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生在蘇州,食在廣州?!蔽业募亦l(xiāng)廣州是有名的美食天堂,每到周未,我最開心的事,就是跟著爺爺去“嘆早茶”。
“嘆早茶”可不是對著早茶嘆氣,而是一句地道的廣州話,相當于你們說的“喝早茶”;“嘆”有“慢慢享受”的意思。
跟爺爺去“嘆早茶”,須得早起。“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边@是爺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等到天蒙蒙亮,街邊的小酒樓傳來“嘩啦啦——”起卷簾門的聲音,早市就正式開始了。
進店第一件事,就是選桌子。來喝早茶的通常是附近的熟客,熟路,都有自己固定的座位,點一壺茶,要幾樣點心,慢慢享受“一盅兩件”的美好時光。茶都是現(xiàn)泡的,茶葉可以任選,烏龍、普洱、菊花、苦丁、鐵觀音……應有盡有。泡開后,香氣裊裊,沁人心脾。爺爺喝茶時,總是慢悠悠的,先看看杯子里的茶色,滿意了,端起來聞一聞,再湊到嘴邊吹幾下,呷一口,咂咂嘴,眉眼的皺紋隨即舒展開來,仿佛人生所有的坎坷艱難都融化在那杯淡淡的茶水里。
爺爺熱衰于品茶,我卻對店里的點心情有獨鐘。傳說宋代巾幗英雄梁紅玉為犒賞軍士,曾親自下廚做小食,以表示“點點心意”,“點心”的說法就這樣流傳下來。如今,廣州每家酒樓都有自己的特色點心,粗略估計,也有上千種。
大廳的流動小車里擺放著各種招牌茶點:小碟的鳳爪,整籠的湯包,盤裝的腸粉,大塊的蒸糕……熱騰騰,香噴噴,看得人心花怒放。這里面,蝦餃和叉燒包是我的最愛,每次吃都會胃口大開,直到把自己撐成皮球。
“嘆早茶”的時間,也是廣州人一天中最悠閑的時候。喝喝茶,吃吃點心,讀讀報紙,談談家國大事,說說鄰里長短,不知不覺,一上午就過去了。
爺爺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就是一種福氣。”我想,這也是一座城市的平淡幸福。
我們揚州有句老話:“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边@“皮包水”,說的就是“吃早茶”。
揚州早茶都吃些什么呢?
要是你在清晨走進茶樓,首先映入眼簾的,必定是一籠一籠的揚州湯包。別看這湯包軟塌塌的,用筷子提起來,就是一只半透明的小燈籠,能看到湯水在里面搖晃。吃之前,先念幾句口訣——“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喝湯”。咬一口,嗯,湯汁黏稠,肉香濃郁,要是再蘸點醋,那滋味,別提有多鮮美啦!
除了湯包,揚州早茶的主角還有三丁包、五丁包、豆腐包、菜包和豆沙包,典型的“包打天下”。同小巧精致的廣式點心比,揚州包子外形樸實、不花哨,皮軟餡香,價格公道,是當?shù)厝巳硕枷矚g的平民美食。
另一道知名度很高的茶點——燙干絲,則是我的最愛。干絲是用豆腐干做的,切成火柴棒大小的細絲,用開水燙軟,撒上香菜、蝦米,淋上麻油、醬油即可。有的茶社上桌前,會擺出塔身一樣的造型,有如白塔,讓人不禁想起曾經(jīng)富甲天下的揚州鹽商來。
在揚州,你還會吃到被譽為“揚州雙絕”的千層發(fā)糕和翡翠燒賣,各種蒸餃、燒餅、湯面……不計其數(shù)。當然,吃點心的時候,也別忘了喝茶。
我們揚州人喜歡喝綠茶,本地有一種綠楊春茶,也喝龍井茶和碧螺眷。不過,最受歡迎的,還是“魁龍珠”。說起這“魁龍珠”,可是非同小可。它不是單一的茶種,而是精選安徽魁針、浙江龍井以及揚州本地的珠蘭,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過去常用揚子江水沖泡,號稱“一壺江水煮三省茶”,聽著就十分霸氣。至于味道嘛……不如你自己來嘗一嘗?
說了這么多,不知道這些富有特色的美食,會不會撩起你“騎鶴下?lián)P州”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