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軼
摘 要 文章從高職工科類教材的現(xiàn)狀和問題入手,分析了教材質量下降的原因,明確了提升教材質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結合選題策劃工作提升教材質量切實可行的5個方面的內容,使高職教材符合新時代教育和技術發(fā)展的需求,更好地為我國高職教育和經濟發(fā)展服務。
關鍵詞 選題策劃;教材質量;高職教材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7-0142-02
教材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載體和工具,它既是知識、技術的傳播,也是教學經驗的總結和升華,其對知識性、技術性、嚴謹性和準確性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但是面對現(xiàn)今工科類高職教材整體質量下降、無法有效服務教學的現(xiàn)狀,從教材策劃角度探討教材質量的提升有現(xiàn)實而迫切的要求。
1 高職工科類教材存在的問題
新中國成立后,教材面對師資緊張的局限在推動高等教育向大眾化迅速發(fā)展的進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尤其占據高等教育領域半壁江山的高職教材,伴隨著高職教育近10年的迅猛發(fā)展,其教材體系的規(guī)模和數量之龐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形成了高職教材廣闊的市場空間;加上高職教育服務于地方經濟的多樣性和靈活性的特點,使高職教材內容、形式、種類、特點方面也呈現(xiàn)出百家爭鳴的局面;以及近20年來出版社改企進程的加快,使高職教材的出版煥發(fā)出巨大的活力。
但是因為對教材市場缺乏監(jiān)管、在評職稱中教材地位的弱化、出版社追求利益的驅動等問題使高職教材市場存在不小問題:部分出版社為教材包銷的教師提供經濟補償的惡性競爭。教材種類和數量存在較大的重復性,一個教師在多個出版社重復出版相似度高的教材的現(xiàn)象較為常見。教材質量明顯下降,一方面是教師工作繁忙并對編寫重視程度不夠,致使交稿質量粗糙、知識性錯誤層出不窮,有的東拼西湊,有的出版社甚至為包銷的老師提供完稿讓老師直接署名;另一方面是出版社面對交稿質量下降、品種數不斷增加的超負荷品種加工。
面對高職教材市場的困境和局限,國家層面越來越重視,于2017年7月6日發(fā)布通知正式成立了國家教材委員會,用以管理和規(guī)范國內大中小學的教材建設問題。各出版社也于2017年通過社內發(fā)布質量文件和規(guī)范質量工作全面加強了對教材出版質量的管理。
交稿質量體現(xiàn)出策劃編輯對選題的認識和把握,作為教材產品前端研發(fā)階段的選題策劃,直接決定了教材的質量和特色,因此在策劃工作中做好與質量相關的細節(jié)對提升書稿質量的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文結合作者多年高職工科類教材的策劃和編輯經驗,現(xiàn)從該角度提出一些可行的辦法和思路。
2 選題策劃中關于教材質量提升的做法
2.1 挖掘優(yōu)秀選題
由于高職教育更注重實踐和應用性,所以一個好的選題應該是:實踐、應用性和可操作性較強;反映校企合作成果;理實一體的編寫形式;講解時能夠深入淺出;能夠讓學生在做中學;有充分的動畫、視頻等在線課程和電子資源,有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文底蘊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融入;作者要有至少10年左右教學經驗的、在企業(yè)有過真正實踐積累的,能夠站高看遠地提出本課程改革思路和想法的老師或企業(yè)兼職教師;兩個主審(一個來自于企業(yè),一個是來自學校)從策劃到成書過程也能夠積極參與。
2.2 與作者合力打造選題特色
策劃編輯需要就該選題與作者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作者的需求、想法和意見,同時提出自己的疑問、需要和期望,策劃編輯需要對教學現(xiàn)狀、教學需求、同類書現(xiàn)狀、行業(yè)需求和技術發(fā)展趨勢、國家政策和要求等了解得越充分,就越能夠對選題的名稱、內容、定位、結構、形式和資源等起到應有的積極促進和推動作用。所以策劃編輯需要在工作中利用各種機會盡可能了解以上內容才會對選題的策劃細節(jié)做到心中有數。
拿到選題后可以對選題相關的產品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縱向比較是將分社本選題相關的產品放在一起,比較這些產品的銷量和各自內容、結構、形式等特點,得出本選題內容和結構的定位,形成分社產品的差異化。橫向比較是將市場上其他出版社出的同類產品放到一起,重點關注銷量大、獲獎的、評論數多的產品,通過與這些產品進行對比和分析,可以得出些值得借鑒的思路和方法。下面是協(xié)助作者完成選題特色所做工作的舉例。
