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宏浩,朱 青,陳正剛,張 欽,張愛華,秦 松,于恩江,3,吳興洪,3,楊俐蘋,楊秀海
(1.貴州省農業(yè)科學院 土壤肥料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6;2.農業(yè)部 貴州耕地保育與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觀測試驗站,貴州 貴陽 550006;3.貴州大學 農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4.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農業(yè)資源與農業(yè)區(qū)劃研究所,北京 100081;5.貴州省石阡縣聚鳳鄉(xiāng)農業(yè)服務中心,貴州 石阡 555106)
【研究意義】辣椒(CapsicumfruteecensL.)又名海椒、辣子、番椒、牛角椒等,為茄科辣椒屬1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中拉丁美洲熱帶地區(qū)。辣椒富含維生素C、辣椒素、辣椒堿等營養(yǎng)成分,是人們不可或缺的鮮食蔬菜和最重要的調味品之一,同時還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其深加工產品辣椒素、辣椒紅素在特種用漆、醫(yī)藥等方面都有特殊用途[1]。貴州是辣椒種植大省,種植面積在23萬hm2以上,也是辣椒加工大省,油辣椒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 %[1],國際知名辣椒品牌“老干媽”在貴州省遵義市擁有多個生產基地,辣椒已成為助推貴州經濟發(fā)展、促進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經濟作物之一。探究辣椒生產中的資源高效利用,對辣椒的綠色循環(huán)清潔化生產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變化,人們越來越重視辣椒的產量和營養(yǎng)品質。【前人研究進展】在辣椒種植中開展了肥料施用量、合理配比[2-3]、施用有機肥[4]和生物質炭[5]等相關研究,達到提高辣椒產量和改善品質的目的。有機肥通常含有豐富有機物質,如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纖維素、半纖維素及氮、磷、鉀和微量元素,養(yǎng)分全面,肥效持久,不僅可提供作物生長所需養(yǎng)分,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品質[6-8],而且在增強土壤肥力[4]、改善土壤結構、增加生物多樣性[9]、降低作物發(fā)病率、增加有益生物同時抑制病原菌數(shù)量[10]、保護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9]等方面都有著特殊作用。沼渣是優(yōu)質的有機肥[11],有利于作物產量的增加和品質的改善[12-15]。因為沼渣含有大量的營養(yǎng)成分,包括有機質、氮、磷、鉀和微量元素[11],并含有未分解的纖維素類物質、新產生的微生物菌體[22],抑制植食性線蟲[16],增加土壤速效養(yǎng)分含量及補充各種微量元素[18]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有機質[15]、改善土壤微生態(tài)結構、提高酶活性等[17,23],最終促進作物生長?!颈狙芯壳腥朦c】施用沼渣對辣椒產質量及土壤養(yǎng)分影響的研究很少,對于施用不同量貴州酒糟沼渣(醬香白酒酒糟發(fā)酵生產沼氣的副產物)開展類似試驗的研究鮮見報道。貴州醬香白酒酒糟發(fā)酵生產沼氣的副產物沼渣,含有豐富有機質和一定的N、P、K等養(yǎng)分,其源頭為糧食,不存在畜禽糞便等發(fā)酵產物中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重金屬及其復合污染等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19],可作為清潔優(yōu)質有機肥料進行田間應用?!緮M解決的關鍵問題】因此,結合貴州兩大產業(yè) ,“老干媽”產品的源頭鮮辣椒種植和醬香白酒產業(yè)的末端副產物沼渣高效利用,研究貴州酒糟沼渣對辣椒產質量及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以期為辣椒生產中合理施用酒糟沼渣及貴州循環(huán)農業(yè)清潔化生產提供參考。
1.1.1 供試辣椒 品種為黔椒8號,辣椒苗由貴州省農業(yè)科學院辣椒所遵義市育苗基地培育,于2016年5月24日運到試驗地,25日移栽。
1.1.2 供試肥料 尿素(N 46 %)、過磷酸鈣(P2O512 %)、硫酸鉀(K2O 50 %);沼渣為中節(jié)能遵義公司利用醬香型白酒酒糟生產沼氣的副產物,主要養(yǎng)分:總氮(N)3.95 %、磷(P2O5)2.16 %、鉀(K2O)1.37 %、有機質88.6 %、鈣1.2 %、鎂0.758 %,重金屬含量:總砷(As)1.48 mg/kg、總汞(Hg)0.025 mg/kg、總鉛(Pb)13.4 mg/kg、總鎘(Cd)0.05 mg/kg、鉻(Cr)32.6 mg/kg,pH 7.5,全部指標符合有機肥料國家標準NY 525-2012[20]要求。
