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文詠
出新書時,不免要宣傳。前幾天,我上了李四端的節(jié)目專訪。
我和四端雖是朋友,但接受他的專訪還是第一次。節(jié)目開錄前,我們先聊了一下。根據(jù)過去我采訪別人的經驗,這是開錄前很重要的熱身。一般而言,訪問我這樣的作家,氣氛是比較愉快的,我身上既沒有太多敏感的話題,也沒有不能公開的秘密。因此,這個訪談,我其實是抱著放松的心情去的。
我沒想到攝影機一開錄,李四端就轉移話題,從我?guī)脱猿行駥懬闀氖麻_始談起,咄咄逼人地問我:情書是寫給誰的?是不是寫給林志玲?內容是什么……
盡管我知道這件事情大家的興趣很高,不過,因為我是受人之托,除非當事人愿意公開,否則我實在不能公開問題的答案。因此一開始我有點被迫閃躲,心里老大不愿意。就在我快被逼到墻角時,四端忽然停了下來,問我:“這樣的節(jié)奏你還習慣嗎?”
“可以?!蔽夜首黠L度地說。
“好,”他對著攝影師說,“那我們正式開始?!?/p>
我愣了一下——原來是個下馬威??!
那是一個事后我覺得很流暢、有趣的訪談,果然,該問的問題四端一題也沒少問,當然,該回答的我也一點都不馬虎。
在我接受過的無數(shù)次訪談中,這樣的下馬威一共有兩次。另一次是幾年前接受蔡康永的專訪。
我和康永算是老朋友了,他要怎么采訪我,我也非常好奇,但我一點也沒想到,開錄后,他就丟過來一個這樣的問題:“作為一個作家,你有這么高的收入,你自己有什么感想?”我心里想:天哪,這樣的問題應該問大企業(yè)老板或富商才對吧?再說,訪問一個作家有那么多問題可問,干嗎偏偏挑這種“高難度”的問題開場?事后證明那又是一個“下馬威”。
我好奇地問康永:“當時你問那個問題,你是怎么想的?”
康永說:“我是想確認一下你的狀態(tài),還有你是不是很清醒……”
“噢?!蔽艺f。
“還有,”康永說,“我們的交情很好?!?/p>
“當然?!蔽艺f。
“那時我也想順便提醒你,一旦開錄了,你就不能指望那個交情可以給你太多依靠了……”
“噢……”我恍然大悟。
不能指望交情給你太多依靠。這一點,四端和康永這兩位好朋友的態(tài)度是完全一致的。
四端的訪問結束之后,我們一起去喝咖啡,他告訴我:“交情的確是訪談節(jié)目的一個妨礙。”
“為什么?”
“因為主持人代表觀眾發(fā)問,而觀眾和受訪人之間是沒有交情的。”
換個溫暖一點的說法,這句話應該是:好的主持人永遠是站在觀眾那一邊的。
(摘自《我就是忍不住笑了》九州出版社圖/陳明貴)