例1:就高職教師們重點關注的“十三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的申報(該申報尚未得到國家最后的通知,現(xiàn)在是申報準備階段),筆者會結合“十二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的申報經驗,結合現(xiàn)階段高職校企結合的趨勢、技術和行業(yè)的發(fā)展,充分領會國家層面關于高職教育的文件精神,以列表形式提出一些想法:本選題同類的書調研和特色的確定,因為要做到國內優(yōu)秀的程度,必須對該選題進行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比較、分析和借鑒后,進行本選題的定位和特色;本選題相關教學需求的了解,確定本選題的適用性和通用性;充分融入校企結合、現(xiàn)代學徒制等的教改結果和企業(yè)經驗,以適應企業(yè)、行業(yè)的需求,本選題電子資源的現(xiàn)狀和建設計劃,推動其在教學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充分發(fā)揮兩位主審專家的作用等,這些重要問題的解決是本教材優(yōu)秀性的保證。
例2:在討論《計算機控制技術(MCGS實現(xiàn))》選題的過程中,結合筆者對高職工科教學現(xiàn)狀和需求的認識,加之對本選題前半部分是通篇理論、后半部分是實例的結構局限性,提出了關于書稿結構改進的想法,主要是圍繞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幸福不濃,學習自信心不足、愛動手),如何讓本書的內容更具針對性,與作者交換意見后,達成了結構修改上的共識:從幾個生產生活實例代表的控制系統(tǒng)出發(fā),歸納出它們的共性結構并提出需要解決的共性問題,最后安排控制系統(tǒng)的操作實訓以解決問題,操作之后還附有知識鏈接,把本實訓所需要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有重點的詳述。這種編排結構能夠引發(fā)學生們對該技術的關注,能夠通過典型實訓項目的操作來學習并體會理論知識。
因此,結合作者和編輯兩方面合力對該選題的定位和特色等進行全面、細致的調研和論證之后,能夠將來自策劃編輯的市場意識和讀者角度考慮問題的思路帶進書稿的編寫中,提升書稿的服務質量。
2.3 確定編寫要求
在確定好書稿的編寫特色后,策劃編輯會提供一個樣章模板供作者編寫樣章使用,同時會提供一個詳細的編寫要求的文檔,它是對樣章模板的補充,是對編寫過程中主要細節(jié)進行規(guī)范,例如對標題、圖和表、量和單位、國標、名詞與術語等問題的規(guī)范。對這些編寫中的重要問題和注意事項,僅提供文檔還是不夠的,還是需要電話與作者進行一一講解和強調,才能幫助他加深對此類問題的重視,在編寫中減少此類問題的出現(xiàn)。該編寫要求的文檔還可包括作書時用到的幫助性文檔,例如,可供查詢的國標和名詞術語網站、社里的名詞術語手冊和著譯者手冊等內容,以幫助作者編寫之初就建立起規(guī)范意識。
2.4 檢查編寫之初作者提供的樣章
在確保時間進度的前提下,督促作者及時提交具有代表性的樣章,對樣章從本書特色角度和編輯規(guī)范角度進行審查并以批注的形式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直到本樣章符合編寫要求和規(guī)范后,才能讓作者貫徹本樣章的精神編寫后續(xù)內容。
2.5 對到稿進行交稿前的檢查
交稿前給作者提供一份交稿要求,里面提出交稿前作者對書稿做最后一遍檢查的方法、步驟和需要注意的問題,便于作者有重點、有針對性進行檢查;合幫助作者做好教材前的準備工作。
交稿前策劃編輯需要對作者所交的初稿進行通攬,了解本書整體情況是否符合當初策劃的思路,同時找到具有代表性的20~50頁進行逐字逐句地快速閱讀,以期發(fā)現(xiàn)交稿前需要進行全書統(tǒng)一修改的主要問題,便于作者一次性進行全書修改。
交稿后策劃編輯作為本書項目質量的負責人,需要后續(xù)保持與責任編輯的及時溝通,將責編反應的重大問題及時反饋給作者,這些問題必須在初審階段得到統(tǒng)一的解決。
3 結論
以上是對策劃工作中如何提高書稿質量進行的初步探討,流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與質量的關系都不容小覷,直接決定了后續(xù)編輯加工量的大小和教材的整體水平,難度最大的是引導并協(xié)助作者完成第二步選題特色的確定,它直接決定了本教材后續(xù)推廣和銷售的效果。在國家和出版社對圖書質量的推進和嚴格要求面前,我們編輯如何能夠克服困難、拓展自身知識和能力的局限,逆流而上來提升教材質量,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和思考。
參考文獻
[1]李莉,魯峰.高職教育新常態(tài)下理工科教材建設現(xiàn)狀和質量提升——以化工類教材開發(fā)為例[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6(9):333-334.
[2]張大有.關于高職教材質量的思考[J].科技視界,2013(26):267.
[3]李潔.高職院校教材建設的思路及創(chuàng)新[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2(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