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巍
(北京市仁和醫(yī)院產科,北京 102600)
妊娠期心臟病分為兩種人群,一種人群為在妊娠前就患有相應的心臟疾病如風濕性心臟病或是先天性心臟病等,另一種人群為在妊娠后患有相應的心臟病,如妊娠期高血壓心臟病,或是圍生期心臟病[1-3]。本研究為了降低臨床上患有妊娠心臟孕婦的圍生期呼吸以及心臟驟停危險因素的發(fā)生,改善妊娠結局,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北京市仁和醫(yī)院2007年1月至2017年3月接受了體檢的孕婦作75例為研究對象,將采用妊娠期心臟病診斷標準確診患有妊娠心臟的孕婦根據(jù)是否進行干預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55例,其中初產婦37例,經產婦18例,年齡22~44歲,平均(29.1±2.7)歲,孕婦分娩孕周(37.6±2.6)周;研究組:20例,其中初產婦13例,經產婦7例,年齡26~41歲,平均(27.4±3.2)歲,孕婦分娩孕周(38.2±2.6)周。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排除已有生殖道感染的患者;②三個月內,未發(fā)生明顯的心肺腦及其他重要器官并發(fā)癥的產婦;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全者;②年齡小于18歲大于45歲者;③本次妊娠不是單胎[4-6]。
1.3.1 研究組
首先對研究組產婦在產前給予一定的心理的護理,由于產婦本身患有一定的心臟疾病,在對于即將分娩是過程易產生相應的心理負擔,故給予一定的心率護理措施,幫助產婦給予信心,建立樂觀的圍生期信念。其次對母嬰進行一定的監(jiān)護,對于產婦的血壓,心率,對于胎兒的胎心進行監(jiān)護。最后對于圍生期后的產婦及新生兒要進行密切監(jiān)護,并對圍生期產婦所補充的液體及尿液進行控制,并對產婦狀況選擇不同的相應的分娩方式,在每日飲食中獲取的營養(yǎng)比例為:碳水化合物55%~60%、脂肪20%~25%、蛋白質15%~20%。每日分六次進食,每次攝取所占比例分別為早餐20%、早點5%、午餐30%、午點10%、晚餐30%和晚點5%,在早餐、早點以及午點中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加大粗糧的食用量。有計劃攝取牛奶,在孕早期是每日250 ml,中晚期時每日500 ml,孕24周后加大對鈣和維生素的攝取,以免出現(xiàn)缺鈣癥狀,并且保證每日攝入總能量要>7531 kJ[7-8]。
1.3.2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產前護理干預措施。
①對新生兒出生體重、巨大兒發(fā)生率和孕婦高血壓發(fā)生率進行統(tǒng)計。②對兩組產婦進行各項指標進行比較,如圍生期產婦死亡率,早產率。
采用excel錄入數(shù)據(jù),SPSS 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結果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百分比來表示計數(shù)資料,數(shù)據(jù)對比采取x2進行校驗。若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若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新生兒出生體重為(3256±30)g低于對照組的(3487±35)g;同時研究組巨大兒的發(fā)生率和孕婦高血壓的發(fā)生率分別為2.00%、3.00%均低于對照組的3.67%、5.45%,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圍生期指標分析(±s)
表1 兩組孕婦圍生期指標分析(±s)
注:P<0.05
?
研究組孕婦在心力衰竭以及胎兒死亡率,孕母死亡率時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具有一定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圍生期產婦分娩結局比較 [n(%)]
由于體內胎兒的迅速生長導致產婦自身基礎代謝的大大提升,當產婦整體心臟代謝循環(huán)較差病情嚴重者會導致病人死亡,且由于產婦循環(huán)較差,導致產婦子宮、以及胎盤供血不足,直接影響了體內嬰兒對于子宮內氧氣機營養(yǎng)物質的攝取,嚴重的影響了孕產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因此對于整體圍生期的干預措施以及處理尤為重要[9]。
在本次研究中,將研究對象分為兩組,一組產婦采用一定的干預措施,如針對產婦相應的心理護理,減輕產婦的焦慮狀況,做好整個圍生期的血壓以及心率監(jiān)測,包括新生兒及產婦,已達到降低產婦出現(xiàn)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以及新生兒的死亡率,對于產婦的唇面部顏色進行觀察,并為產婦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對于心功能較好的產婦陰道分娩,對于心功能代償能力較差的產婦選擇剖宮產;在整個圍生期內將補液滴速控制在30-40滴/s,只能給他補液量每日在一千毫升以內,避免產婦在補液過程中出現(xiàn)心臟負荷加重導致心力衰竭出現(xiàn)。在本研究中對患有GDM的孕婦進行妊娠結局分析可得,研究組新生兒出生體重為(3256±30)g低于對照組的(3487±35)g;同時研究組巨大兒的發(fā)生率和孕婦高血壓的發(fā)生率分別為2.00%、3.00%均低于對照組的3.67%、5.45%,P<0.05。研究組孕婦在心力衰竭以及胎兒死亡率,孕母死亡率時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具有一定差異性。
綜上所述,在孕期加強干預可以大大降低產婦不良結局的發(fā)生率,同時避免危險因素的發(fā)生,該干預措施值得在孕期向孕婦推廣使用[10]。
[1] 崔紅,劉彩霞,鄭東明,等.產科聯(lián)合重癥監(jiān)護病房救治圍生期呼吸心跳驟停孕產婦的預后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6,19(9):1294-1297.
[2] 王曉燕,王秀.圍生期孕產婦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特征、預后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6,8(9):28-31.
[3] 王琳.心臟病孕婦圍生期監(jiān)護與預后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24):84-85.
[4] 黃啟濤,宋天蓉,鄧佩瑛,等.圍生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孕產婦的臨床特征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2,33(11):1594-1597.
[5] 范文慧.圍生期干預對胎兒窘迫孕婦分娩方式及圍生兒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3):67-68.
[6] 顏雪梅,金明華,劉智昱.孕產婦心臟驟停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5,25(14):63-66.
[7] 劉春華,劉玨,吳北生,等.住院孕產婦圍生期護理服務需求調查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09,9(10):26-27.
[8] 李春萍,于蘭貞.高危妊娠孕產婦圍生期服務需求的調查[J].護理研究,2013,27(6):504-505.
[9] 吳蓉蓉.圍生期健康教育對孕產婦焦慮、抑郁狀況的影響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4):2101-2102.
[10] 曹靜威,朱社寧,陳麗蓮.圍生期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對孕產婦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4,8(21):4726-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