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清 ,劉光慶 ,呂秋實 ,蔡 晶
(1.福建中醫(yī)藥大學,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州市馬尾區(qū)羅星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福建 福州 350015)
認知障礙是指記憶、語言、視空間、執(zhí)行、計算和理解判斷等認知功能中的一項或多項受損,當有2項或2項以上受累,并影響個體的日?;蛏鐣芰r,可考慮為癡呆[1]。認知功能異常可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下降、睡眠障礙、情緒異常等,后期常伴有感染、心腦血管疾病等,導致其生存率降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我國老齡化、高齡化問題嚴重,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數(shù)最多國家,已超過1億[2]。隨著老齡化增長,認知障礙的影響日益突出,因此探討其影響因素有很大的臨床意義。
1.1 研究對象 馬尾區(qū)羅星街道65歲以上老年人,包括沿山社區(qū)、馬限社區(qū)、培英社區(qū)、新港社區(qū)、羅星社區(qū)、君竹村、上岐村、羅建村、青洲村、羅星村10個社區(qū)或村的老年人。本次研究共收集1 037例患者資料,除去信息不全者4例,有效資料為1 033例。其中男556例(占53.82%),平均年齡(71.00±4.83)歲;女 477 例(占 46.18%),平均年齡(70.07±4.55)歲。
1.2 納入標準 ① 年齡≥65歲;② 常住1 a以上者;③2015年參加馬尾區(qū)羅星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組織的統(tǒng)一體檢。
1.3 排除標準 ① 暫住在本地;② 嚴重視聽障礙、無法進行認知障礙評分者。
1.4 剔除標準 體檢資料不全者,予以剔除。
2.1 資料收集 從體檢資料中收集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體質指數(shù)(BMI)、腰臀圍、既往病史(高血壓或糖尿?。?、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標。
2.2 高血壓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 年版)[3]:收縮壓≥140 mmHg 和(或)舒張壓≥90 mmHg,包括明確有高血壓病史或口服降壓藥物后血壓正常。
2.3 糖尿病診斷標準 采用1999年WHO頒布的標準[4]:① 具有典型糖尿病癥狀(多尿、多飲和無法解釋的體質量下降),且滿足隨機血糖(一天中任意時間)≥11.1 mmol/L,或空腹血糖(至少8 h無熱量攝人)≥7.0 mmol/L,或葡萄糖負荷后2 h血糖≥11.1 mmol/L。② 無典型癥狀者,另日重測血糖以明確診斷。
2.4 認知障礙診斷標準 參考文獻[5],按文化程度劃分,MMSE得分,盲組≤17分,小學組≤20分,中學及以上組≤24分則診斷為認知障礙。
2.5 患病率調查 采用中文版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價量表(MMSE)對上述人群進行認知障礙評分,統(tǒng)計該地區(qū)65歲以上老年人認知障礙的患病率。MMSE量表由2位受過專門培訓的副高以上職稱醫(yī)師共同評定。
2.6 生化檢驗 血脂、空腹血糖和尿酸檢測使用Mindray BS4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為寧波普瑞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所有體檢者留取當日空腹靜脈血樣5 mL,離心后取血清;TG、TC用酶偶聯(lián)法;HDL、LDL采用均相酶法;空腹血糖采用己糖激酶法;尿酸采用過氧化物酶法檢驗。
2.7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及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shù)(M)與百分位數(shù)間距(QR)表示,采用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絕對數(shù)和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認知障礙相關危險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
3.1 認知障礙患病率情況 共有134例患者診斷為認知障礙,患病率是12.97%,男女患病率比例為1∶1.39,分別為 10.07%和16.35%,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各年齡組患病率比較:≥85歲患病率最高,80~84歲次之,各年齡組患病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認知障礙以文盲患病率最高,大學患病率最低,不同文化程度患病率差異非常顯著(P<0.01)。見表1~表3。
表1 男女認知障礙患病率情況
表2 各年齡組認知障礙患病率情況
表3 不同文化程度認知障礙患病率情況
3.2 認知障礙人群代謝相關指標分析 認知障礙人群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高于無認知障礙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BMI、腰臀比、血糖、TC、LDL、HDL、尿酸2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認知障礙與無認知障礙人群代謝相關指標分析(n,%)
3.3 常見疾病與認知障礙患病關系 將認知障礙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的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常見疾病與認知障礙患病率關系(n,%)
3.4 Logistics回歸分析 為進一步評價認知障礙的影響因素,將是否認知障礙作為因變量,以上述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各項指標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段(P<0.01)、性別(P<0.01)為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文化程度(P<0.01)為認知障礙的保護因素。見表6。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馬尾區(qū)≥65歲人群認知障礙患病率是12.97%,縱觀全國各地的認知障礙患病率,大多在5%~20%,本研究結果與其他地區(qū)相仿。從各年齡組患病率比較發(fā)現(xiàn):年齡越大則患病率越高,≥85歲最高,80~84歲次之。認知障礙以文盲患病率最高,大學患病率最低,不同文化程度差異顯著。 這與宋亞軍等[6]、張品華等[7]的調查結果相似。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層越高,認知障礙發(fā)生的危險性越大;文化程度越高,認知障礙發(fā)生的危險性越低,這與目前其他學者的調查成果相同。此研究結果提示為了避免認知障礙的發(fā)生,應在老年人群堅持義務教育的普及和推廣。