1.1.3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6年5-10月在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聚鳳鄉(xiāng)指甲平村進行,地處北緯27°23′52″、東經107°57′40″,海拔982 m,屬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耕地于2015年種植烤煙冬閑,土壤類型為黃壤,耕層土壤pH 7.47,有機質34.8 g/kg、全氮0.23 %、全磷0.09 %、全鉀1.56 %、堿解氮140.53 %、有效磷22.6 mg/kg和速效鉀168 mg/kg。
設6個處理,3次重復,共18個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15 m2(3 m×5 m)。移栽前起壟,壟高20 cm左右,壟面寬50 cm并用塑料膜覆蓋,兩壟邊緣之間寬50 cm,每壟種辣椒2行,株行距45 cm × 55 cm。各處理化肥施用量統(tǒng)一為 N 225 kg/hm2、P2O5180 kg/hm2和K2O 210 kg/hm2。沼渣施用量,T1(CK),不施沼渣;T2,7500 kg/hm2;T3,11 250 kg/hm2;T4,15 000 kg/hm2;T5,22 500 kg/hm2;T6,30 000 kg/hm2。各處理中沼渣、磷肥、鉀肥的全部及氮肥的60 %作為基肥,氮肥的 40 %作為追肥用水溶解于辣椒株距中間施用,其他管理措施一致。
1.3.1 土壤樣品 采樣方法:按照農業(yè)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guī)范》進行,取土深度為0~20 cm,采用多點取樣法,將各采樣點土樣混合均勻,用四分法取混合土樣1.00 kg。自然風干,去雜、磨碎,過20目尼龍篩。土壤指標測定:pH采用電位法,水土比1︰1;土壤有機質采用重鉻酸鉀外加熱法;全氮采用半微量凱氏定氮法;全磷采用氫氧化鈉熔融,鉬銻抗比色法;全鉀采用碳酸鈉熔融,火焰光度法;堿解氮采用堿解擴散法;速效磷采用NaHCO3浸提,鉬銻抗比色法;速效鉀采用醋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21]。
1.3.2 植株樣品 2016年8月25日對辣椒盛花期進行田間調查,每小區(qū)隨機選3株用直尺測量株高;莖粗用游標卡尺(精度0.01 mm)于辣椒根頸處從2個垂直方向測量基徑,取均值;葉長、葉寬為頂端起第3~4片葉主脈長度和最寬寬度,每株取3片葉,分別取均值。9月26日辣椒成熟期每小區(qū)取3株植株稱鮮重,殺青烘干后稱重(用于試驗的果實部分通過含水率換算為干重)。取一部分新鮮果實放入105 ℃干燥箱中殺青30 min,再在60 ℃烘干至恒重稱重,粉碎后測定辣椒果實養(yǎng)分含量。全氮采用H2SO4-H2O2聯(lián)合消煮,蒸餾法測定;全磷采用H2SO4-H2O2聯(lián)合消煮,鉬銻抗比色法測定;全鉀采用H2SO4-H2O2聯(lián)合消煮,火焰光度法測定。同時,另取一部分新鮮果實用于測定辣椒品質,V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還原糖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游離氨基酸采用茚三酮比色法;硝酸鹽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21]。辣椒產量為收獲期幾次田間實測產量之和。
用軟件Microsoft Excel 2007進行試驗數(shù)據統(tǒng)計及作圖;利用軟件SPSS 20.0進行顯著性檢驗,分析辣椒植株性狀、生物量、品質、養(yǎng)分吸收、產量及土壤養(yǎng)分因子間的線性關系。
從表1看出,不同處理辣椒植株的性狀存在明顯差異,施用沼渣不同程度增加辣椒的株高、莖粗、葉長和葉寬,與CK相比,施用沼渣的株高增加7.63 %~17.13 %,莖粗增加8.47 %~16.95 %,葉長增加6.31 %~17.61 %,葉寬增加2.45 %~12.01 %;T3~T6處理的株高和莖粗顯著增加,T4~T6處理的葉片葉長顯著增加,T6處理的葉寬顯著增加。
從表2看出,不同處理辣椒地上部生物量存在明顯差異,其中,T2處理的生物量最小,辣椒單株鮮重和干重分別比CK顯著降低30.27 %和23.97 %;T6處理的生物量最大,辣椒單株鮮重和干重分別比CK顯著增加13.99 %和20.25 %。T3處理與CK間辣椒單株鮮重差異不顯著,干重差異顯著;T5處理與CK間辣椒單株鮮重差異顯著,干重差異不顯著。
表1 不同處理辣椒植株的性狀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下同。
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atP<0.05 level. The same as below.
