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關系到其學業(yè)順利完成以及未來的健康發(fā)展。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結果如下:(1)大學生中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相比:在抑郁、偏執(zhí)因子上得分存在顯著差異(p<0.05),在人際關系敏感因子上得分存在非常顯著差異(p<0.01)。(2)城市戶口大學生與農村戶口相比:在強迫癥狀、焦慮因子上得分存在顯著差異(p<0.05),兩者在偏執(zhí)因子上得分存在非常顯著差異(p<0.01)。應積極關注大學生當前心理健康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其存在的心理問題,認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與疏導工作,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
大學生正是青年盛期,無論是在生理方面、還是心理方面都處于蓬勃發(fā)展的階段。近幾年,高校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大學生日益增多,甚至有心理疾患嚴重的學生休學、退學。[1]因此,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研究,以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對于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問卷調查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在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2]共發(fā)放220份問卷,收回200份。被試中大一至大四年級各50名;獨生子女97名,非獨生子女103名;城市戶口93名,農村戶口107名。
2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SPSS16.0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和分析,結果如下。
通過表2可以看出,獨生子女大學生與非獨生子女相比:在抑郁、偏執(zhí)因子上得分存在顯著差異(p<0.05),在人際關系敏感因子上得分存在差異非常顯著(p<0.01)。
通過表3可以看出,城市戶口學生和農村戶口相比:在強迫癥狀、焦慮因子上得分存在顯著差異(p<0.05),在偏執(zhí)因子上得分存在非常顯著差異(p<0.01)。
3討論及結論
獨生子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獨生子女大學生。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非常重視自己的孩子,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高于非獨生子女家庭,因此出現(xiàn)心理問題較少。獨生子女大學生在人際關系因子上得分高于非獨生子女大學生,主要因為獨生子女大學生人際交往相對較差,在高校這個倡導團隊合作的環(huán)境下非獨生子女大學生更懂得與他人合作,溝通交流等等,獨生子女大學生容易因人際關系不和諧產生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
城市戶口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農村戶口的大學生。城市大學生9個因子都低于農村戶口學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城鄉(xiāng)差距大,來自城市的學生家庭條件要比來自農村的家庭條件要好,教育環(huán)境優(yōu)越等等,因此產生的心理問題較少。
另外在年級之間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差異。大一學生的各因子得分普遍高于其他年級,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大一新生剛來到學校,很容易因各種適應不良而產生焦慮心理。大二、大三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高于大一、大四,大二、大三學生基本度過適應期,適應了軍校的生活,各方面壓力較小,出現(xiàn)心理問題較少。大四學生在焦慮因子上較突出,主要是因為面臨畢業(yè)考核、就業(yè)等問題,難免會出現(xiàn)焦慮心理。
應積極關注大學生當前心理健康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其存在的心理問題,認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與疏導工作,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提升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鵬.某武警院校學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4.(9):989-992
[2]魯娟,周琳,李健. 某軍校新生SCL—90測查分析[J]. 西北醫(yī)學教育,2012.6.20(3):505-507
作者簡介:石文斐(1983-),男,河南唐河人,碩士研究生,現(xiàn)為武警工程大學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學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