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與之相伴的我國的自然環(huán)境也面臨著過去所沒有的問題和挑戰(zhàn),園林工程對于城市中越來越惡化的自然環(huán)境具有良好的修復和改善的作用,同時園林工程也表現(xiàn)出突出有效的實際效果。根據(jù)現(xiàn)有情況,為了人民的生活環(huán)境能夠進一步改善,園林工程的工作人員也應當不斷學習和提高園林綠化工作,以科學有效的施工技術從而加快對園林工程建設的腳步,實現(xiàn)美化大家生活環(huán)境的美好愿望。
關鍵詞:園林工程;綠化種植;施工技術
1、園林綠化工程技術特點
園林的綠化質量直接取決于園林綠化工程的技術水平,現(xiàn)在人民對于園林工程技術的期望值不斷提高,這就需要現(xiàn)代園林綠化工程了解群眾對于自然環(huán)境審美方面的相關需求,進而不斷靠攏。具體特征表現(xiàn)如下:第一是審美屬性,這就要求園林綠化種植工程現(xiàn)代大眾的審美價值作為主導,同時在園林綠化種植的具體施工中表現(xiàn)出其藝術性,從而實現(xiàn)對于美觀以及和諧生活氛圍的打造。其次是實用性,綠化植被僅僅發(fā)揮美觀的作用是不夠的,還需要具有實際的凈化空氣的功能,通過城市內部及周邊的綠色植物從而對區(qū)域氣候進行改善,這樣園林周邊的居民也能體驗到其帶來的舒適感。最后園林綠化工程在實現(xiàn)實用和美觀的同時,還應當節(jié)約成本,這就需要現(xiàn)代科技技術的支持,按照相應自然環(huán)境的特點選擇合理而專業(yè)的施工技術,從而全方位提高施工的進度和效果。
2、園林綠化工程的現(xiàn)狀和問題
當今時代,園林綠化工程的目標將不僅僅是實現(xiàn)平衡生態(tài)和改善環(huán)境,我們更期待園林綠化成為美化城市的藝術品,在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同時,更獲得視覺和心靈的美好體驗。但是實際上,與全球的發(fā)達城市相比,國內園林綠化事業(yè)仍有較大差距。隨著我國的城市建設逐步發(fā)展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建設階段,最近幾年,人們也開始關注到園林綠化,而在具體的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更多的問題。
現(xiàn)在隨著人們生活需求的提高,過去傳統(tǒng)的施工方法已經不能再一味的延續(xù)下去,應當更加關注現(xiàn)代園林工程的特點,創(chuàng)新施工技術從而減少過去存在的問題。舉例來說,部分園林綠化施工粗糙,缺乏有效的施工方法,導致成本消耗嚴重,部分綠化工程在施工中缺乏對于城市審美的理念,沒有科學合理的種植方法而導致所提出的設計要求無法滿足。
3、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關鍵技術
3.1對園林綠化用地的整理
在正式開展植被的栽種前,首先應當對區(qū)域的地塊進行處理,最重要的步驟是回填種植土,然后再對該地域平整園林綠地。
3.1.1回填種植土
提前做好回填種植土的準備工作,是種植園林植被的良好前提。回填土應當選用高質量的種植土。此外,要根據(jù)具體設計方案的景觀要求,確定回填土的合理深度,在進行回填時,必須確定沒有坑洼處,接觸的地方應當干凈而自然起伏。
3.1.2平整園林綠地
對園林綠地的現(xiàn)場平整也非常重要,不論是種植大型喬木還是小型植被,這一準備工作都必不可少。在表土19厘米以內要進行嵌細,其要求不能存在直徑不大于2厘米的土壤顆粒。此外,應當根據(jù)具體的設計方案對種植區(qū)域進行不同整理,及時對石塊以及建筑垃圾和雜草有害物質等進行清理,從而實現(xiàn)綠地表面沒有坑洼和雜質且起伏自然,并保持表層土壤的平整和松弛狀態(tài)。如果表層土壤不足或少土,應當先對其進行填滿壓實,并將大于兩厘米的土塊顆粒進行清除,如果需要去土,則工作人員應當及時清理。
3.2種植之前的準備工作