表2 不同處理辣椒地上部的生物量
從圖1看出,不同處理辣椒的小區(qū)產量存在一定差異。與CK相比,施用沼渣的辣椒產量增加8.43 %~34.37 %。T6處理的辣椒產量最高,與T3處理、T5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與其余處理間差異顯著;T1~T5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從表3看出,辣椒果實Vc含量除T2處理外,其余處理均有所增加,其中,T5處理比CK顯著增加14.03 %,T5處理與T4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但T5處理顯著高于其余處理;辣椒還原糖含量T4處理最低,比CK顯著減少23.82 %,T2處理、T3處理、T6處理分別比CK顯著增加22.53 %、18.03 %和20.92 %;辣椒游離氨基酸含量T2處理、T3處理分別比CK顯著增加34.96 %和25.66 %,T4處理、T5處理分別比CK降低37.39 %和11.95 %,且T4處理與CK間差異顯著;辣椒硝酸鹽含量T2處理、T5處理分別比CK顯著增加28.5 %和31.17 %,T4處理、T6處理分別比CK顯著降低68.45 %和53.43 %。
圖1 不同處理辣椒的小區(qū)產量Fig.1 Pepper yield per plo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從表4看出,辣椒N含量T2處理最大,與CK間差異不顯著,顯著高于其余處理;T6處理最小,與T3處理間差異不顯著,顯著低于其余處理。辣椒P含量T5處理低于CK,其余均高于CK,但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辣椒K含量T2處理最低,且顯著低于其余處理;T5處理辣椒K含量最高,與T2處理、T4處理間差異顯著。
從表5看出,土壤pH隨著沼渣施用量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T6處理最小且與其余處理間差異顯著。土壤有機質施沼渣處理比CK增加3.99 %~16.94 %,CK與T4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其余處理均顯著高于CK。土壤全氮含量T5處理高于CK,其余處理均低于CK。土壤全磷含量T3處理最高, 顯著高于CK 13.56 %;T4處理最低,比CK顯著降低5.93 %。土壤全鉀含量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有效磷含量除T4處理低于CK外,其余處理均高于CK,其中T2處理、T3處理分別顯著增加23.21 %和37.39 %。速效鉀各處理間差異顯著,其中T5處理最高,比CK顯著增加46.85 %;T4處理最低,比CK顯著降低26.05 %。堿解氮施沼渣處理均顯著高于CK,增加量為31.82 %~52.1 %。
表3 不同處理辣椒的品質
表4 辣椒果實的養(yǎng)分吸收量
表5 不同處理土壤的養(yǎng)分含量
表6 辣椒植株性狀與土壤養(yǎng)分各指標間的線性關系
注:* 、**分別表示相關性顯著(P<0.05)和極顯著(P<0.01)。
Note: * and ** indicate significance of correlation atP<0.05 andP<0.01 level, respectively.
