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文淇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參演的《嘉年華》《血觀音》《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三部電影接連上映,同時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得主……面對獎杯和掌聲,文淇這樣說:“最幸運的,是能夠在少女時代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10歲那年,參加舞蹈比賽得獎的文淇在攝影棚里接受采訪,碰上了電視劇《淑女之家》劇組在此面試15歲的女中學生。片方找不到滿意的,就讓文淇試了試戲。
文淇因劇本里一句“爸爸,死了”而痛哭出聲,這一哭,打動了制片人韓雪,劇本里原來“初中生”的身份也直接被改成了“小學四年級學生”。
文淇父母的事業(yè)與演藝無關(guān),也沒有刻意培養(yǎng)過她。她只是在家附近的一個藝術(shù)班學過舞蹈,從而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藝術(shù)潛質(zhì),而后她又在劇組試戲時一舉通過。所以,文淇進入演藝圈,既是意外,也可以說是理所當然。
接拍《嘉年華》時,文淇只有12歲。對一個初中女生來說,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有些殘酷和沉重,所表達的內(nèi)容也不是她能完全理解的。當時12歲的她不僅第一次嘗試體驗生活,到南方的小旅館當清潔工,也開始學習寫人物小傳,揣摩角色內(nèi)心。
拍完《嘉年華》后,文淇意識到,原來表演不僅僅可以帶給人娛樂,還能帶給人更深層次的思考。因此,文淇堅定了做演員的想法。
很快,她又接拍了楊雅喆導演的《血觀音》,這部電影甚至比《嘉年華》還要壓抑,在女性家庭的鉤心斗角與政商權(quán)謀中,文淇飾演的心機少女讓很多觀眾直呼腹黑。其實,以文淇的年齡很難真正理解電影中的成人世界,所有的表演都是靠導演的指導來完成,當然其中少不了她自己的努力。
文淇最近有點兒忙。在她摘得金馬最佳女配,并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金馬影后入圍者之后,不斷有新劇本、真人秀節(jié)目找上她。她開始思索自己今后的戲路和發(fā)展方向,甚至有過只接文藝片的想法,“后來很多前輩跟我說,如果想讓更多人看到我想要表達的事情,就應該嘗試各種題材,我也在參考他們的建議”。
對于未來的規(guī)劃,文淇說,自己曾經(jīng)定下過一個小目標,希望能在20歲時達到娜塔莉·波特曼在《黑天鵝》中的表現(xiàn)?!拔覍ψ约汉軟]有信心,應該很難達到吧?”但大家都相信,才15歲的她,未來還有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