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紹軍
你是不是以為每次運動時間越長,運動頻率越高越好呢?其實不然。為了取得理想的體育健身活動效果,每周應(yīng)進行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以上的高強度運動;如果有良好的運動習慣,且運動能力測試綜合評價為良好以上的人,每周進行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150分鐘高強度運動,健身效果更佳??偟脑瓌t是要循序漸進,從相對適中的身體活動量開始,逐漸向較大身體活動量過渡。
運動強度過大,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而運動強度不足,不僅達不到健身的目的,而且會造成運動器官的無謂磨損。下面我們主要介紹運動強度的把控。
心率 所謂“心率”就是一分鐘心跳的次數(shù)。測試心率最簡單的方法是測“橈動脈”的脈搏,橈動脈位于手腕的內(nèi)側(cè)靠近大拇指的一側(cè),測試15秒的脈搏數(shù)乘以4即可。進行健身活動時,心率在85%或以上最大心率,相當于強度運動;心率控制在60%~85%最大心率范圍,相當于中等強度運動;心率控制在50%~60%最大心率范圍,相當于低強度運動。而人體的最大心率與年齡有關(guān),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齡(歲)。
呼吸 另外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根據(jù)運動過程中呼吸的頻率和深度來判斷運動的強度。如果與靜狀態(tài)相比,運動時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變化不大,呼吸平穩(wěn),可以唱歌。這種呼吸狀態(tài)下的運動心率一般在100次/分以下,相當于低強度運動;如果運動中呼吸深度和呼吸頻率增加,可以正常語言交流,運動心率相當于100~120次/分,為中低強度運動;如果運動中只能講短句子,不能完整表述長句子,運動心率相當于130~140次/分,為中等強度運動;如果運動中呼吸困難,運動中不能用語言交談,運動心率一般超過140次/分,為高強度運動。
主觀疲勞感覺 填寫主觀疲勞感覺登記表也可以用來確定運動的強度,用這種方法,在運動時就可以個人主觀評價疲勞感覺給出的數(shù)字與運動強度相對應(yīng)。當主觀疲勞感覺登記表填寫正確,整個監(jiān)控運動強度就非常準確。一般來說,低強度運動的主觀體力感覺為輕松(9~10級),中等強度運動的主觀體力感覺為稍累(13~14級),高強度運動的主觀體力感覺為累(15~16級)。體育鍛煉者可以通過主觀體力感覺控制運動強度,一般來講,在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時,主觀體力感覺為輕松或稍累。
小鏈接:力量練習強度
力量練習的負重越大,表示強度越大。在進行力量練習時,我們常用“RM”來表示負荷強度的大小。RM指的是“最大重復(fù)負荷”。簡單來說就是能重復(fù)的最高次數(shù),即進行某一重量的練習時,用一次連續(xù)練習的最大重復(fù)次數(shù)來衡量負荷的大小。如果練習者對該重量只能連續(xù)舉起6次,則該重量對練習者來說是6RM。如果重量輕,可以連續(xù)舉起15次,則該負荷為15RM。以20千克的啞鈴可以重復(fù)屈臂運動6次,其6RM的最大重量=2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