從表6可知,辣椒株高與葉長、葉寬呈顯著正相關,與莖粗呈極顯著正相關。辣椒產量與株高、莖粗呈顯著正相關,與辣椒N含量呈顯著負相關。Vc與辣椒K、土壤全鉀含量呈顯著正相關。氨基酸與還原糖、有效磷含量呈顯著正相關。硝酸鹽與土壤全氮、速效鉀含量呈顯著正相關。辣椒N含量與單株鮮重、單株干重呈顯著負相關。有機質與有效磷、堿解氮呈顯著正相關。
研究結果表明,化肥配施沼渣能提升辣椒植株性狀,與姜成等[22-23]的研究結果,即有機肥能夠促進作物生長發(fā)育及其根莖增粗的結果一致。有機肥輸入對土壤微生物活力的影響遠高于化肥,長期施用有機肥能調節(jié)土壤碳氮比[24]、提高土壤有機質、促進微生物代謝和繁育、增加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9,25]。同時土壤微生物通過分泌各種酶調節(jié)土壤元素的轉化過程,控制土壤有機質合成、分解[26]和有機殘渣的降解[9]。土壤酶活力是土壤微生物群落對于代謝需求和營養(yǎng)有效性的直觀表達[27],同時環(huán)境因素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可以由土壤酶促動力學闡明[28-29]。長期配施有機肥能顯著調節(jié)土壤營養(yǎng)環(huán)境,為作物穩(wěn)產高產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9]。化肥配施沼渣能增加辣椒產量,當沼渣用量達30 000 kg/hm2時辣椒產量顯著高于對照,與陳琨等[8]的研究結果一致。
有研究表明,施用有機肥可以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30-31],并改善作物的微生態(tài)結構[32];施用有機肥能增加辣椒[7]、大蔥[33]、芹菜[34]的維生素C含量;但也有研究顯示,施用有機肥不能提高辣椒維生素C的含量[8]。本試驗中,隨著沼渣施用量的增加辣椒維生素C含量呈增加趨勢,但其余營養(yǎng)品質指標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辣椒N含量呈下降趨勢,辣椒P含量無顯著變化,辣椒K含量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有研究表明,NPK與有機肥長期配施能明顯提高土壤各養(yǎng)分含量[25],沼渣長期施用會使土壤的硝化作用減緩,增加土壤pH防止土壤酸化,緩慢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全量養(yǎng)分和速效養(yǎng)分的含量[15]。研究結果表明,施用沼渣能顯著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但隨著沼渣施用量增加其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其余土壤養(yǎng)分因子的變化無明顯規(guī)律,可能是由于1年的試驗時間未能使沼渣中養(yǎng)分完全釋放,或者沼渣養(yǎng)分釋放速度不穩(wěn)定導致。
綜上所述,辣椒種植過程中施用酒糟沼渣能提高植株性狀,增加辣椒產量和Vc含量、降低辣椒N含量,增加土壤有機質,且當沼渣施用量達到一定量時能達到顯著水平。辣椒產量與株高、莖粗呈顯著正相關,與辣椒N含量呈顯著負相關;Vc與辣椒K、土壤全鉀含量呈顯著正相關;硝酸鹽與土壤全氮、速效鉀呈顯著正相關;有機質與土壤有效磷、堿解氮呈顯著正相關。在常規(guī)施肥的基礎上增施酒糟沼渣,對辣椒生長發(fā)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綜合結果表明,酒糟沼渣適量施用能增加辣椒產量,改善辣椒品質,生產中在氮磷鉀肥常規(guī)施肥的基礎上,以酒糟沼渣施用量30 000 kg/hm2的效果最好。
參考文獻:
[1]蓬桂華,張愛民,蘇 丹,等.93份貴州地方辣椒資源品質性狀分析[J].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17,18(3):429-435.
[2]李子雙,王 薇,張世文,等.氮磷與硅鈣肥配施對辣椒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5,21(2): 458-466.
[3]管西林,王孝忠,劉 彬,等.三類土壤不同酰硝比供應下的辣椒產量、品質和氮素損失[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7,23(3):730-739.
[4]柳玲玲,范成五,芶久蘭,等.土壤肥力、辣椒產量及品質對有機肥施用量的響應[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5,28(5):2162-2165.
[5]李大偉,周加順,潘根興,等.生物質炭基肥施用對蔬菜產量和品質以及氮素農學利用率的影響[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16,39(3):433-440.
