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
目前,大多數人都是在駕校學習駕駛機動車技術,通過交警部門組織的考試取得駕駛資格,此后,還會有部分新手請教練陪練上路。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有個別學員在學車期間卻意外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害。在此情景之下,損害應當由誰賠償?
對此,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學員在學習駕駛技術中有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練員承擔責任。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進一步規(guī)定,接受機動車駕駛培訓的人員,在培訓活動中駕駛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駕駛培訓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被告駕校應對超出交強險范圍外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從上述規(guī)定中可以看出,通常情況下,學員在駕校學習駕駛技術過程中的交通事故,事故責任由教練員承擔,賠償責任由駕校承擔,學員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首先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受害人損失,交強險范圍之外的損害賠償責任由駕校承擔。
當然,如果駕校、教官或學員在明知違法的情況下,仍然違法違規(guī)操作,則需要就違法行為承擔各自的法律責任,造成重大傷害的,則可能被追究刑責。
駕校承擔著培訓機動車駕駛人成為合格駕駛員的重大責任,事關生命財產安全,應當時刻保持謹慎和警覺,不能有絲毫麻痹和疏忽。有關部門也應當加強監(jiān)管,使駕校在法治軌道上規(guī)范運作,盡力避免交通事故悲劇發(fā)生。
2016年7月,大學生王某利用暑假時間在江蘇省常州市某駕校報名學習機動車駕駛資格考試(C1證)。同年7月25日,王某在教練劉某的指導下練習道路駕駛科目,劉某坐在副駕駛對其練習進行全程指揮教學。就在當日下午王某和教練進行公共道路訓練后返回駕校路上,行駛至金一路與省道交叉口準備左轉彎時,王某沒有打轉向燈。此時,前方岔路口突然出現一輛電瓶車,王某一時慌了神,與對面何某駕駛的轎車相撞,王某與何某都不同程度受傷,車輛受損。
事故發(fā)生后,何某被送往醫(yī)院救治,后經診斷系右臂軟組織挫裂傷,腦震蕩。經交管部門認定,王某對事故負全責。后何某向王某和駕校要求賠償。
事后,因賠償問題協(xié)商未果,何某將王某、駕校及保險公司訴至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決由誰承擔自己的損失。
經法院審理查明,事發(fā)時王某駕駛的教練車投保了交強險,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有效期內。
法院審理后認為,接受機動車駕駛培訓的人員駕駛培訓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接受培訓人員雖然對機動車處于運行支配的狀態(tài),但該狀態(tài)是在接受培訓教練的指令下,實際上是駕校教練處于運行支配地位。同時,駕駛培訓單位收取學員駕駛培訓費用也實際上獲得了運行利益,駕駛培訓單位實際上是機動車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的實際享有者。從合同義務上來說,學員與駕駛培訓單位之間簽訂了服務合同,駕駛培訓單位有保護接受機動車駕駛培訓的人員的安全等義務,學員在服務合同履行期間發(fā)生非因故意造成的交通事故的,駕駛培訓單位應履行相應的義務。
【法官說法】
根據《最高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的規(guī)定,接受機動車駕駛培訓的人員,在培訓活動中駕駛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駕駛培訓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故被告駕校應在超出交強險范圍外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王某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此外,按照相關司法解釋,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應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本案中,教練車已投保了交強險,且在投保有效期內,故本案損失應先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內賠償。
據此,法院判令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內賠償原告何某醫(yī)療損失10000元、財產損失1500元,合計11500元,駕校賠償超出交強險限額的醫(yī)療費用2300元。
未經交通主管部門批準,擅自開駕校招收學員,且在體檢環(huán)節(jié)弄虛作假,一名學員在練車過程中突發(fā)心臟病猝死。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人民法院對此案審理后,判令涉案的兩家駕校連帶賠償學員家屬經濟損失的15%,共計84777元。
