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平
摘 要:玉米是一種主糧作物,應用廣泛。一是飼料,二是深加工,三是玉米轉化酒精工程的開發(fā)等等。多年來,玉米種什么品種好,怎樣種高產是許多農業(yè)工作者研究的課題。本文就玉米高密度栽培,達到更高產量提出建議,同時推廣目測土壤墑情法,配方施肥技術,玉米常見玉米螟防治技術要點及未來玉米發(fā)展預測等進行技術分析,以供借鑒。
關鍵詞:玉米;單粒播種;密度;增產;增收
玉米種植面積占糧食作物及油料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的50%,玉米被譽為三大作物之一。玉米高密度種植以其高產、優(yōu)質、上市早、易儲存獲得了廣大農民的認可。其中,單粒播種技術的產生,將一改中國傳統(tǒng)的玉米播種方式,為廣大農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對農業(yè)增產起到了關鍵作用,可以說“單粒播種”是一項農業(yè)栽培技術革命,也是科學栽培方式的發(fā)展方向。單粒播種使玉米增產,最終達到農民多增收的目的,據實踐資料記載,單粒播種一坰地在省工上節(jié)省300元,一坰地能多打2600斤糧食,按0.6元/斤計算,直接多收入1560元,一坰地最后增收為300元﹢1560元=1860元,增收=省種﹢省工﹢增產。增加糧食產量,解決的方法就是提高單產,而玉米的增收途徑就是加密。密度根據品種而定,不要過密過稀,播種時按實際要求密度再每畝多播200-300粒種子,防止缺苗。
一、播前
1.品種選擇: 品種因素在玉米增產占40%,一般采用抗病、抗逆性強和較高豐產性等特性的品種。同時,注意一物多名現象。目前,農業(yè)種植支持“單粒播種,適時早播”,單粒播種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成本投入,并減小勞動強度,避免間苗時同穴苗間傷根。適時早播對搶墑情、抓全苗、促早熟、躲伏旱,減輕病蟲害很有利。原則上講究選用高質量的種子。所謂高質量的種子是指芽率、芽勢、純度、凈度各項指標遠遠高于常規(guī)種子,符合單粒播種的標準,并不是所有的種子都能進行單粒播種的。單粒播種獨苗苗壯,播種時只種一粒,苗出土后,陽光、養(yǎng)分、水分,獨苗享用沒有其他苗競爭,苗的特征是:苗粗、苗壯、苗敦實(不是細高)且不間苗不傷根。單粒播有缺苗現象,預防缺苗,可用加密法。
2.種子處理:一是溫湯浸種:該種方法對玉米有殺菌、防病和促早熟的作用。玉米早播提倡用30℃溫水浸12小時,人為讓種子喝足水,可早出苗。二是種衣劑科學應用:種衣劑主要成分是殺蟲劑。近年來根據地下害蟲多少,提倡合理使用種衣劑。
3.目測土壤墑情:保住墑情是提高播種質量和出苗率關鍵的一環(huán),是玉米增收的基礎。一般用手捏土團,有水溢出或留有泥的痕跡,表示水分太多,防治濕害,手捏土成團可以搓成3-4毫米捏條,表示土壤水分適宜,有利耕作,勉強把土壓成塊,但還能搓條,表示水分較少,手捏不碎(黏土),易散(沙土),土壤堅硬,需灌水抗旱。應用地膜技術。實踐證明,地膜保墑最大的能力為20厘米,也就是超過20厘米,地膜就起反作用了,解決方法就是地膜與滴灌技術相結合。保證作物生長有個適宜的土壤環(huán)境。
二、播種
1.播法:間種和清種。人口在增加,食物逐漸短缺,解決的方法是提高單產,玉米的增收途徑就是加密。發(fā)芽率85%的種子格外加500—600株,發(fā)芽率90%的種子每畝可加300—400株,發(fā)芽率95%的種子可加100—200株。在保證每畝株數足夠時去掉所有小苗、弱苗,留強勢(抗風),如不單粒播,可雙粒,雙粒播應早間苗、早定苗。玉米過去主張間種,如與豆間種,比空栽培,目的是提高雙棒能力,新的理論不再主張雙棒,試驗結論也是這樣,原因是地太薄,今后要進行清種,靠群體增產。實行密度種植,如能達到畝保苗5000株,就能達到噸糧,每平方米4株,而實際上應當達到5株。保證品種的最佳密度。決定產量的關鍵因素是合理控制密度,而單粒播種就是按照品種的合理密度進行播種,從而使品種在合理密度下更好地發(fā)揮該品種的產量優(yōu)勢。