[6]BENDING G D,TURNER M K,JONES J E.Interactions between crop residue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quality and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J].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2002,34(8):1073-1082.
[7]要曉瑋,梁銀麗,曾 睿,等.不同有機肥對辣椒品質和產量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9(10):157-162.
[8]陳 琨,喻 華,馮文強,等.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對線辣椒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4,27(5):2006-2010.
[9]薛 峰,顏廷梅,楊林章,等.施用有機肥對土壤生物性狀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10,18(6):1372-1377.
[10]張 鵬,韋 中,朱 震,等.生物有機肥對連作番茄和辣椒根際土壤微生物區(qū)系及茄科雷爾氏菌的影響[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13,36(4):77-82.
[11]張 穎,劉益均,姜 昭.沼渣養(yǎng)分及其農用可行性分析[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6,47(3):59-63.
[12]周國順,王向東,馬艷芝,等.不同沼渣有機肥處理對秋黃瓜產量、抗病性和品質的影響[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7,40(2):39-44.
[13]張愛敏,王向東,付麗軍,等.不同沼渣有機肥對溫室黃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7(11):52-56.
[14]朱建軍,陳家龍,蔣加勇.沼渣施用對二代種球百合切花栽培產量和質量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7(20):110-114.
[15]肖 洋,李 麗,田 里,等.東北高寒區(qū)沼渣連年施用對玉米產量、效益和土壤肥力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7,31(2):262-266.
[16]李鈺飛,許俊香,孫欽平,等.沼渣施用對土壤線蟲群落結構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17,22(8):64-73.
[17]尹淑麗,張麗萍,習彥花,等.沼渣對土壤微生態(tài)結構、土壤酶活及理化性狀的影響[J].中國沼氣,2017,35(1):72-76.
[18]張有富,張愛萍,馬正龍,等.沼肥對設施紅地球葡萄光合特性及品質的影響[J].經濟林研究,2017,35(3):140-146.
[19]王 瑞,魏源送.畜禽糞便中殘留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和重金屬的污染特征及其控制[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3,9(9):1705-1719.
[2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有機肥料:NY 525-2012[S/OL].(2016-03-28)[2017-12-10]. https://wenku.baidu.com/view/6a379c8faf1ffc4ffe47acf1.html.
[21]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M].3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0.
[22]姜 成,申曉慧.有機肥和地膜覆蓋對辣椒生長發(fā)育及產量影響[J].核農學報,2009,23(5):879-883.
[23]李曉杰,趙 瑩,金 慧,等.不同來源有機肥及其配施后辣椒植株增粗效果分析[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4,33(4):25-27.
[24]徐華勤,肖潤林,鄒冬生,等.長期施肥對茶園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樣性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07,27(8):3355-3361.
[25]孫瑞蓮,朱魯生,趙秉強,等.長期施肥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及其在養(yǎng)分調控中的作用[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4,15(10):1907-1910.
[26]EKENLER M,TABATABAI M A.Responses of phosphatases and arylsulfatase in soils to liming and tillage systems[J].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 Soil Science,2003,166(3):281-290.
[27]CALDWELL B A.Enzyme activities as a component of soil biodiversity:A review[J].Pedobiologia,2005,49(6):637-644.
[28]孫瑞蓮,趙秉強,朱魯生,等.長期定位施肥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及其調控土壤肥力的作用[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3,9(4):406-410.
[29]林 天,何園球,李成亮,等.紅壤旱地中土壤酶對長期施肥的響應[J].土壤學報,2005,42(4):682-686.
[30]張魯民,肖長東,紀春濤,等.施用活性有機肥對烤煙生長和品質的影響[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7,45(2):81-84.
[31]苑 嬡,張崇玉,丁 釗. 沼液噴施對秋茶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5,43(5):172-174.
[32]趙 玲,歐陽立明,陸小辰.不同基質配方的有機肥對連作辣椒的生長及根際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2(2):72-77.
[33]李祥云,宋朝玉,王瑞英,等.不同畜禽糞肥及不同用量對大蔥生長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06(6):45-47.
[34]王昌全,謝德體,李 冰,等.不同有機肥種類及用量對芹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5,21(1):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