3.2.1施工現(xiàn)場的準備工作
開展種植之前先對施工現(xiàn)場做充分的準備工作,應當首先徹底清理施工現(xiàn)場存在的廢土和垃圾等,若存在對園林種植施工造成不便的市政設施,則應當首先協(xié)商同意后再對其進行搬遷或拆除,之后再根據(jù)具體設計方案對地形進行整理。這一施工過程中的關鍵問題是確定部分能夠周邊廣場公路的標高實現(xiàn)完美的銜接,從而保證園林工程能夠通暢排水。
3.2.2植被定點放線
植被的定點放線應根據(jù)素描的區(qū)別分別對其進行定點放樣。特別是對于部分形狀特別的樹苗,應當在種植時保持其自然彎曲和光滑的狀態(tài)。定點行道樹都是根據(jù)路牙和道路中心進行排布,通過測量繩和皮尺進行具體測量,根據(jù)設計所安排的株距,每相距十株作為一個木樁,這將是種植和定位的重要參考。
3.3園林工程綠化種植技術
3.3.1修剪技術
種植園林的植被之前,必須對植被進行合理修剪,從而降低樹苗的水分蒸發(fā),保證其存活率。我們所選用的具體修剪方法應當根據(jù)職位的不同而有所變化。舉例來說,用于值籬的灌木和常綠針葉樹只需要對其傷枝和枯病枝進行修剪,不能過多修剪。如果是生長勢頭很強的樹木,如大型的落葉喬木,則應當采用強修剪辦法,剪掉切大約一半的樹冠部分。如果是生長勢頭較弱的樹木,則只需對其進行梳枝處理,將棋短枝去掉部分或全部,并進一步修剪其枯枝和病枝,對過長的樹枝部分應當剪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對樹苗進行修剪后,應當及時你傷口進行處理。在對灌木進行修剪時,應當盡可能保持樹木本來的形狀,進行短截時還應當保證內高外低。此外在種植之前,樹木的根系部分也需要合理的修剪,關鍵是徹底去掉病蟲根以及斷根,保持修剪部分的平滑,并涂抹防腐劑,保護樹木避免受到病蟲害和干旱以及凍害等影響。
3.3.2種植方法
對于大型喬木,應當先控扎樹冠的繩索,對樹冠部分進行打理之后再進行種植,在入坑定位時還應當保證其方向正對著關鍵的景觀線。而對于小型灌木來說,胸徑比較小,應當通過兩人以上抬杠或通過手提草繩等方法使得樹木下坑,在慢慢將其放下并扶正,絕對不能通過將其推入或滾入坑。把樹苗放下之后,其中一人將樹干扶正,另一人把事先準備好的土填入坑中。當部分土壤填入后,其中一人應當把樹苗往上抬,從而使樹木的根莖相接處位于水平線上,這樣能夠使樹根舒展,從而與坑底土壤充分接觸,再把土壤踩實,并填入質量高的土壤,當與地面相平或稍高于地面時停止填土。此外,對于所有的回填土和新土都應當仔細振搗,應當控制每一層填土都在20厘米之內,種植深度應當控制在若根據(jù)地面距離為5到10厘米時,進行填土,在搗實的過程中注意邊芽不要受傷。當種植大型喬木,則需要使用吊車,樹木調入場地后再進行種植。并且應當相對樹木和土壤進行徹底消毒,可使用百菌清,之后再進行種植,在種植過程中應當使用促進根部生長的藥物,對樹木樹根進行澆灌,從而有利于樹木根系的健康成長,而實現(xiàn)較好的存活率。
3.3.3種植養(yǎng)護技術
樹木種植好以后,還需要對其進行澆灌。首次澆灌時,要對樹木進行定根,應當徹底澆灌,也要注意水壓不能過大,同時要在溝內放入,避免水流直接沖向樹溝。澆灌完成后,還應當對其進行檢查,可使用,如果能夠直接插到底部,表示澆水充足,若不能直接插入底部,則需要繼續(xù)澆灌直至能夠插入底部。同時在實際工作中,還應當根據(jù)當時的天氣狀態(tài),在第二天的灌溉中還應當進行第二次徹底澆水。
結語
在園林綠化的具體施工中,應當考慮到它們是有生命力的植被,因此在種植過程中,必須充分了解他們的特性,選擇合理的種植時間和土壤等具體問題,這樣才能提高園林綠化的質量和效率。不論從美觀還是實用的角度考慮,園林綠化工程技術的研究和提高,都將會使人類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單張姬.園林綠化施工中的質量控制[J].廣東園林,2012(11).
[2]王靚.秋冬季節(jié)變化對園林施工技術的影響[J].自然科學:全文版,2016(7):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