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農村工作委員會 562400
豬流行性腹瀉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該病多發(fā)于寒冷的冬季以及春季,近年來在天氣炎熱的夏季也會偶爾發(fā)生。該病一般有5~8天的潛伏期。帶毒豬以及發(fā)病豬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被發(fā)病豬的豬糞污染過的飼料、水槽、墊料、車輛以及各種養(yǎng)殖用具等都可以作為該病的傳播媒介,豬群一旦接觸到這些傳染媒介極易誘發(fā)感染。此外,豬流行性腹瀉還可以通過乳汁進行傳播。豬流行性腹瀉主要發(fā)生于哺乳仔豬、架子豬以及育肥豬,其發(fā)病率高達100%。
該病的主要癥狀為嘔吐、腹瀉以及排稀水樣糞便等。哺乳仔豬一旦感染,其典型癥狀即為嘔吐,且多發(fā)于哺乳以及吃食之后,其嘔吐物多為黃白色的黏性物。在剛開始出現(xiàn)腹瀉時,其糞便呈黃色黏稠狀,接著轉變?yōu)橄∷畼硬橛悬S白色的凝乳塊,肛門以及臀部常??梢娕判刮畚??;疾∽胸i常常出現(xiàn)精神萎靡、不食、逐漸消瘦甚至脫水的現(xiàn)象[1]?;疾∝i只年齡越小,其臨床癥狀越為嚴重,死亡率越高。對于7日齡以內的哺乳仔豬,腹瀉2~4個小時后就容易出現(xiàn)脫水死亡現(xiàn)象,其死亡率為50%。而哺乳仔豬以及育肥豬其腹瀉癥狀一般會持續(xù)4~7天,但是絕大多數可以康復。
對病豬進行剖檢,可以看到其小腸內因充滿淡黃色液體而膨脹,腸壁發(fā)亮,腸黏膜有明顯的充血現(xiàn)象。一些小腸黏膜有出血點,腸系膜以及腸淋巴結因充血而水腫,小腸絨毛縮短??漳c段的上皮細胞出現(xiàn)空泡,其表皮逐漸脫落。病豬胃內可見膽汁樣的黃色液體或者凝乳塊,其他器官并沒有明顯的病變。
(1)RT-PCR法。RT-PCR法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因而常常用于豬流行性腹瀉的快速診斷。從病豬新鮮的小腸內容物或者新鮮的糞便中提取RNA后將其進行反轉錄,接著對其cDNA進行PCR擴增,對其擴增產物進行測序比對,即可實現(xiàn)豬流行性腹瀉的確診。
(2)直接免疫熒光技術。直接免疫熒光技術是一種快速并且準確率較高的豬流行性腹瀉的診斷方法。取腹瀉時間不超過48小時的病死豬小腸并制作成抹片或者冰凍切片,用丙酮固定后對小腸病毒用熒光染色劑進行抗體染色標記,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如果出現(xiàn)被染色的感染細胞則可以確診為豬流行性腹瀉[2]。
(1)進行科學的飼養(yǎng)管理。豬舍內保持干燥通風,定期對豬舍內的地面、設備以及用具進行消毒,同時定期對保育舍內的料槽以及飲水設備進行清洗消毒。確保母豬的營養(yǎng)均衡,在母豬臨產前以及哺乳期間定期對母豬的乳頭進行清理消毒,仔豬出生以后要對其臍帶進行消毒結扎。仔豬出生后及早讓其吮吸初乳,同時應當對產后母豬進行消炎,將產房內的溫度控制在32℃左右。此外,還應確保圈舍內的飲水清潔、無污染。斷奶后的保育仔豬應少食多餐,禁止為其飼喂霉變的飼料,同時應避免飼喂過飽。
(2)免疫措施。結合當地疫病的流行特點以及豬場的實際情況為母豬以及仔豬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①母豬的基礎免疫。母豬的基礎免疫可以有效提高初生仔豬的免疫力,因而應做好母豬的基礎免疫工作。母豬的基礎免疫主要包括一些會對母豬的繁殖性能以及生產性能造成影響的疾病的免疫,例如藍耳病、圓環(huán)病毒病以及豬瘟、口蹄疫等。妊娠母豬進行基礎免疫后其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體,這些抗體會隨著初乳傳遞給仔豬,從而增強仔豬的抵抗力。②多聯(lián)疫苗接種。臨床上豬只的腹瀉常常包括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以及輪狀病毒病等,這幾種疾病還容易出現(xiàn)交叉感染。因而應為豬群接種這幾種病的多聯(lián)疫苗。③母豬返飼。對于沒有進行免疫或者免疫失敗的豬場,可以對11月到第二年3月這一期間分娩的懷孕母豬或者空懷母豬進行返飼,即將帶有病毒的病豬的糞便或者發(fā)病小豬的小腸剪碎后伴入懷孕或者空懷母豬的飼料內。懷孕或者空懷母豬感染后15天即可產生抗體,這些抗體可以通過初乳傳遞給仔豬,確保仔豬斷奶前不發(fā)病。對于臨產前15天內的懷孕母豬禁止進行返飼,因為感染后15天內懷孕母豬的乳汁內極有可能攜帶大量的病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