14米高的“放鶴亭”,是觀鳥的絕佳位置。
更有趣的是,河口附近海域還生活著國家II類保護動物斑海豹,這里是斑海豹在我國唯一的繁殖地,也是全球斑海豹最南的繁殖地。
其間,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依水云舟”的棧橋曲折綿長,與海相接、與天相連,像一艘大船正要揚帆起航。漫步于棧橋之上觀賞兩側(cè)的紅灘綠葦,聽候鳥的百囀千聲,仿佛乘舟依水而行。
景區(qū)中還有彎曲的河道,灘涂里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小螃蟹打的洞,每一個小洞居住著一只招潮蟹。當(dāng)?shù)厝嗽谶@里釣螃蟹,現(xiàn)炸現(xiàn)賣,那味道真是鮮美至極。盤錦河蟹被譽為“水產(chǎn)三珍”,可與鮑魚、海參媲美,盤錦中華絨螯蟹被稱為“蟹中之王”,遠銷國外。
此刻,眼前出現(xiàn)了大自然繪制的一幅美麗畫卷:“堿喜菜”紅得那么嬌艷,白色的丹頂鶴在藍天碧水間自由飛翔。黑嘴鷗、野鴨子、灰鶴等水禽,在繁密的翠葦叢中戲水,遠處壯觀的攔海大壩,藍天、碧海、漁船、草地,這一切都如詩如夢。
沉浸在這火熱的激情與空曠寧靜和諧交織的繽紛景致中,煩擾與疲憊一掃而空,讓人覺得自己離原始而神奇的大自然是那么的近。
它有著海的動感和旋律,還有海的飄渺、遼遠,并被“紅”字籠罩上一層神秘、浪漫的淡淡光韻,引人遐想不已。
去紅海灘,不論你是在葦海小道穿行,還是站在紅海灘的“九曲廊橋”上眺望,濕地之美都無法用筆墨形容。
秋日,黃昏,棧橋的盡頭,紅色灘涂被夕陽抹上了一層金色的幻彩。在斜陽的照射下,幾條木制的漁船,擱淺在紅草灘上,仿佛早已忘卻遠海的風(fēng)波,沉睡多年。水道蜿蜒,穿過紅灘,匯入灘頭的碧波浩海。水道的盡頭,一群群海鷗,逐落日而去,又乘涼風(fēng)歸來。攝影師們不約而同地沉默、駐足、專注,寂靜的灘涂上,只聽見一次次快門按動的響聲。
美國好萊塢導(dǎo)演協(xié)會理事詹姆斯·奎恩面對盤錦的濕地,激動地說出這樣一番話:“這里灘紅葦綠,海河潔凈,出色的環(huán)境保護造就了罕見的生態(tài)奇觀,這是一座給我留下最美好印象的濕地之都,我將告訴我的朋友們前來盤錦感受濕地之美?!睙o疑,紅海灘已成為北國濕地獨特的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