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的第一個觀點是:電動汽車將改變世界!
1918年,福特汽車公司T型車是第一款進入美國中產階級的汽車,一共生產了1800萬輛。當時,全美國的人口只有8000萬,T型車徹底改變了美國,也進而影響了全世界。
整整100年以后,埃隆·馬斯克在2017年推出了售價3.5萬美元的特斯拉Model 3,憑借40萬輛Model 3的訂單,特斯拉的市值已經超過最大的老牌的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2015年,大眾汽車公司在美國被曝柴油車排放作弊。為什么造假?我們認為內燃機在經歷百年的發(fā)展后,已經進入“黃昏”,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經濟上,已經接近極限。
我們認為,人類文明已經跨入智能化時代,未來汽車也將成為在智能化時代下的智能生活新移動終端和第三空間,不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和代步工具。
汽車內燃機控制的是燃燒的1000多度的火焰,這種機理決定了內燃機是可以模擬量控制。什么叫模擬量控制?收音機是通過旋鈕控制,這就是模擬量控制。我們對電機的控制,已經可以做到了毫秒級。所以說電動汽車是未來智能車的必然選擇。
第二個問題,關于中國燃油車時間表的思考。
當代創(chuàng)新,遵循的是一個指數的增長規(guī)律,而人們的思路往往是慣性外推線性規(guī)律,我們往往是按照底下這條直線來外推,每年增長多少。但實際情況,一旦渡過了指數的基點也叫“臨界點”,規(guī)律會迅速發(fā)生變化。我們認為電動汽車的發(fā)展將遵從新的科技創(chuàng)新指數規(guī)律。
中國還沒有拿出燃油車禁售時間表,但我們經過研究認為,中國市場拐點將在2022年,我提出四頭“灰犀?!钡母拍?,結論就是中國的電動汽車指數規(guī)律的拐點、節(jié)點或臨界點在2022年,過了這個節(jié)點以后,它將以指數的發(fā)展規(guī)律發(fā)展。
到2030年,會不會設禁燃表呢?我個人認為,中國的情況非常復雜,最大的矛盾是不平衡。我倒建議設定一個相對的指標,比如說燃油車銷售比重小于10%或者20%,在這10%到20%之間研究一個值。
電動汽車是中國制造業(yè)最大的供給側改革工程,它將全面影響中國的制造業(yè)的發(fā)展,進而對經濟的增長帶來重大的影響,這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產業(yè),我們的企業(yè)界、學術界,乃至政府部門也應該以創(chuàng)新的思路、創(chuàng)新的辦法來管理創(chuàng)新的產業(yè),這里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最后一個問題,車載“三峽”與未來能源。
未來能源將是什么系統(tǒng)?現在沒有一個權威、沒有一個專家能給出完整的詮釋。但今天我跟大家分享幾個關鍵詞或者是要素:它的底層一定是清潔能源、分布式能源、儲能等新的能源技術。它的中層是物聯(lián)網、大數據、超級大腦、智能算法,它的應用層是智慧能源、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電動汽車將是這個能源系統(tǒng)重要的組成部分。
電動汽車將是未來能源系統(tǒng)中一個重要的基本單元,它跟新能源、分布式能源是天然的匹配,因為其充電可以間歇的,靈活可控。如果你的車跑十萬公里,理論上講需要充333次電,但大多數私家車是跑不到十萬公里的。
再看有沒有閑置,中國乘用車的平均使用率只有5%。如果按5%來算,一輛車每天的閑置時間有22小時48分鐘。如果電動汽車與充電樁結合起來,每天既有大量富余的充電容量,又有大量富余的充電時間。到2030年,如果電動汽車保有量如果達到1億輛,那么車載電池的功率會達到10億千瓦,相當于50個三峽發(fā)電站,到2040年則可能翻倍。如果考慮到電池淘汰,電池容量達到下降80%以下就要淘汰,淘汰以后拆解之前還可以作為儲能單元來利用。
未來由電動汽車和淘汰電池組成的系統(tǒng),功率會遠遠超越電網所有連接電源的發(fā)電功率。我們認為,由車載動力電池構成的這個體系就會像一塊巨大的海綿,吸收所有的多余電量。我們現在做的工作,就是通過智能的車聯(lián)網平臺和能源互聯(lián)網,讓這個系統(tǒng)的電動汽車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正確地充放、正確地使用電量。
(根據江冰在2018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發(fā)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