2007年8月,黃瑞保在南漳縣九集鎮(zhèn)舊縣鋪村4組購買了5畝土地建成汽車駕駛訓練場,又購買了9臺雪鐵龍愛麗舍轎車作為教練車,登記在南漳楚源駕校名下,以“南漳楚源駕校九集分?!钡拿x招收汽車駕駛學員進行培訓。黃瑞保按每個學員325元的價格向南漳楚源駕校繳納相關費用,由南漳楚源駕校以其培訓的學員身份向公安局交警部門申報汽車駕照學習證明。
2016年8月17日,南漳縣交通運輸管理局對黃瑞保開辦的南漳楚源駕校九集分校無證經營進行了查處,責令黃瑞保限期改正,黃瑞保也保證以后不再從事駕駛員培訓經營活動。
2016年11月,南漳一家磷制品公司職工鄭某在南漳楚源駕校九集分校報名學習汽車駕駛,向黃瑞保交納培訓費2800元。次日,黃瑞保安排鄭某到體檢中心檢查身體,結論為合格。但實際上,鄭某患有器質性心臟病,屬于依據《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guī)定》不得申請機動車駕駛證的情形。
黃瑞保通過南漳楚源駕校以該校學員身份向南漳縣公安局交警隊申報了鄭某C1汽車駕照學習證明。
2016年11月29日,鄭某在南漳縣公安局交警隊車管所通過了汽車駕駛理論考試。隨后,鄭某利用工作之余到南漳楚源駕校九集分校進行汽車駕照科目考試二訓練,教練和教練車均由黃瑞保提供。
今年3月6日,鄭某在科目二考前訓練練完下車時突然倒地不醒,120急救車趕到時已無生命體征。事后,鄭某家屬將黃瑞保和南漳楚源駕校等訴至法院。
【法官說法】
法院審理后認為,南漳楚源駕校明知黃瑞保未經交通主管部門批準,不具有汽車駕駛培訓資質,擅自為黃瑞保的學員提供虛假證明,通過公安機關的學員資格審查并收取費用,存在過錯。這與黃瑞保不能完全對學員進行安全駕駛方面的系統(tǒng)教育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應當認定南漳楚源駕校與黃瑞保對鄭某未盡到安全教育義務存在共同的過錯。黃瑞保與南漳楚源駕校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鄭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預見自己患有心臟病存在妨礙安全駕駛可能發(fā)生的危險,但其輕信可以避免以致其在學習考試中誘發(fā)心源性疾病猝死,自身存在重大過失,依法應當減輕黃瑞保與南漳楚源駕校的賠償責任。
據此,南漳縣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看著別人駕車出游,女青年魏某在心生羨慕的同時,決定學習汽車駕駛,沒想到后來的一次練車,竟發(fā)生一死兩傷的交通事故,自己與陪練教官王某因犯交通肇事罪雙雙被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兩年。
2015年10月6日上午,魏某向朋友張某借用其桑塔納轎車練車,并電話聯(lián)系某陪練公司的王某陪其練車。當天11時30分許,魏某在淅川縣一練車場內練完車后,王某駕駛所練轎車到加油站加油后,因車輛點火開關無法正常啟動,王某便讓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魏某坐到駕駛員位置上操作,并將擋位掛在二擋,指示魏某配合二擋沖車,隨后自己到車尾部推車。車輛在王某推動下啟動后,突然間沖到路上,撞上正在路口的溫某,致使溫某的車又與駕駛電動自行車的畢某相撞。肇事車輛沿道路向南逆行,與停放在道路中間花壇旁的一輛輕型貨車相撞后,駛入道路中間花壇,撞上花壇內樹木后停止。
該事故造成溫某死亡,魏某與畢某受傷,所練車輛與一輛輕型轎車、道路綠化設施均損壞。經淅川縣交警大隊事故認定,王某與魏某共同承擔事故全部責任。
【法官說法】
淅川縣人民法院對此案審理后認為,王某、魏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且共同負事故全部責任,其行為均已構成交通肇事罪,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2016年,小鄭報名參加了當地一所駕校的學習課程。當年6月25日,小鄭在教練員金某的指導下在上塘鎮(zhèn)路上行駛。下午3點多,年過六旬的秦女士駕駛二輪電瓶車去上班,途經上塘鎮(zhèn)環(huán)城北路時,被小鄭駕駛的教練車碰倒在地,經交管部門認定,金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秦女士和小鄭無責任。
秦女士稱,金某至今只支付1萬元醫(yī)療費給自己。金某身為汽車駕駛教練員,當學員操作駕駛時,應時刻保持高度的監(jiān)護責任。而金某疏忽大意,由于學員小鄭駕駛操作不當,導致自己被撞倒在地,造成肉體痛苦和嚴重的精神創(chuàng)傷。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規(guī)定,學員在學習駕駛中有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或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練員承擔責任。
于是,秦女士一紙訴狀將教練金某、駕校以及保險公司告上法院,請求判令金某賠償醫(yī)療費及經濟損失共計8.8萬余元,駕校負連帶賠償責任,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內先行賠償。
【法官說法】
該案審理過程中,經浙江省永嘉縣人民法院主持調解,當事人自愿達成協(xié)議:保險公司同意賠償秦女士醫(yī)療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經濟損失共計8.4萬余元。
(摘自《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