2.播種要點:一般在5-10cm土層地溫穩(wěn)定在10℃左右,用精選發(fā)芽率在95%以上種子進行曬種及拌種后播種,曬種,日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殺去種皮表面的病菌,防治絲黑穗病等病害的發(fā)生。根據土質、墑情和種子芽勢確定播種深度,一般5-6cm為宜,注意同一地塊播種深度一致,踩好底格,覆土及時鎮(zhèn)壓,有利于吸水發(fā)芽。
3.田間管理:除草劑的應用。一般苗前除草采用封閉除草。注意噴施時選擇傍晚或陰天,避開高溫干燥的中午。減少除草劑無效浪費,提高除草劑藥效。單粒播種省去了間定苗環(huán)節(jié),更好地使除草劑起到封閉作用,不會因為人的原因破壞地表除草劑所形成的藥膜,提高除草劑的除草效果。
施肥原則是應掌握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磷鉀肥早施,氮肥分期施的原則,一般不提倡一次施肥保全年的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
蟲害防治的關鍵是玉米螟的防治,對玉米的影響大約有10%的損失。抓好玉米螟防治的兩個關鍵時期(心葉期防治和穗期防治)。有利于提高產量。
三、收獲
秋收晚收籽粒飽滿。玉米不同其他作物,它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有一層抗寒外衣,只要玉米晚熟并且桿內水分充足桿青葉綠玉米棒就會繼續(xù)上,籽粒就會更飽滿更成熟。所以,適時晚收能夠增加百粒重,減少損失,玉米收獲太早,有10%的產量損失了。適時晚收提高產量和品質。一般在九月中下旬,初霜過后,大多數植株變黃,葉片枯萎,果穗苞葉黃而松散,籽粒變硬并呈現品種固有色澤時收獲。玉米最好晚收,切不可早收搶收。晚收玉米的色、質量、重量大于早收,好于早收。
四、結果與討論
實踐證明:增加糧食產量,解決的方法就是提高單產,而玉米的增收途徑就是加密。玉米實行單粒播種,適時早播。單粒播種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成本投入,并減小勞動強度,避免間苗時同穴苗間傷根。適時早播對搶墑情、抓全苗、促早熟、躲伏旱,減輕病蟲害很有利。同時注重應用農業(yè)新技術指導農業(yè)生產。施肥時要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磷鉀化肥,能增產10%左右,種肥施肥時注意種肥隔離,防止燒種、燒根,追肥能夠滿足玉米生長中后期養(yǎng)分最大效率期對營養(yǎng)的需要。開溝深施覆土,提高肥料利用率。種肥問題是農業(yè)增產的關鍵所在。
五、結語
玉米單粒高密度種植能夠增產增收。密度種植是目前農業(yè)種植方式中值得推廣的經驗和做法。而玉米要想高產,就要盡可能滿足其生長發(fā)育的一切條件,包括熱量、光照、水分、養(yǎng)分、空氣等。栽培方式也并非一成不變,還需要根據作物實際情況,研究摸索,靈活掌握,才能獲得更高的產量。據資料記載,目前農業(yè)發(fā)展已應用到轉基因技術,而且轉基因技術已經應用到玉米,將來可能會出現玉米樹,解決玉米高產問題。要靠科學。
參考文獻:
[1] 勞動力就業(yè)培訓指導 趙珍主編 遼寧大學出版社2009.11.
[2] 王福軍,農業(yè)實用技術手冊 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