表6 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
不同性別間認知水平差異,各文獻報道并不一致:鄧茜等[8]調查結果提示女性認知障礙患病率高于男性,而張雪晴等[9]研究則未發(fā)現(xiàn)存在性別差異。本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認知障礙患病率高于男性,可能與受教育水平等混雜因素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
肥胖(特別是腹型肥胖)與胰島素抵抗高度相關[10]。胰島素抵抗可導致大腦能量代謝障礙,同時可作用于腦血管導致腦血流量減少,引起認知障礙。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認知障礙患者的BMI、腰臀比均高于無認知障礙者。盧艷慧等[11]提出腰圍與MMSE評分呈負相關,體重指數(shù)與MMSE評分無明顯相關。周海林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中心性肥胖與認知功能受損有關聯(lián),以腰臀比評價認知水平比其他肥胖檢測值更直接。提示適當控制體重,減少腹圍可對認知功能產(chǎn)生積極影響。
脂代謝異常導致血管損傷、血黏度增加、腦血流減慢等,增加認知障礙的危險性。血脂中的不同成分對認知的影響是不同的:Raffaitin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高TG、低HDL-C與MMSE評分呈負相關;也有研究指出高膽固醇與認知水平負相關,高甘油三酯對認知影響不大[14]。本研究得出:認知障礙患者TC、LDL高于無認知障礙者,TG水平則低于無認知障礙者,提示認知障礙患者存在一定的脂代謝紊亂。提示臨床上可以通過調脂、降糖等方式降低認知障礙的患病風險和病情程度。我們應該積極倡導合理的生活方式如適當運動、合理飲食結構、保持合適體重等,以早期防治認知障礙。
血壓升高可以引起外周中小血管的痙攣、進而引起缺血缺氧,影響大腦功能,包括定向力、注意力、記憶力等等。本研究也可看出認知障礙患者的血壓(特別是收縮壓)高于無認知障礙患者(P<0.01)。劉杰等[15]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長時收縮壓變異與MMSE評分呈負相關,白天血壓變異越大,認知功能越差。因此,維持正常的血壓波動可以延緩認知障礙的發(fā)生發(fā)展。
既往大多研究表明:高血壓、糖尿病是認知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15-16]。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高血壓、糖尿病與認知障礙患病有關聯(lián),可能是受研究對象的匹配問題及混雜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總之,本研究顯示:馬尾區(qū)65歲以上人群認知障礙患病率為12.97%,年齡是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年齡越高,認知障礙發(fā)生的可能性越大;而文化程度水平是其保護因素,文化程度越高認知障礙發(fā)生的可能性越低。本研究由于條件所限,并未對調查人群進行縱向分析,跟蹤隨訪,還有待以后做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賈建平,陳生弟.認知障礙:神經(jīng)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68.
[2] 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公報[J].數(shù)據(jù),2011,11(6):66-67.
[3]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S].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4] 關于糖尿病的新診斷標準與分型[S].中國糖尿病雜志,2000,8(1):5-6.
[5] 洪震,周玢,黃茂盛,等.上海城鄉(xiāng)55歲以上居民認知功能篩查分析[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00,26(2):71-74.
[6] 宋亞軍,張保利,李居艷,等.北京社區(qū)老年人認知障礙相關因素的調查[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19(6):583-585.
[7] 張品華,賈紅,潘慶,等.瀘州市社區(qū)老年人認知障礙及其相關因素調查[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4,20(12):1179-1183.
[8] 鄧茜,王志會,王麗敏,等.中國老年人群認知功能狀況的現(xiàn)況調查[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3,47(9):811-815.
[9] 張雪晴,曾慧.長沙市社區(qū)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病率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7(9):1031-1035.
[10]宋桉,趙家軍.肥胖致胰島素抵抗的機制研究新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7):4359-4361.
[11]盧艷慧,陸菊明,王淑玉,等.老年人群代謝異常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12):1073-1075.
[12]周海林.肥胖、血脂與中老年人輕度認知障礙的關聯(lián)研究[D].廣州:廣州醫(yī)學院,2010:1-47.
[13] RAFFAITIN C,F(xiàn)EART C,LEGOFF M,et al.Metabolic syndrome and cognitive decline in French elders:the Three-City Study[J].Neurology,2011,76(6):518-525.
[14]馮博.脂質代謝異常與認知障礙關系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5.
[15]劉杰,黃宇玲,宋路,等.中老年人群不同時長收縮壓變異性指標與認知功能的關系[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6,44(6):548-554.
[16]孫平霞,閆中瑞,岳紅梅,等.高血壓與老年性認知障礙相關性研究[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13,36(1):43-45.
[17]江文宇,呂澤平,林衛(wèi),等.2型糖尿病認知障礙及其血糖水平關系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3,34(23):4653-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