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 墨
據(jù)說王羲之酒醒之后,曾多次試圖重寫《蘭亭序》,可是,居然再也不能夠。如那從前桃花源里出來的漁人,再尋向所志,已不復(fù)得路。那帶有錯訛或涂或改近20處的《蘭亭序》,就這樣成了不可復(fù)制、無法重來的絕世珍品。
如此看來,生活中某些深悔不已、急急想收回的敗筆,也并非那么不堪。懂得玩味世俗之妙、雞零狗碎之事,也能給你帶來快樂。低頭一碗飯,抬頭一顆星,遠方詩,枕邊人,全是心里的愛。百無聊賴,邀朋友喝一杯酒,賦一首詩,迷迷糊糊,瀟瀟灑灑,不較真。日常煙火,隨意與一念之間,恰恰是美之所在。
國人皆知,東晉陶淵明阡陌交通、雞犬桑麻的世界,清貧卻很快樂。種豆南山,戴月荷鋤,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是隨時寫下的思緒、心得——關(guān)于自由、自然和耕耘生活所帶來的美。他寫詩種田不存祈譽之心,嗜好飲酒,常在飲酒后手舞足蹈,提筆落墨,一揮而就。那種自由的心境,用凌亂繁忙的農(nóng)耕生活與詩歌進行了一種莫名的交融,你說它俗、說它碎、說它美,都可以。這就是平常的日子,順化,養(yǎng)真。
閨密失戀,三天兩頭打電話騷擾我,問我該怎么辦?其實,最好的方式,還是雞零狗碎地活著,不必回頭,不必掩飾,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去工作,去運動,去閱讀,去烹飪,去旅行,天塌下來當被子蓋。世上有情趣的東西多,并非戀愛是唯一。
2017年,一部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轟響沉寂許久的中國詩壇,曾一度被聚焦、被放大、被熱議的余秀華再次走到舞臺的燈光下。她跨過豬欄,走過田埂,經(jīng)過顛簸,來到詩歌的世界,盛宴之后,她最終還是要回到那些雞零狗碎的生活。即便她為了精神上的自由選擇了離婚,而她依然熱愛一切瑣碎的事物,挑色調(diào)鮮艷明亮的衣服穿,去田里干活,在家里一張簡陋的小方桌上寫字,身邊是她喂養(yǎng)的小貓、小狗。
這樣的詩人,無數(shù)次被質(zhì)疑、鄙薄、拒絕,但歲月不會因她活得煩瑣,就此遮蓋她內(nèi)心深處的情意,對美好的欲念、神往。全國優(yōu)秀詩人,鐘祥市作協(xié)副主席,這些“桂冠”不會對她的生活產(chǎn)生任何影響,她活在自己山村,過著雞零狗碎卻風花雪月的生活。
黑格爾說過:“時代的艱苦使人對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瑣碎興趣予以太大的重視?!蓖瑯?,命運艱難的人,也會在破碎中伴隨著貪戀的現(xiàn)實,對瑣碎的事物生出無限熱情。
如此看來,在雞零狗碎中度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一種強大的正能量社會環(huán)境中,失去了悲傷、脆弱的權(quán)利,心靈無法接納生活中的瑣瑣碎碎。
當今社會,婚后的男女,都肩負著掙錢養(yǎng)家的責任,怨氣和戾氣日漸增長。柴米油鹽,就那么討厭?非也!好的婚姻從不捆綁任何人,好的婚姻面對所有雞零狗碎,會覺得這些都是天意的恩賜和賦予。有時候,婚姻風險確實也不小,兩個人重要的事,你不煩;不重要的事,你也不煩,甚至還能心生樂觀與歡喜。
余秀華說:“需要多少人間灰塵,才能掩蓋住一個女子,血肉模糊卻依然發(fā)出光芒的情意……”這情意,即便無數(shù)次被嘲笑,可她還是一如既往地愛著瑣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